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A2-O法研究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199117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A2/O法研究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A2/O工艺作为当今广泛采用的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与其他同类工艺相比,此工艺实现了简单化的同步脱氮除磷,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归纳总结了A2/O工艺常见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对其加以分析关键词 A2/O工艺 同步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工艺:TU991.2 :A1 A2/O工艺特点A1-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即是A2/O工艺,是当今城市污水厂应用最为广泛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之一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基于厌氧—好氧工艺(An/O)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构造简单、总水力停留时间短且运行简单方便的新型工艺,称之为A2/O工艺选用A2/O工艺具有以下各项特点:(1)本系统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在不发生污泥膨胀的前提下,污泥的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且难以提高,因此其除磷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2)运行过程中勿需投加药物,运行费用低且系统污泥中具有较高的含磷量,具有極高的肥效3)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丝状菌大量繁殖的可能性,避免了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2 A2/O工艺的影响因素一般采用A2/O工艺系统的污水厂,常见的较为简单且较易调节的运行参数有:好氧区溶解氧(DO)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等。

      2.1溶解氧浓度(DO)传统的A2/O工艺为了保证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厌氧区DO浓度一般保证在0.5mg/L以下,这是因为氧若以分子形式存在不仅会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及生长,并会与硝酸盐竞争电子供体王佳伟等通过研究溶解氧对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的试验,探讨溶解氧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发现在保证足够的好氧泥龄条件下,适当的提高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可以有助于硝化细菌的活性生长,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若溶解氧浓度过低,易发生亚硝酸盐的积累,抑制硝化反应进行;若曝气段中过度曝气,细胞内的PHA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生物除磷能力下降试验研究表明,在好氧段末端设置时长为20~30 min的非曝气区,可以使内回流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2~3 mg/L,当内回流比为400%时,可节约碳源28~41 mg/L2.2水力停留时间(HRT)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由于水力停留时间决定了污泥的停留时间,所以其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同时,系统中的混合液回流量以及污泥回流量也会间接受水力停留时间长短的影响,这直接影响到反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张为堂等以低COD/TN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系统进水流量,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 A2/O-BAF 反硝化除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A2/O反应器的HRT大于6 h时,A2/O反应器出水COD浓度在 50 mgL-1左右,为了保证TN和 PO43-去除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应控制A2/O 反应器的HRT不小于6 h2.3污泥回流比(外回流比,r)活性污泥是去除氮、磷和COD的主要成分,所以,相对于混合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效率具有更大的影响刘云雪等以真实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探究了不同的污泥回流比对A2/O系统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将污泥回流比调节为80%时,系统总体脱氮除磷效果最好,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 92%、98%、81%、94%在此条件下,系统出水中COD=19mg/L、NH3-N=0.81mg/L、TN=12.1mg/L、TP=0.15mg/L,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3 A2/O工艺存在的问题A2/O工艺作为当今广泛采用的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除了具备上述的各种优点之外,本工艺也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系统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在不发生污泥膨胀的前提下,污泥的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且难以提高,因此其除磷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2)由于本工艺好氧区回流至缺氧区的回流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氮,因此回流量不宜太高,因此本工艺的脱氮效果难以提高3)沉淀池中处理水的溶解氧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溶解氧过高,则循环混合液会干扰缺氧区的脱氮效果;溶解氧过低,沉淀池将会呈现厌氧状态,系统污泥也会发生释磷现象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