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搞利弄的词义发展及其共时比较.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408387
  • 上传时间:2022-07-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4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搞”利“弄”的词义发展及其共时比较    Summary:“搞”和“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搭配对象广泛的泛义动词本文从二者的词义演变和共时比较的角度,着重考察现代汉语动词“搞”和“弄”的使用频率和词汇意义现代汉语里,“搞”和“弄”的用法大体相同,但在句法和语义上存在一些差别句法上,“搞”和“弄”都可以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相结合,但所体现的意义不尽相同语义上,“搞”在口语中使用频率远高于“弄”,且可表示贬义,而“弄”很少有贬义的用法另外,“搞”多表示主动性,语义上比“弄”稍强一些Keys:搞 弄 话语标记 言语交际 语用 话轮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用法广泛、语义内容虚化的词,如“搞”“弄”等在语言学界,有学者将这类词称为“虚义动词”“泛义动词”朱德熙(1979)认为泛义动词中的“打”“来”“搞”等具有虚义动词的用法,但它们与虚义动词又有所不同,虚义动词只能加动词作宾语,“打”“来”“搞”等除了能加动词作宾语以外,还能加名词作宾语,这时它们在句法上不能省略,语义上具有明显的泛义性搞”和“弄”都是动词,但它们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动作,也不是大家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多义词,而是随着宾语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搞”和“弄”作为在泛义动词当中的两个词,无论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都被广泛使用下文将从词义演变和共时比较两方面,对这两个词的历时用法进行分析探讨一、“搞”和“弄”词义演变学者一般认为“搞”来源于西南官话,本字是“搅”;现代音义的“搞”在清光绪乙亥(1899年)年刻印的短篇小说《跻春台》中已有使用《说文解字》对“搅”的注解是“搅,乱也”搞”和“搅”都有“搅动”义,只是在读音上有洪细之分然而“搅”的词义没有变化,“搞”则除表“搅”义外由带有贬义的“乱弄”义引申演变为具有多种结合能力的万能动词如果说“弄”是由于高频转化成泛义,那么“搞”从诞生起就继承了“搅”的泛义特点现代汉语动词“搞”与古汉语动词“搅”两者在意义上有着内在联系,“搞”的原型义源于“搅”,即有“用手乱搅使之混乱”之义因此,“搞”是以“搅”的“乱弄”义为基础,继而引申演变为具有组合多变、意义丰富的泛义动词弄”早在周代就出现过,《说文解字》:“弄,玩也在《常用汉字形音义》中“弄”作为会意字,小篆从玉,从“廾”廾是双手对举的形象,“弄”是双手举玉,表示欣赏玩耍之意后因“弄”自身的音律和语义意象等特点,在唐宋时期很受诗人的宠爱在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中,“弄”以新的表义“驾驭”来出现。

