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助艇回收索的训练.doc
16页救助艇回收索环的使用和演练及注意事项一、引言某轮在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接受PSC检查时,被提出开航前纠正的不合格项目为:船员不熟悉救助艇的回收索环的使用实际上该轮在接受检查之前,大部分船员是不知道救助艇的回收索环为何物,在艇附属装备清单内也找不到该回收索环二、规则要求:1. SOLASSOLAS第III章17-5条(2001 CONSULIDATED EDITION见第310页,交通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2001综合文本在第186页<中> 和在第250页)规定:Rescue boat embarkation and recovery arrangements shall allow for safe and efficient handling of a stretcher case. Foul weather recovery strops shall be provided for safety if heavy fall blocks constitute a danger.救助艇登乘和回收装置应允许安全而有效地搬运担架病人如果重型动索滑车构成危险,为了安全应该有供恶劣天气使用的回收环索。
2.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的修正案, 第VI章 降放与登乘设备,在现有第6.1.1.10款后新增第6.1.1.11款如下:“6.1.1.11 救助艇降放设备应配备用以在重力动索滑车构成危险时的恶劣天气收回救助艇的收回环索3. STCW2005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在第80次会议上通过《STCW规则》第A节的修正案,内容关于为负责释放和回收快速救助艇的艇员提供额外训练MSC/Circ.1161号通函载有释放和回收快速救助艇艇员所需的初次和持续训练的具体内容4. 对规则中关于回收索环规定的理解恶劣天气回收索环应该配备以策安全,但前提是:当笨重的吊头滑车将构成危险;三、巴黎备忘录(Paris MOU)和东京备忘录(Tokyo MOU)进行救生艇降落设备集中大检查(CIC)的通知根据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网站近期发布的消息,两备忘录下的 43 个海事主管当局将联合开展集中大检查,该检查为期3 个月:自2009 年9 月1 日开始至2009年11 月30 日结束预计以上两个备忘录将进行共约10,000 次检查,检查结束后将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递交两备忘录的管理机构后由其提交给IMO此次检查旨在确保船舶满足 SOLAS 第III 章—救生设备和设施对救生艇降落设备的要求。
集中大检查(CIC)意味着在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覆盖区域进行的PSC检查中除检查常规项目外将更加细致地检查救生艇降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以及其他适用文件是否符合SOLAS 第III 章的要求四、名词1.RECOVERY STROP—回收索环:每艇两根,通常长度1.2米左右,一般用尼龙绳或软钢丝(其强度必须满足船级社要求,且要求定期检验)两端各一钢质连环(一般为圆形钢环),其中一个连环上套有一钢质扣2.HANGING OFF PENDANT—悬挂索:与回收索环一起使用才能发挥作用,也是两根,通常每条长度2米左右一般用钢丝绳(其强度必须满足船级社要求,且要求定期检验)两端各一钢质卸扣MAIN SUSPENSION LINK—主吊环RELEASE GEAR—脱离装置AUXILIARY LIFTING LUG—辅助吊环WINCH BRAKE LEVER—绞车刹车杆PLATFORM—登艇平台五、救助艇回收索环的使用和演练及注意事项1. 目的为防止恶劣天气下,救助艇回收过程中,由于救助艇触碰吊艇大滑车(通常为铁质),造成救助艇体或人员伤害2. 使用方法2.1 放艇前的准备2.1.1首先,将回收索环用卸扣与救生艇吊环相连(一般取吊钩上第2各环)。
2.1.2接下来,将悬挂索的一端,用卸扣与吊臂上的眼扳相连2.1.3然后,进行解开固艇索等正常情况下的放艇步骤2.2 放艇(步骤与正常放艇步骤相同)2.2.1脱钩后,甲板上人员可迅速将吊环上绞1.8米左右,使回收索环的下环在水面上的高度处于艇上人员能轻易抓取,但又不会由于涌浪造成的颠簸使艇触碰吊环动滑车和回收索环的高度上2.2.2操艇离开2.3 回收艇2.3.1操艇位于回收索环下方2.3.2两艇员分别与艇首,尾迅速抓取回收索环的下环并将艇拉停控制在正确位置上2.3.3甲板上人员根据情况和要求缓慢松放吊环直到回收索环的下环能与艇脱钩装置相连为止2.3.3两艇员分别位于艇首,尾选择适当时机,同时迅速将回收索环的下环与艇脱钩装置相连2.3.4起吊救助艇(起吊前一定要确认脱钩装置处于锁紧位置)2.3.5当救助艇起吊至艇甲板(视悬挂索能与艇上的辅助吊钩相连)时,停止收绞(这时,应确保吊臂没有开始回转)2.3.6甲板上人员协助两艇员将悬挂索与艇上的辅助吊钩相连2.3.7甲板上人员通过控制刹车杆缓慢松一点刹车,使艇的重量全部由悬挂索承担2.3.8从艇脱钩装置上取下回收索环2.3.9继续放下吊索直至主吊钩钩住吊环为止。
