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轼〈寒食诗卷〉黄庭坚跋语析义.pdf

26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603998
  • 上传时间:2018-03-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7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語析義 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語析義 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語析義 The Study in The Postscript of Huang Ting-chien on The Cold Food Observance of Su Shih 李郁周 Li Wen-Jen 明道大學 國學研究所教授 摘要 摘要 黃庭堅《山谷題跋》有一則〈跋東坡書寒食詩〉 ,此則跋語在臺北故宮博物 院所藏蘇軾〈寒食詩卷〉紙尾恰可見之: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 ,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近二十年來,這則題跋為論者研探釋義,有兩處解讀各有不同,其一「李西 臺」為誰?張清治就蘇軾〈寒食詩卷〉書法有李邕書風而確指「李北海」 ,熊琛 以黃庭堅《山谷題跋》謂「李西臺」皆為「李建中」而明指「李建中」 ,洪惟助 的觀點則偏於「李北海」 其二「無佛處稱尊」一語何指?傅申、石守謙、侯吉 諒等人以黃庭堅跋語書法氣勢飛揚,而認為「佛」指「蘇軾」 , 「尊」為黃庭堅自 許書法與蘇軾爭勝稱尊;李郁周則謂「佛」指「顏真卿、楊凝式、李建中」諸家, 「尊」為黃庭堅以顏、楊、李均已長往,而稱讚「蘇軾」書法天下獨步。

      一般書畫題跋,就文字論其內容意旨,或有見解歧義、或故作模稜兩可,經 過析解,可知其旨本文以黃庭堅《山谷題跋》所言「李西臺」即「李建中」 ,51書畫藝術學刊 第四期 並舉張之洞認為蘇軾〈寒食詩卷〉書法有李邕風格,而黃跋「李西臺」即「李建 中」 為證,可知前人早已將蘇書風格與黃跋 「李西臺」 分為兩事,並不混為一談 至於「無佛處稱尊」一語,即指「沒有佛陀可稱敬的地方,只好稱敬菩薩以 下的尊者」此語係承接黃庭堅推許蘇軾書法有顏、楊、李筆意而蘇軾謙辭等因 果關係之結語,趙孟頫跋鮮于樞行書、文徵明跋祝允明草書與翁同龢學楊沂孫篆 書等,均有此語,確指前人已逝而後人獨步之意,因知蘇軾當笑責黃庭堅在顏、 楊、李已逝(無佛陀處),推崇蘇軾書法天下第一(稱讚菩薩以下的尊者),而非黃 庭堅欲以幾行題跋書法與蘇軾爭勝,後人以黃庭堅跋語書法氣勢縱橫恢宏,可與 蘇書比肩爭勝,此係兩事,亦不能混為一談 【關鍵詞】【關鍵詞】寒食帖、黃庭堅跋、李西臺、無佛處稱尊 52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語析義 一、前言 一、前言 黃庭堅(1045-1105)《山谷題跋》卷八中,載錄一則〈跋東坡書寒食詩〉的題 識文字(圖一),1此則跋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蘇軾(1037-1102) 〈寒食詩卷〉 (圖 二)紙尾恰可見之(圖三),2全文如次: 東坡此書(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楊 少師、李西臺筆意,誠(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他(它)日 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圖一,參照圖三修正) 黃庭堅這則在 1101 年寫於四川青神的跋語,稱讚蘇軾的詩與書法造詣深 厚,援引李白與顏真卿、楊凝式、李建中以為對照,推許揄揚,文中有欲駕諸人 而上之意蘊跋語中的最後一句話: 「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可以感覺出黃庭 堅的委婉情懷,他推測蘇軾會笑責他把蘇軾推舉的那麼高:李白已經逝世了(無 佛陀處),所以稱讚蘇軾的詩為天下第一(稱敬菩薩以下尊者);顏真卿、楊凝式、 李建中已經不在了(無佛陀處),所以稱讚蘇軾的書法為天下第一(稱敬菩薩以下尊 者)對於黃庭堅的推舉,蘇軾大底會推辭而不願意接受 近二十年來,這則跋語為論者所研探釋義,有兩處解讀各有不同,其一為 「李 西臺」是誰?張清治以蘇軾〈寒食詩卷〉書法有唐朝李邕風格,而認為「李西臺」 即「李邕」 ;熊琛以黃庭堅《山谷題跋》提及「李西臺」時,皆指宋初「李建中」 , 無一指「李邕」 ,認為蘇書黃跋「李西臺」即「李建中」 ;洪惟助亦從書風一路立 論,認為「李西臺」偏於「李邕」 關於此一問題,除了張、洪兩人,歷來論者 行文所及,皆將「李西臺」明指係「李建中」 ,極少例外。

