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走失现状及防范策略-毕业论文.doc
17页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类别:□“青年之声”主题教育宣讲团□“笃行致远”科技支农实践团√“爱心筑梦”公益服务实践团□“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实践团□“创享青春”创新调查实践团□“践行•微镜头”微视角实践团□ 其他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寒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儿童走失现状及防范策略摘要:我们深入走访多个地市的学校、游乐园等儿童密集区,先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当前社会对于儿童走失问题的认识理解,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科学防范方法单击此处输入中文摘要】关键词:儿童;走失;防范;策略;现状 目录摘要 II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调查概况 12 案例................................................................................................................................. 12.1案例一 12.2案例二 12.3案例三 13常见作案手段 23.1家门口 23.2公园 23.3超市或商场 33.4动物园和游乐场 34解决方法 55 防范方法 5参考文献 6附录1 实践照片 7附录2 实践心得 8附录3 调查问卷 13- III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目的2014年由陈可辛执导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赚走了3亿多票房的同时也赚走了无数爸妈们的眼泪。
故事以真实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段揪心的寻亲过程电影再次将公众视线聚焦在“走失儿童”这一问题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走失儿童人数约为20万,而找回率仅0.2%随着流动人口增加,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化,这一现象仍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为此国家公安部加大打拐力度,相关技术人员研发防走失系统,定位平台,寻找走失儿童的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自身又该怎样做?学习并了解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以及孩子走失后如何解决尤为重要1.2 调查概况 当前社会对于儿童走失问题比较关注但大多数人对于该问题的防范与解决知之甚少,无法做到真正保护儿童安全2 案例2.1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案例一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0月10日下午5点,天津东丽增兴窑附近平房区,年仅1岁半的姜舒涵随邻居小朋友在屋外玩耍,妈妈韩大茜在屋里洗菜仅离开妈妈视线10分钟,小舒涵不见了寻找无果,家人随即报警,并在附近张贴寻人启事15日,令人不愿相信的消息传来网友爆料:救援人员在离小舒涵家300米左右的一条小河里,发现了她的尸体面对这一噩耗,小舒涵的妈妈悲痛欲绝2.2 案例二扬州7岁女童10月3日下午到亲戚家参加婚礼时失踪。
其家人向警方报案的同时,孩子的父亲通过网络微博等发出寻人启事,悬赏20万寻找女儿下落,“我们家女儿被人拐跑了,哪个好心人帮我找找我家女儿,让我做什么都可以,要我的命也行,求求大家了寻人启事中说,“孩子走失时身穿深蓝色点点裙子、黑色裤子曾有目击者看到女孩被一戴头盔男子抱上电动车带走10月6日傍晚,经公安机关广泛搜索,在一河边发现失踪女童尸体,证实被害目前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正全力侦破此案2.3 案例三9月15日下午3点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美与小娟在家门口追着小狗玩,晚上6点多,小美妈妈发现孩子不见了两家人分头寻找,并报警监控显示,孩子们没走远,就在村里可村子就这么点大,孩子能上哪儿呢?当众人打着手电四处寻找时,路边的垃圾桶里,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微弱的哭声……“我们怕遇到坏人,不敢说话小美说,下午两人追着小狗跑了出来,后来就迷路了然后天黑了,我们害怕坏人会抓我们,就借助路边的石阶,爬进了垃圾桶里躲起来距离走失,两人在垃圾桶里已经蹲了3个多小时,腿部充血严重,目前正在医治3 常见作案手段3.1 家门口家门口是每个家庭都很熟悉的环境,家长们也因此疏于防范,导致家门口是孩子丢失概率最高的地方3.1.1 手段一利用小孩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在门外玩,没有家人看管的机会将孩子拐走;3.1.2 手段二专门找家住一楼,只有老人在家看孩子的家庭,直接一人把孩子抢走抱上车,另一个人堵在门口不让老人追出去;3.1.3 手段三利用糖果、变魔术等手段吸引孩子注意力,然后引到其他地方抱走;3.2 公园小孩子多动爱闹,家长们经常会选择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游玩,虽然地形开阔,但是由于人多嘴杂,比较吵闹,公园也会成为人贩子最佳的犯罪地点。
3.2.1 手段一人贩假装和孩子套近乎,故意引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趁其不注意抱着孩子消失在人群中或跳上路边同伙的汽车逃走3.2.2 手段二参与到大家的聊天中,熟络后找借口走开找机会抱走小孩;3.2.3 手段三趁着小孩子闹脾气,大人赌气自己走把孩子留原地的机会,抱走孩子;3.3 超市或商场超市或商场人流量大,并且隔断较多,柜台和柜台的陈设相差不大,孩子一转眼就容易不见3.3.1 手段一在家长们挑选商品、结账时,大多忽视对孩子的关注,趁机抱走孩子;3.3.2 手段二一家人一起逛商场,互相以为孩子被对方照料着,结果谁都没留意,孩子不知不觉走丢3.3.3 手段三盯着一些孩子喜欢的区域,如玩具或图书区,趁孩子滞留没跟上家长将其带走;3.4 火车站一般车站都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每到节假日,旅客出行数量猛增,人群拥挤,并且各色人等混杂其中,孩子丢失也不易寻找3.4.1 手段一在进站口、安检处、候车大厅、出站口等人多拥挤的地方,趁乱抱走暂时被父母忽视或是被人群挤开的孩子;3.4.2 手段二假装老乡随意交谈,借帮忙看孩子之名抱走孩子;3.5 动物园和游乐场游乐场和动物园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此类地方有众多儿童聚集,并且一般来此玩的孩子都有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好奇心较强,更容易给人贩子创造机会。
