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ppt课件.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0230493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9.51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征求意见稿)9/13/20241 •一、工作流程:• 回收 – 分类 – 清洗 – • 消毒 – 润滑 – 干燥 – • 检查 –包装 – 灭菌 – • 储存 – 发放•9/13/20242 •(一)回收•1.科室应及时用自来水清除明显的污物,避免干燥,封闭暂存,准备回收•2.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定时,定路线,定封闭式专车(或箱)进行回收,回收车有明显标识,回收时不要在使用科室清点器械与物品•3.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4.回收车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干燥存放•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应进入供应中心(室)•6.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禽流感,肺炭疽),朊毒体感染的医疗器械与物品,使用后不要在科室冲洗,一律用双层封闭包装回收到供应中心(室)包装上应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上述感染性疾病最好使用一次性器械与物品,避免清洗消毒)9/13/20243 •(二)分类•1.供应中心(室)回收处应设分类台,由回收人员与清洗人员进行器械与物品的清点与分类•2.双方按个人防护要求进行着装。

      •3.分类时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精密程度,归属部门,污染状况进行分类登记9/13/20244 •(三)清洗•1.手工清洗• 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冲洗:将待清洗的器械与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1)防止产生气溶胶,宜在水面下刷洗• (2) 不应使用钢丝球用具,也不宜使用去污粉等• (3) 清洗用具,清洗槽应每天消毒,清洗用具应该沥干放置9/13/20245 •(三)清洗•洗涤:使用酶清洁剂浸泡器械(>2分钟),然后用刷子刷洗• 注意事项• (1)水温以15℃- 30℃为宜• (2)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 (3)已凝固或污染严重置水面下刷洗• (4)洗涤用具沥干放置,每天使用后应清洗消毒9/13/20246 •(三)清洗•漂洗:流动冲洗或刷洗• 注意事项• (1)管腔内用高压水枪冲洗• (2)流动水使用自来水—过滤水(软水)• (3)洗刷沥干放置,每天使用后应清洗消毒• 终末漂洗: 用蒸馏水冲洗或刷洗。

      • 注意事项(1)不应使用自来水或过滤水• (2)最好使用流动水9/13/20247 •(三)清洗•2.机械清洗 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清洁剂泵管是否通畅,确保清洁剂用量准确• (2)定期检查设备的清洗消毒效果• (3)设备舱内,旋臂应每天清洁,除垢9/13/20248 •(三)清洗•3.附注•(1)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超声加酶洗,再用机械清洗或者手工清洗•(2)超声波清洗•注意事项①按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②橡胶和软塑料类的器械不宜使用超声波• ③器械物品应浸没在水面下,管腔内应注满水• ④清洗时应加盖,手不可与清洗液面接触9/13/20249 •(四)消毒:可选用热力消毒法或化学消毒法•1.热力消毒法 •湿热消毒:煮沸1~5分钟• 干热消毒:120℃30分钟(锐器 • 不宜使用干热消毒)•2.化学消毒法 • 75%乙醇30分钟(需每天更换)•3.获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适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其他消毒剂与消毒器械。

      9/13/202410 •(五)润滑• 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润滑剂•(六)干燥• 1.应用机械方法进行干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 2.穿刺针,管腔类器械宜使用高压气枪辅助干燥处理• 3.不耐热器械宜采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4.机械干燥温度70℃-90℃;•干燥时间 一般金属器械15分钟-20分钟•塑胶类器械30-40分钟• 注: 已使用干热消毒的器械则不必再进行干燥处理9/13/202411 •(七)器械检查• 1.应设器械检查台,定岗,定人• 2.全部器械均应进行检查并登记• 检查内容:•洁净度(关节处应打开检查):残留物.血渍.水垢.锈斑• 功能:完好,灵活性,咬合性,锐器的锋利度• 规格与数量• 带电源器械应检查是否漏电• 检查方法:目测• 放大镜检测• 3.检查不合格器械不能进入打包间,应分别作出处理意见.9/13/202412 •(八)包装• 包装程序:器械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1.器械装配:依据器械装配规程或示意图进行•2.包装•(1)盘、盆、碗等宜单个包装。

      •(2)有盖器皿应打开盖子,摞放时器皿间用能吸湿的毛巾、纱布、纸隔开•(3)有轴节器应撑开摆放•(4)管腔物品应盘绕,勿打折•(5)精细器械,锐器等应有保护措施•(6)灭菌包重量:器械包不宜超过7公斤• 敷料包不宜超过5公斤9/13/202413 •(7)灭菌包体积•下排气灭菌器: 不宜超过30×30×25cm•预真空灭菌器: 不宜超过30×30×50cm•(8)包装材料• 可重复使用材料:每次使用后均应清洗,不应有缝补或破损• 一次性使用材料:纸塑、皱纹纸、不能有破损• (9)包装方法•闭合式:包装材料应为2层(硬质容器包装例外)•密封式:低塑包装宜为一层9/13/202414 •3.封包•(1)闭合式包装宜使用灭菌专用胶带封包,不应使用别针、绷带、绷带•(2)硬质容器闭合完好性应有清晰标识,标识被破坏即视为已污染•(3)密封式包装采用热封机封包,密封宽度应>6mm,两端应留>2.5cm热封机每日使用前检查:温度,密封宽度,密封完整性与连续性、生产日期、无菌有效日期等•4.注明标识:每个包装上均表示有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日期,失效日期,锅号,锅次等。