      弄”作为一个泛义动词广泛使用,大约是在北宋时期随着元朝话本、杂剧及小说的蓬勃发展,“弄”出现在口语色彩浓厚的小说里的频率更高了到了清朝,“弄”的用法要远远多于以前任何时期的相关语料,而且“弄”的用法已经接近现代汉语用法,如《红楼梦》中“安龙媒这番乡试,这等有兴,从此就弄得功成名就发展至今,已演变为泛义动词二、“搞”与“弄”的共时比较《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搞”排在第413位,使用度为338,使用度级次为325;“弄”排在第319位,使用度为253,使用度级次为392由于“搞”和“弄”在使用范围、出现频率以及词义数目上,都呈现一定的共性,因此,下文将从句法特征和语义演变两方面,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一)“搞”与“弄”的句法比较我们先从句法形式入手,比较“弄”与“搞”的语法结构,主要从与名词、动词(及物、不及物/补语)和形容词结合这三个层面去观察1.与名词的组合“搞”和“弄”都可以加名词例如:(1)马林生踩着一地狼藉掩面而过,还是给弄了一头一脸灰王朔《我是你爸爸》)(2)你也别八个长篇了,你先弄个微型小说——真写出来给我看看王朔《顽主》)(3)自己忙里忙外弄孩子,还看着他的脸色说话刘震云《一地鸡毛》)(4)爱情本来是诗,可是一弄这些,哪里还有诗?(邓友梅《在悬崖上》)(5)先生是搞哲学的,主要是搞逻辑的,但是读了很多小说。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6)我提出来搞民主的意思可不是为了个人争权王蒙《坚硬的稀粥》)(7)你呢,你是搞什么的?(王朔《浮出海面》)(8)你干嘛搞这么一门干巴巴的学问?(汪曾祺《日规》)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弄”和“搞”后面都可以加名词,偶尔也加代词,二者在这一方面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搞”和“弄”都可以与名词组合,一般单、双音节皆可弄”的名词宾语一般比较直观,如“弄车票、弄包裹、弄家具”等搞”则相反,既带一些具体直观的名词,也带抽象名词如“搞关系、搞艺术、搞精神文明、搞自由主义、搞现代化”等另外,“弄”的宾语主要是名词性的,且主要是名词性词组,单个名词极少;相反,“搞”的宾语主要是单个名词,名词性词组较少2.与动词组合“弄”与动词组合时,“弄”在词组中只起到辅助作用,它的意义取决于另一动词词素的意义大多数泛义动词一般在另一动词之前,而“弄”可在前,可在后如:“你弄明白没?”中的“弄”只起陪衬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它同“明白”结合同样表达明白的意思再如:“他不断摆弄着他的钢笔”中,“摆弄”的主要意思是“摆”,“弄”仅仅起陪衬作用既然“弄”与动词的组合中只起陪衬作用,那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弄”呢?“弄”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因而“弄”在表达语义时与单音节词组合在一起,起到凑音节的作用,进而使语言表达得更加顺畅和自然。

      同时,也因“弄”的模糊表达作用,使用“弄”的句子语气较为温和现代汉语中“搞+动词”的组合比较多,义为“进行、从事”;“搞”后的动词同时具有名词性质,即名动词,且多为双音节搞”后的动词作“搞”的宾语,不再跟其他的宾语,如“搞调查、搞建设、搞研究、搞规划、搞采购、搞改革、搞管理”等弄”和“搞”在与不及物动词的组合中,都具有使动义另外,与动词的组合问题上,“搞”和“弄”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搞”可以加很多单个动词作宾语,如“搞创作、搞分裂、搞现代化、搞教学、搞演出、搞教学”等同时“搞”也带动词性词组,如“搞调查研究、搞多党竞选、搞文化大革命、搞按需分配”等相比之下,“弄”几乎不能带动词性宾语,但如果带了补语后,就可以再带动词性宾语了如:(9)完全弄清了需求,较好地解决了要让所开发的软件“做什么”的问题《实用软件工程》)(10)我弄不清楚是自己死了还是世界死了张贤良《习惯死亡》)3.与形容词组合历经词汇化后,“搞”与形容词的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已保留得不多;“弄+形容词”表示已然态,如“弄脏、弄好”,即物体的性状与性质已经起了变化搞”在与形容词的组合时,义为“从事、进行、弄”,如“搞慈善、搞腐败”搞/弄+状态形容词”可以替换为“搞/弄+得+很+状态形容词”,通常表示对事件结果的态度或评价,如“搞/弄得很大、搞/弄得很好”。

      4.“搞”和“弄”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在“搞”和“弄”前面加状语的情况并不多见,但也不可忽视二者都可以构成“状+搞/弄”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例如:(11)咱们这么弄合适么?(王朔《编辑部的故事》)(12)要那样搞,玛丽镇就成了巴黎市了赵琪《告别花都》)在“状+搞/弄”结构中,要注意“怎么搞的”这一固定词组,这里的“搞”不能换用“弄”怎么搞的”带有一种意外发生的、已然的、不如意的感情色彩,但并不是没有“怎么弄的”这种说法,只是换作“弄”全然没有“怎么搞的”这种语义色彩了怎么弄的”常用于询问方式和原因的疑问句中另外,“弄”可单独使用作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如“我来弄、我没功夫弄”等相反,“搞”没有单独使用作谓语的用法二)“搞”和“弄”的语义特征比较《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弄”的释义有4个,其中第1个义项为“弄”,指原型意义上的摆弄,即手拿着、摆弄着或逗着玩儿;另外3个义项是“弄”的泛化用法从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来看,泛义动词“弄”与原型动词“弄”之间的关系是围绕“弄”这一动作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点来展开的,即以“弄”的“玩弄”为基础,以“弄”的动作特点及施受双方心理状态为发散方向,引申“弄”的各个义项。