3.5.1 手段一利用小孩的单纯骗其玩游戏、指路等,带离小孩躲开父母视线;3.5.2 手段二盯着独自离开父母玩游戏的小孩,趁机将其带走;3.5.3 手段三直接抢大人或小孩手里的东西,引走大人去追赶,然后同伙趁机把小孩抱走4 解决方法孩子走失的第一个24小时,是最关键的寻找期尽可能原地不动,然后在发动亲友10人向四个方向寻找搜寻分成粗细两层,第一层粗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搜寻,这需安排4个人,就是一个方向起码1个人以上赶快出去追;细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之内,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以上这时候速度是关键,防止歹徒把孩子转手倒卖另外2个人,一个人去报警,一个人要留在家里因为有的时候,小孩子能够找到家5 防范方法1..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居住地教孩子不仅要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名字,还要让孩子记住自己住的城市以及小区名字和门牌号2.教孩子亲人的让孩子亲人的联系方式,尤其是爸爸妈妈和家里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拨打3.教孩子拨打紧急号码应该教会孩子拨打110求助,119火警,120救护紧急情况,父母长容易忘记,也许这些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上4.教孩子识别好人和坏人在孩子最无助的时候,5类人群值得信任。
一是老人;二是孕妇和有小孩的父母;三是穿军警制服的群体有事找警察叔叔,这个意识也从小灌输给小朋友;四是学生群体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五是大的机关单位或超市商场统一着装工作人员5.非本人接送,请与孩子约定好接送密码有时候确实本人没有时间,和孩子提前商量好密码让朋友对上号才能接走6.书包里放置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上家庭联系方式,纸条上写上家庭联系方式,联系人信息,再加上重谢等客气的话7.衣服内缝制一个家庭联系方式书包可能丢了,但衣服不能丢,衣服上缝制上联系方式更放心8.别让孩子跑出视线无论带孩子出游还是购物,都要拉紧孩子的手,坚决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9.尽量给孩子穿鲜艳的衣服带孩子去车站这一类拥挤的场所时,应给孩子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方便辨别10.教孩子远离陌生人教孩子对于陌生人坚决不予理睬,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给的食物不能吃,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如果被强行带走,要马上大声哭喊“救命啊!抓坏人啊”,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从而寻求救助11.帮孩子熟悉周围环境带孩子去不熟悉的地方,比如车站、机场.医院等地时,在路途中要注意引导孩子认路,记住标志性建筑,同时约定一旦与妈妈走失.应在哪里等候12.不将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无论何时都不要将孩子托付陌生人。
在街上若遇到夸孩子可爱的陌生人想抱孩子,请妈妈一定远离,以免发生意外13.教会孩子基本防走失常识生活中,妈妈可多出一些防走失的题目.让孩子解答,借此让他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参考文献[1] 慧. 美国儿童走失现象严重[J]. 硕士学位论文, 1999, 27(2):20-22[2] 陈魁元.预防儿童拐骗走失十五法.儿童与健康,1998-12-25(10).[3] 宋庆云.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家庭走失安全教育.山东教育,2013-6-25(10).[4] 集中小米.走失安全教育应从小抓起.儿童,2009-1-14(10).[5] 吕斌.扑朔迷离的儿童走失案.民房苑,1998-12-25(10).附录1 实践照片附录2 实践心得心得一近年,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建设加快,使得城市变的越发复杂,特别是在一些商场、地铁站、火车站等人口稠密的地方连成年人有时都分不清方向,更别说是孩子现阶段儿童走失现象还非常普遍,时有发生,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丢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如果孩子能顺利找回来,是非常幸运的,如果找不回来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伤痛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本小组成员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社会调查。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士以走访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对于儿童安全是有一定观念的,但也不乏轻视这一问题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老师应该是接触孩子最多的人,如果连他们都不能做到对孩子们的安全负责,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实践过程中,我们自发组织,整理编写了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人,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这也是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真正的反应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 孩子走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其重点在于如何让预防孩子走失,而不是一味的在孩子走失之后才开始觉悟为了防止孩子走失,每一位家长、老师都应该本着为孩子安全考虑的心态,学习预防孩子走失的知识,采取必要的措施,才不会让孩子走失的悲剧发生心得二从懵懂时,家中长辈就一直在我耳畔反复叮嘱,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但是或许因为民风淳朴,或许因为信息闭塞,身边并没有谁家里的孩子突然消失不见了的儿童走失的“威力”是看过《亲爱的》电影之后才真的走进我的视野还记得那些画面,哭的撕心裂肺,跑的一瘸一拐,卑微到无以复加,疲惫到吃饭都没有力气 是啊,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啊,是未来,是父母心头的肉,谁又能忍受这种生死不明的分离呢?为了消失的孩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