
[精选]某年度小区大学业务办理自评报告.docx
37页97年度云林县政府办理小区大学业务自评报告报告单位:云林县政府教育局单位主管:局长徐明和、沈武吉课长承办人员:社教课杨慧君联络:05-532973897年度教育部评鉴直辖市暨县(市)政府办理小区大学业务自评报告县市名称:云林县政府壹、县巿地理、人文特性及96年度18岁以上人口数分析云林县幅员辽阔,总人口数725,672人(96年12月县市人口统计数),且因传统产业式微,导致人口由乡村涌向城市,都市因人口的暴增有鉴于此,于九十年成立小区大学,以因应国内经济发展及转型,科技文化与伦理之建立,公共政策参与与需求,期望有效运用学校及小区资源,以加强学小区伙伴关系,推动终身学习的观念,建立学习社会;同时提供小区民众多元管道就近学习的机会,透过各式各样的课程设计与学程规划,提升小区民众生活基本能力,人文素养及技术职业专业技能,培育小区发展人才,强化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加强工商业竞争力与提升小区文化水平 云林县位在台湾西方的中南部,位在嘉南平原北端,总面积1290.8351平方公里东邻南投县,极东古坑乡,西临台湾海峡,极西为口湖乡外伞顶洲,乃台湾地区极西地带,南以北港溪为界毗邻嘉义县,北隔浊水溪与彰化县衔接。
辖区内共有20个乡镇市,分别为一市、五镇、十四乡 云林县属于农业县,在信息取得与流通皆属弱势民众因无法了解信息科技的便利与效用,加上信息学习的环境塑造不易,与都会地区的数字落差有日益加大之势为根本解决问题,必须创造民众的学习需求,让民众了解信息科技可带来生活便利、创造商业利基,促进亲子沟通及增加就业机会,所以必须学习数字科技而由数字机会学习点的建置,给予民众一个学习的机会与环境云林县由农牧社会逐步转型为工业社会之「开发中之县市」,民风兼具传统之纯朴及信息普及化后追求流行与生活质量之色彩产业的移入带来就业机会与地方发展之憧憬,却也带来工厂与民众间资源分配及环境污染之矛盾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活动所产生的问题,皆是都市及区域规划所亟待解决的课题故在都市及区域的规划过程中,人口变动的现象与人口问题的分析,成为了解规划问题所在的基本工作从人口分布变迁分析及未来人口预测可得到人口「量」的分析结果;而从人口结构等社会属性的分析,可了解人口「质」的特性经由人口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可供都市及区域作为各种实质建设的参考指标,以提供拟订计划之依据人口的教育程度与地区的产业经济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可以用来表示社会发展的程度,亦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针,通常将教育结构分为识字与不识字二大类,其中识字者可再依分析需要,再加以细分至研究所、大学、专科、高中、国中…等项目。
云林县与中部区域及台湾地区的教育程度比较,民国79年云林县的识字者占满六岁人口比例为88.16%,较中部区域的91.50%及台湾地区的93.24%为低且识字者中,专科以上程度之比例亦较中部区域及台湾地区为低;在不识字者方面,云林县在95年时的比例为5.74%,高出中部区域的1.03%甚多由以上分析可知,云林县识字者人口比例低于中部区域及台湾地区的水平,且专科以上程度人口比例亦不及台湾地区及中部区域的水平,显示人口教育程度在普及和质量上皆有待加强 就云林县所有满15岁以上人口来说,由民国69年至95年识字人口比例由84.35%提升至94.26%,不识字人口由15.65%降至5.74%,可知云林县的人口接受教育的普及率在提升中初中至研究所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率普遍提升,但小学及自修者所占比例,则较过去下降,主要原因应是云林县人口教育的质量小幅提升,初中以上程度人口比例增加,故不识字及国小程度、自修者的人口比例减低,此应为正常现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云林县在教育程度方面,如何改善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专科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和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将是未来教育部门主要努力的方向 经由人口现况分析,可了解全县与各市乡镇人口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而未来的各项产业经济、土地使用、交通运输及公共设施等部门计划,都需以未来的人口数为依据,因此人口预测结果是否适当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云林县离岛工业区、科技工业园区及斗六工业区扩编等重大建设开发在即,届时势必引起云林县内人口的大幅变动,一般的人口预测方法较无法反映重大建设的投入影响云林县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人口占43%,其它人口占57%产业以农产占48%居台湾第一、畜产占44%、渔产占8%,此分析有助于协助云林县人口教育与终身学习课程之规画云林县长苏治芬为打造云林县成为农业首都,并鼓励对农渔业有兴趣的乡亲参加小区大学相关课程,加入县府农业首都伙伴计划因此为配合农业首都伙伴计划,而开设相关农业农村课程,以提升农民农业知识和技能云林县十八岁以上人口数557,797人,占总人口数76.89%,云林县小区大学每年学员数占十八岁以上人口数0.012%云林县为农业县市,农业人口教育程度小学占32%、国中占24%、高中占23%、大专占13%、不识字占5.74%由数据显示,云林县需要再教育的人口颇大,又因云林县成人教育场所较少,小区大学在云林县更扮演着重要性我们所规划的小区大学,招收的学员,凡年满十八岁以的小区民众,学历不拘,均可报名参加,凡在小区大学学修满系列学程,或阶段性课程,且成绩考核通过者,由县政府核发学分证书设置六教学中心分别于斗六:云林国中,虎尾:虎尾技术学院,麦寮:麦寮中学,北港:北港农工,西螺:西螺国中,斗南:大德商工六教学中心上课。