2.3.10绞起救助艇直至其存放位置止2.3.11艇员或获救人员从登艇平台离艇2.3.12从吊臂及吊艇辅助吊环上取下悬挂索然后固定3. 修理时将吊臂完全放下,使艇重全部由悬挂索承担,即可进行吊艇钢丝调头或更换,钩头,脱钩装置及其他附属装置的活络,加油或维修工作六、PSC检查中如何应对应当从两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求解决办法一方面,在尊重PSC检查官员的结论的同时,要认识到此索具还是很有作用的,如果船上有此种索环,或者作为新船船舶将尽快配备该索环,那么就应采取“完全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如果船上没有此索具,也不可能在短期内配备该索环,或作为老旧船没有必要增加费用配备此种索环,那么就应采取“变通解决办法”一)、“完全解决办法”1 该办法适用于已经具有该索环的船舶,或一些已考虑在修船时加装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的船舶;2 在具备该索环的船舶上,尽快组织船员学习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的使用;3在《人落水救生应变部署表》内增加相应的职责分配;4按新修改的《人落水救生应变部署表》进行相应的演练并记录;5但大多数船舶没有可能在近期进厂或回国内,进行加装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或者老船也没有加装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的价值,可以选择不加装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的做法而采取“变通应对办法”,见下节。
二)、变通解决方案(目前没有配备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的船舶)1所谓变通,是先采用某种办法,使笨重的吊头滑车不再对救助艇和人员构成危险因为,救助艇的回收索环的核心是防止救助艇在大风浪中回收时,可能由于摇晃剧烈而无法挂上吊艇钩头或砸伤人员及艇,而采用回收索环无疑会有助于安全,但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2 实践中中远系统的船员大多注意了这个问题,其中有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如: 在吊艇环的末端系一条2米的软绳,来替代回收索环,且在实践中屡试不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简称“尾端挂绳法”):a) 在放艇前,将两根直径约1.5厘米,长约2米的软绳(下端可做几个节,以便于抓握),分别与救生艇吊钩的吊环相连(一般取吊钩上第2个环);b) 艇抵达水面时,启动艇脱钩装置, 使艇与吊环分离;c) 此时软绳环悬挂于吊环下方,甲板上人员可迅速将吊环上绞1.8米左右,使软绳的末端在水面上的高度处于艇上人员能轻易抓取,但又不会由于涌浪造成的颠簸使艇触碰吊环动滑车的高度上;d) 操艇离开;e) 完成救助任务艇返回,让艇按两根软绳在水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自尾向前控制速度开来, 控制速度是指能正好抵消风流压的影响,使艇艏向保持住,同时又能使艇在抵达两根软绳下时,艇速较小,以便于艇员抓握住软绳, 迅速将艇拉停于吊环下;f) 甲板上人员根据情况和要求缓慢松放吊环动滑车直到吊环能与艇脱钩装置相连为止;g) 两艇员分别于艇首尾,选择适当时机,同时迅速将吊环与艇脱钩装置相连;h) 起吊救助艇(起吊前一定要确认脱钩装置处于锁紧位置)直到艇抵达存放位置止;i) 艇员或获救人员从登艇平台离艇;j) 其它固定步骤略。
3 从4.3.2.2中所述的“尾端挂绳法”看,其具有经济(不用花钱)、省时省事省力(不用倒换悬挂索与回收索环)、简单(步骤简化易学)、实用效果好(实践证明其确实起到了回收索环的功效)等特点那么,“尾端挂绳法”能否代替回收索环呢?a) 笔者认为,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起到回收索环及其附属件的作用的,完全能代替回收索环但问题的关键是: PSC检查官员能否接受所谓的“尾端挂绳法”?b) 笔者认为,只要现场解析清楚“尾端挂绳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最好用英语提前写下来步骤,并在实际演练中用图片加以说明,相信任何有航海实际经验的检查官都会接受用“尾端挂绳法”来代替回收索环的为帮助船长在PSC检查中,能够解释清楚,将笔者草拟的“尾端挂绳法”的英文操作说明附后,以仅供参考附录:关于“尾端挂绳法”的英文操作说明Annex:RECOVERY OF RESCUE BOAT USING “SOFT ROPE TAIL”1 Launch Lifeboat1.1 Make sure that two soft ropes(Diameter 1.5CM,long 2 Meters,with 2 or 3 knobs, in order to help in grasp to hold) are attached to the appointed suspension links each other;1.2 Detach arm lock gear and lashing.1.3 Lower rescue boat by lifting winch brake level.1.4 When boat arrive the surface of water, release rescue boat from the suspension links.1.5 For safety consideration, hoist the block a little (Approximate 1.5m), and then maneuvering lifeboat to depart from.2 Recovery lifeboat2.1 Maneuver rescue boat just under the two soft ropes with bow ahead.2.2 Boat crews grab two soft ropes, pull the rescue boat stop completely , then lower the blocks a little, so as to enable the suspension links are attached to the rescue boat release gears, and signal deck operator to hoist(before hoist, make sure the rescue boat release gears was properly locked) .2.3 Hoist rescue boat slowly until stowing position and re-set arm lock gear.2.4 Disembark crew or survivors on to platfor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