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虒亭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2020-2021学年山西省长治市虒亭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做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A.倡导建立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参考答案:A2.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杰出代表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参考答案:D略3.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参考答案:B4. 有学者对某一美术流派的特征的描述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化为抽象和意象;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
该学者描述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派参考答案:考点:IA:现代主义美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主义美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从具象转化为抽象和意象“”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从具象转化为抽象和意象“”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可知这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美术流派.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是 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故选D.5. 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壮浪纵姿,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根据概述,你觉得此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参考答案:A6.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7. 科教兴国最重要的环节是A、普及义务教育 B、基础教育 C、高等教育 D、扫除文盲参考答案:A略8. 1982年,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这给刚刚致富的民众带来了恐慌与迷惘。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下海”逐步取代“投机倒把”,开始流行起来这些变化说明了A.领导人言行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合乎人心C.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逐渐被打破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明显不符事实;B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D是在21世纪初;从材料信息““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可知经济经济体制已经受到冲击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逐步被打破9. 近年来,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铁矿石等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很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人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这一材料表明( )A.巴西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巴西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C.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10.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很近。
由此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参考答案:A11. 清朝乾隆皇帝在《御制十全记》中曾说:“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是亦不可不知耳该言论的主要意图在于A.为自己的穷兵黩武政策开脱B.告诫后人强大的军事后盾对维护统一的重要性C.指出和平时期应当偃武修文D.强调武力是维护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唯一手段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乾隆皇帝认为,守护中国,不能只依靠停止武备提倡文教示弱,面对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或威胁,如果不能果断地采取措施加以应对、解决,国家就不能获得安宁和发展边疆稳固、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和谐共处,都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乾隆皇帝重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不是为自己的穷兵黩武政策开脱;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乾隆皇帝认为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非提倡和平时期偃武修文;D选项中“唯一”一词表述绝对,依据材料无法得出,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参考答案:B1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参考答案:A14. 宋代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竞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C.政府奉行“农工商皆本”思想 D.商业已经由“末”变“本”参考答案:B15. 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发展资本主义C.救亡图存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是革命派的目的,D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内容,B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C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因此选C。
考点:维新变法运动点评:以目的类为例:“目的”是指当时人们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目的还有近期和长远之分,一般将近期而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将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例如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其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而根本目的则是解决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问题,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分析根本目的要求学生作深入的理性思考,因为它往往反映了我们的对历史认识,提示的是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16.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A.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B.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C.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参考答案:B儒家思想尊孔”或者“排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各自主张服务A项对二者来说都不正确,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忽视民众力量是二者的共同局限性C、D两项是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作用故答案为B17. 张之洞曾说:“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
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工业 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C.自强的尝试宣告失败 D.生产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参考答案:A18. 美国《1787年宪法》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主要得益于A.民主制 B.总统制 C.联邦制 D.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C19. “211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推动了( )A.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B.职业教育的发展C.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D.基础教育的发展参考答案:A“211工程”是发展高等教育的计划,是指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要学科20. 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原则A.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C.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D.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参考答案:A万隆会议等足以证明该原则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尚未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未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和不结盟运动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1. 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资源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斯福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B.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C.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D.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参考答案:答案:C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认识22.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觐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①③从材料中叙述的事件起因和结果可以得出,而通过“国内诸侯乘机反叛”可推断出④更快捷的方法是,②宗教改革是16世纪才开始的,明显错误,排除包含②的选项故答案选择D项。
23.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参考答案: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