96年推动主要重点课程:农业农村课程、新移民课程、小区文史课程、信息计算机课程等96年开设244班,学员数6,730人,开设小区分班设58门课程,并积极投入小区活动,建立社大口碑,并引进小区资源,补社大资源不足之处,收互利之效成立校务志工队、法律志工队,以协助校务行政、小区营造、中辍生、提供法律咨询等工作 每一个人都该做生涯规划,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习与成长让学习来充实我们的生活知能,增长我们的生命智慧藉教育创造人类的新文化,丰富个人生命的活水源头,也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创造台湾的学习型新社会贰、96年度云林县政府办理小区大学基本资料(包括表一、表二)一、组织介绍云林县小区大学为节省设校成本、精简行政流程、提升行政效率,采扁平式行政设计,除于云林县政府自办,并设行政中心综理各项行政工作外,并延聘专家学者组织小区大学校务发展委员会负责审查、课程、师资、教材等方案,另为方便民众就近上课,分别于县境六分区各设置一所教学中心,负责报名、选课、教学等工作1)行政中心:置校长一人、主任、副主任、顾问各一人、秘书三人及设教务组、学务组、总务组、信息组、 活动组五组,各置一位专任人员2)教学中心:分别为斗六、斗南、虎尾、北港、麦寮及西螺教学中心。
二、 历届开班数及学员数(一) 90年共开设182班,学员数达5,849人二) 91年共开设233班,学员数达7,333人 (三) 92年开设248班,学员数达7,341人四) 93年开设238班,学员数达6,795人五) 94年开设218班,学员数达6,443人六) 95年开设308班,学员数达6,409人七) 96年开设244班,学员数6,730人三、 学员组成架构(性别、年龄层次、学历)(一) 依性别分析:男性占36.77%、女性占67.20%,以女性居多二) 依学历分析:硕士以上2.36%、大专25.04%、高中占16.90%、国中占4.59%、国小占2.08%、其它48.96%,以大专毕业者居多三) 依年龄分析:61岁以上占14.69%、51至60岁占18.79%、41至50岁占21.79%、31至40岁占20.92%、18至30岁占15.27%,以31至40岁居多四、 课程分析与检讨小区大学是以成人为对象,为提供小区民众通识性的高等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以技职训练为主要内容,小区大学强调走入小区,扮演小区学习中心的角色,所以其课程规划与设计,应有下列方向与内容:(一)课程规划方向1.以小区为中心:课程应以彰显地方特色、激发小区人民对当地文化特色之开拓与发展,重视民众追求高等教育之权利与民众对社会自然的关怀,以及对个人内在心灵的提升,并结合小区总体营造、志工组织等理念,以形成公民社会为目标。
2.积极建立公民社会意识:尊师重道与伦理道德涵养在现代社会已日渐没落,而小区大学之功能则应当比一般学校更具有公民意识之观念,藉以扶正与重建人民素养3.与救国团及其它民间社团、补习机构有所区隔,以课程做差异化,例如增加学术性课程(例如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例如:小区工作学程、小区关怀学程…等),减少生活艺能课程(如:插花、国画、烘焙、素描)4.具解决当地小区议题之能力:小区大学之学员多为当地小区民众,倘若课程能具备一般学校无法替民众解决小区问题的能力,则将更有意义与效力5.具前瞻性:应该要带领社会知识潮流,让学员能开拓视野、展望未来与学习数年后的社会,以避免不适应性二)课程设计每一课程着重于全民公民意识的启发与实践,同时兼具学术与生活艺能,透过对知识的理解、讨论等方式,养成学生关心地方事务与思考能力1. 学术类课程: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信息科学等课程以扩展人的知识广度,培养思考分析、理性判断的能力2. 生活艺能类:含基本学习能力、家庭生活、艺术与保健、运动与休闲等课程以学习实用技能、精致休闲生活,提升人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3. 社团类:乡土民俗技艺、自主性社团、公共议题、小区关怀学程等。
以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引发人的社会关怀,从关心、参与、学习中凝聚小区意识,迈向公民社会4. 求生需求课程:例如小企业经营、个性商店、服饰营销、农产加值等课程5. 远距教学课程:此课程是针对远距离但有意愿学习之学员所设立6. 社会科学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国际政治史、环境、媒体、法律、妇女7. 与地方节庆结合:例如北港,即有北港朝天宫等乡土文物,早期尚有土豆节、麻油节…等,若能将课程与节日相结合,即可让小区民众更了解其县市之习俗8. 与产业结合:云林县有大部分人是以农业为主,课程内容就应该针对提升农产附加价值…等方面设计,或是结合华山咖啡产业,以发挥并提升经济效益9. 与县府各单位结合:可配合县府当时所推行之活动,例如:用药常识或防火课程10. 96年第二学期主要课程类别为农业农村、小区文史、外籍配偶及信息课程三)弹性开课人数:一般课程可设限20人为开课基本人数,但为鼓励前瞻性或专业性,也是未来县政府发展需求的课程,可降低开课人数要求,由课程委员会审查小组审核四)小区分班:94年开放小区申请设分班,94年小区共申请18门课;95年开设38门课96年共开设小区分班58门课程,比95年成长20班。
五、 经费编列情形:(一) 县府90年编列预算1,000万元二) 91年编列1,230万元三) 92年至95年各编列1,960万元四) 96年编列2,421万元参、特色、困难或建议事项一、特色:(一)本县小区大学,为云林县政府各局室资源共享平台二)低收入户均免收学分费;年满六十五岁、身心障碍者及外籍配偶学分费半费,真正落实终生教育学习理念三)小区大学所需经费由县政府编列预算支付各教学中心钟点费、行政、水电费、工作人员工作补助费等,学员每一个学分费起初仅收新台币700元四)讲师来源多元化五)结合县府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