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语文下册 化石鱼 1教案 北京版 教案.doc
3页化石鱼作为工具性学科的语文课程,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训练则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积累与运用中逐步提升语文素养,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在《化石鱼》这一课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对二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1.运用多种方法品味重点词语“附近、稀奇、一下、最老最老、四亿多年”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创造机会,运用一定的句式练习运用 “稀奇、有趣”两个词语,把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3.挖掘课文留下的空白,几次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通过扎实的课堂训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正确流利的读书,读出感受,培养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朗读依然是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抒发自己情感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化石鱼》一课对话很多,构成了课文的主体内容,对话不仅有趣,而且蕴涵知识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书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就在这多种形式的读中,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进行了渗透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1.轻声读这篇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小金鱼开始以为化石鱼是(),后来知道了化石鱼是( )。
指名说 2.初步读完课文你有什么问题? 精读品味: (一)学习1—5自然段 1.默读1—5自然段,想一想,小金鱼刚看到化石鱼有什么感觉? (稀奇) 问:你还能用什么词?(奇特 少见 奇怪) 2.越看越觉得稀奇,它会想什么呢?出示:小金鱼在它附近游来游去,越看越觉得稀奇,心里想: 3.小金鱼对化石鱼说什么了? 找到小金鱼的话读读 出示小金鱼的话,读一读比较1、2句有什么相同点问句)指导读问句,如何读出问的语气?练习 都是问句,小金鱼说时心情一样吗?再读课文3、4段心情不同,语气也会不同 小结:听出来了小金鱼特别想问个明白 小金鱼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它说什么了? 4.小金鱼为什么会认为化石鱼是假鱼?读课文看化石鱼有什么表现指名说,出示:化石鱼的尾巴一下也不摆,眼睛一下也不动化石鱼的嘴巴一下也不张 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一下”是什么意思?能把”一下”换个词语吗?(化石鱼的尾巴一摆也不摆,眼睛一动也不动化石鱼的嘴巴一张也不张一点) 5.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课文2-5自然段 过度:小金鱼的答案正确吗?谁告诉了它正确的答案? (二)学习课文6-10段 1.读课文6—10自然段思考:河公公是怎么说的?用直线画出河公公的话。
(1)出示:“最老最老的爷爷 ”听了河公公的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最老最老”变红)怎么用了两个最老啊? 谁愿意做河公公告诉小金鱼这段话小金鱼听了,摇摇头说:“……”学生读 (2)出示:河公公笑着说:“你爷爷的爷爷又是谁?就是这条化石鱼,到现在已经有四亿多年了2.读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400000000多年 你感受到了什么?再读读这句话 3.现在小金鱼知道了,化石鱼是谁呀?(最老最老的爷爷 祖先) 小金鱼多高兴呀,它说了什么读读书上句子 4.小金鱼看着这条化石鱼,越看越觉得有趣,(板书:有趣)它要把这件事告诉所有的朋友们看这些都是小金鱼的朋友,想想小金鱼的朋友还会有谁?它会怎样告诉朋友们? 效果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上都有所收获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应该很容易进入角色,进行朗读,并且朗读贯穿了这一节课的始终在一节课中,把学习课文和课后的习题都融合在一起完成,注重了课堂的实效性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比较适时、适度,既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课文,又没有喧宾夺主、剥夺学生亲近书本的机会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时刻注意规范学生语言,还能把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本节课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训练是踏实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