      这也是“弄”从一个典型的动作性动词发展为可以替代不同动词进而成为泛义动词的内在因素,逐渐形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引申的泛化系统可以说,“弄”的语义系统是围绕“弄”这一动作展开的搞”在现代汉语中与“弄”一样,能替代各种不同的动词而随不同的宾语表达不同的意义,对“搞”的义项的概括和对“弄”的义项概括一样《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搞”的释义有三个:①做、干、从事;②设法获得、弄;③整治人,使吃苦头搞”从“搅”字分化出来,其基本义是“搅拌、搅乱”,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认为“搞”的语义特征是以动词“搅”义为基础,整合了“搅”的动作特点和施动者的心理,使物体形成新的状态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进一步探讨“搞”和“弄”的语义特征13)天祥,你就上我们这儿来,帮助我搞食堂吧!(老舍《茶馆》)“搞”在这个例句中的意思为“管理”,“搞”的动作义很明显14)我去给你打听,到底哥哥弄了个什么样的女人,到底他要对你怎样;打听明白了,咱们再想办法.(老舍《茶馆》)“弄”在这个例句中的意思为“找”,具有很强的动作色彩,凸显了“弄”的动作义当名词性宾语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时,它们的动作义明显当“搞”和“弄”的名词性宾语是抽象名词时,语义特征显得比较抽象、弱化。

      15)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社会主义”是个抽象名词,“搞”在这个例句中具有“推行”义,而“推行”的动作义就相对弱化了一些16)你们弄中国文学的,全有这个“考据癖”的坏习气钱钟书《围城》)例(6)中,“中国文学”是个抽象名词,“弄”在这里是“研究”义,虽具有动作义特征,但也弱化了很多当“搞”和“弄”的宾语是由数量短语加上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构成时,具有“获得”义17)我看,是不是还可以考虑一下咱们搞一些长篇报道,什么现场采访,个人特写王朔《编辑部的故事》)“一些长篇报道”是由数量短语和名词构成的定中结构,“搞”表示通过一定方式来获得什么东西,具有明显的“获得”义18)回头我给您弄几十袋减肥茶了王朔《编辑部的故事》)“几十袋减肥茶”是由数量短语和名词构成的定中结构,“弄”通用也表示通过一定方式来获得什么东西,也具有明显的“获得”义这些用法表明二者在语义上有相同之处,都可用来表示“动作”义、“获取”义、“执行”义但是,通过考察这两个词的句法表现,我们发现“搞”和“弄”在语义上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第一,语料分析显示,“弄”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多出现在成语和诗词中。

      如“班门弄斧、搬弄是非、故弄玄虚、搔头弄姿”等等在温飞卿《菩萨蛮》中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两句词表现得很极致,一个“懒”字和一个“弄”字,马上就把一种美女的神态和风韵从正面给我们展现出来了,美女那自爱自怜的慵懒样子活灵活现,意蕴无穷再比如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面的“弄”字,则是把舞蹈者的一种朦胧的舞姿和朦胧的心绪完全划归到了那飘忽不定的“清影”之中,渲染了一种在人间抑或不在人间的氛围而“搞”几乎没有这种用法,很少出现在古典作品里第二,“弄”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主动感知,也可以表示被动感知而“搞”与“弄”相比,主要用于表示动作行为,更突显动作性例如:(19)大喇叭中喊道:“有个别共产党员,弄几个臭记者来采访,说我们搞的都是假的;还弄个中央‘焦点访谈’记者,‘焦点访谈’不‘焦点访谈陈桂棣《中国农民调查》)(20)结果,修行没有修好,毛病倒弄出来了,身体搞坏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