      9/13/202415 •(九)灭菌•1.灭菌方法•(1)压力蒸汽灭菌(下排气,预真空)•①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②液体、油剂、粉剂、膏剂不应选用压力蒸汽灭菌•③耐高温、耐高湿物品首选本法9/13/202416 •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设备类别 物品类别 温度(℃) 时间(分) 压力(Kpa) 下排气式 敷料 121 30 102-9 器械 121 20 102-9预蒸空式 器械、敷料 132~134 4 205.89/13/202417 •(2)干热灭菌•①耐高温、不耐高湿的物品可选用• ②油剂、粉剂厚度<0.635cm;油纱布厚度<1.3cm。

      • ③温度160℃以上1-2小时•(3)环氧乙烷灭菌•①适用于不耐湿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医疗器械•②气体浓度>600mg/L,温度37-55℃,湿度60-80%•③解析时间:60℃为8h、50℃为12h• 注: 具体灭菌方法,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9/13/202418 • 2.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设备运行准备 — 装载 — 灭菌器操作— • 灭菌后卸载— 储存 — 发放•设备运行准备•安全检查:压力表处于零,打印装置处于备用,柜门的密封性好,锁扣灵活,排水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预热灭菌器•预真空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监测结果应该合格.9/13/202419 •装载•装载量(1)下排气不得大于柜室容积80%• (2)预真空不得大于柜室容积90%,不得小≤10%• (若为脉动预真空则不得小于5%)9/13/202420 •装载方式(1)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 (2)灭菌包之间应间隔一定距离(≥等于2.5cm)• (3)不同类材质的物品最好分批进行灭菌。

      • (4)不同类材质需同批灭菌时,纺织类置上层,金属类置下层• (5)纺织类竖放,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 (6)盆、盘、碗类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 (7)玻璃瓶等底部无孔器皿应倒立或斜放• (8)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大包置上层,小包置下层• (9)纸塑包装应倾边放置,纸面对塑面间隔放置9/13/202421 •灭菌器操作: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灭菌后装卸(1)冷却,干燥后才能触摸和移动灭菌物品•(2)用手触摸灭菌物品前应带无菌手套 (3)卸载时应注意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标识是否清晰和变色,否则被认为灭菌无效 (4)湿包,破损,灭菌包落地或误放不洁处,均认为灭菌无效9/13/202422 •灭菌后储存(1)将有效灭菌包置专用车上运送至灭菌物品存放间•(2)非灭菌物品不得进入灭菌物品存放间• (3)灭菌物品存放架(柜)应离地面>20cm,离墙>5cm,距天花板>50cm• (4)操作人员进入灭菌物品存放间应换鞋、洗手、戴帽、戴口罩。

      • (5)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灭菌物品存放间• (6)一次性灭菌物品应除去外包装再进入灭菌物品存放间(运送时应带灭菌手套)• (7)灭菌物品有效期:棉布包装7天,皱纹纸包装6个月,纸塑包装1年9/13/202423 •灭菌物品发放•(1)做好记录•(2)已发出物品不能再进入灭菌物品存放间•(3)运送器具应每次清洁消毒并干燥保存9/13/202424 •二、特殊感染污染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 原则(1)先消毒—再清洗—消毒和/或灭菌• (2)双层包装运送• (3)宜选用一次性物品• (4)容器,消毒剂,清洁剂应每次更换• (5)处理结束后,应立刻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与手消毒9/13/202425 •(一)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污染的器械,器具与物品• 种类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禽流感”• 处理1.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2.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的进行操作。

      9/13/202426 •(二)朊毒体感染病人(或可疑者)污染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处理1.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钟• 2.压力蒸汽灭菌:121℃--60分钟或• 132℃—30分钟 或• 134℃~138℃—18分钟• 3.经过上述处理后,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进行操作9/13/202427 •三、质量管理:• (一)清洗质量• 1.设检查台,配备照明放大镜,每天每批检查清洗质量并登记(检查内容见有关章节)• 2.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器械包内全部器械清洗质量并登记•(二)消毒质量•1.热力消毒(湿热,干热),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2.每年应检测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3.新安装或大修后的设备应检测主要性能参数9/13/202428 • (三)灭菌质量• (1)压力蒸汽灭菌• 1.物理监测:每次应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 2.化学监测• ①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每包)• ②包内化学指示卡(高危险性物品)。

      • ③化学监测未达标者不得发放和使用9/13/202429 • 3.生物监测①每周一次,将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放在标准生物测试包内,标准测试包应放在排气口上方• ②同时设阳性对照• ③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进行生物监测• ④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做生物监测• ⑤新安装,移位,故障,大修,灭菌失败后均应做生物监测(要求空负荷连续三次合格)9/13/202430 •4.B-D试验• ①预真空(包括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鉴于空腔体积的限制,宜选用一次性B-D测试包• ②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才可使用9/13/202431 • (2)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1.应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监测• 2.待灭菌物品应裸露放置• (3)干热灭菌• 应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 (4)环氧乙烷• 应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

      9/13/202432 •(四)可追溯制度•(1)质量管理记录的保存时间•①清洗,消毒资料至少保存半年 ②灭菌资料至少保存3年•(2)手术器械包外信息卡•①内容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物品名称、灭菌程序号、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失效日期 ②使用者确认包内化学指示卡,合格后,将信息卡留存于手术护理记录卡上9/13/202433 •(3)灭菌物品召回制度•①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全部灭菌物品并做好记录•②书面报告护理部,院感监控科,说明召回原因,并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③护理部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灭菌物品者进行追踪观察并做好记录•④查找生物监测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改进措施,重新进行生物监测,三次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 ⑤消毒供应中心(室)总结处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9/13/202434 9/13/20243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