      其二為「無佛處稱尊」一語何指?傅申、石守謙、侯吉諒等人以黃庭堅跋語 書法氣勢昂揚,欲駕蘇書而上之,而認為「佛」指「蘇軾」 , 「尊」為黃庭堅自許 書法與蘇軾爭勝稱尊蘇書黃跋,中國書跡史上的雙璧,3前人早已論及,而這種狀況並非從「無佛處稱尊」一語得其旨趣,筆者曾為文指出「佛」為「顏真卿、 楊凝式、李建中」諸家, 「尊」為黃庭堅以「顏、楊、李」均已長往,而推舉「蘇 軾」書法天下獨步此語乃「文章」意義,而非黃庭堅以書法向蘇軾挑戰爭勝的1 黃庭堅: 〈跋東坡書寒食詩〉 , 《山谷題跋》 ,卷八,在楊家駱主編《宋人題跋.上》(臺北:世界書局,1974 年 12 月三版),頁 81 2 蘇軾: 〈寒食詩卷〉 、黃庭堅跋語,均見《宋‧蘇軾‧黃州寒食詩》複製卷(東京:二玄社,1979年 12 月) 3 王壯為: 〈書法講話.黃山谷與其書法〉 , 《中央月刊》 ,7:5(臺北:中央月刊社,1975 年 2 月),頁 174 53書畫藝術學刊 第四期 「用語」 前述兩部分的議論,各人發表的時日多歷年所近數年來,筆者檢讀舊籍, 偶見相關論述時便略加留意,遂有本文之提出,作為上述議題的綜述 二、黃庭堅跋語「李西臺」為誰? 二、黃庭堅跋語「李西臺」為誰? (一) 1987 年 4 月,臺北故宮博物院為蘇軾〈寒食詩卷〉從王世杰後人洽購重歸 院藏,而辦理「東坡寒食帖特展」 ,當時《故宮文物月刊》製作「寒食帖合浦珠 還專輯」 ,登載林柏亭〈東坡先生寒食帖特展〉一文,引黃庭堅跋語時,在「李 西臺」三字下括弧「邕」字,4即指李西臺為「李邕」 。

      同期刊出張清治〈三年寒食黃州雨,一氣呵成萬古書—東坡寒食帖今賞〉一文,於黃庭堅跋語「李西臺」 之下括弧「北海」兩字,5即指李西臺為「李邕,李北海」 張文遍引黃庭堅《山 谷題跋》中談及蘇軾書法與李邕關係的文字五則: 東坡書如華嶽三峯,卓立參昂,雖造物之鑪錘不自知其妙也中 年書,圓勁而有韻,大似徐會稽晚年沈著痛快,乃似李北海 此公蓋天資解書,比之詩人是李白之流《山谷題跋》卷五〈跋東坡書〉) 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 工拙,字特瘦勁,廼似柳誠懸;中歲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 合處不減李北海《山谷題跋》卷五〈跋東坡墨跡〉) 此一卷多東坡平時得意語,又是醉困已過後書,用李北海、徐季 海法,雖有筆不到處,亦韻勝也《山谷題跋》卷五〈題東坡小字兩軸 卷尾〉) 東坡晚年與李北海不同師而同妙,漢庭皆不能出其右泰山其頹 ,吾將安仰,實同此歎《山谷題跋》卷五〈跋東坡與李商老帖〉) 4 林柏亭: 〈東坡先生寒食帖特展〉 , 《故宮文物月刊》 ,5:1,總 49 期(臺北:故宮博物院,1987年 4 月(,頁 18 5 張清治: 〈三年寒食黃州雨,一氣呵成萬古書—東坡寒食帖今賞〉 , 《故宮文物月刊》 ,5:1,總49 期(臺北:故宮博物院,1987 年 4 月),頁 30。

      54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語析義 東坡少時規摹徐會稽,筆圓而姿媚有餘中年喜臨顏尚書,真行 造次為之,便欲窮本晚乃喜李北海書,其豪勁多似之《山谷題跋》 卷九〈跋東坡自書所賦詩〉) 張清治認為: 「根據黃山谷所跋,他一再強調東坡先生少年、中年都曾經學 過徐季海(浩),中年轉向顏魯公、楊風子,晚年喜愛李北海,而且書藝達到與李 北海不同師而同妙」於是舉出蘇軾〈寒食帖〉與李邕〈李思訓碑〉相同或類同 的字二十餘個為圖例(圖四),並申其說: 「檢之邕所書 〈訓碑〉 ,則字體高矮一致, 觀乎東坡則小大由之,正欹相錯前作由小入大,任筆為體,或行或止,左彳右 亍,自由散步李碑雖也步行寬紆,但左右思齊,嚴然軍整;坡書則快慢適意, 稍鬆紀律,自行空氣李碑一般身體、普通心情,寒帖則腴癯錯行,特妙情性 李則笑容可掬,蘇則引聲長嘯李書平步,坡書奇跡要之,一典麗,一放浪也」6 黃庭堅跋尾「李西臺」為誰?張清治另撰一文〈寒食論二臺,坡公向北海— 論山谷跋之模糊意識〉 ,引新舊《唐書》記載李邕曾任「左臺殿中侍御史」 ,並以 唐宋人筆記如趙璘稱「李栖筠為御史大夫,群呼為西臺」陸游稱「唐人本謂御 史在長安者為西臺」即認為李邕可稱「李西臺」 。

      又引《宋史》記載李建中「前 後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臺」 ,人稱「李西臺」 因而認為「李西臺」可以兩指,即 「李邕」與「李建中」 7 張氏此文隨即說明黃庭堅題跋中,有五處稱「李北海」(見前引文),有七處 稱「李西臺」(按:至少有八處, 〈題王荊公書後〉一則為筆者所加),列舉如次: 余嘗論近世三家書云:王著如小僧縛律,李建中如講僧參禪,楊 凝式如散僧入聖《山谷題跋》卷四〈跋法帖〉) 余嘗評近世三家書:楊少師如散僧入聖,李西臺如法師參禪,王 著如小僧縛律,恐來者不能易予此論也《山谷題跋》卷四〈題楊凝式 書碑〉) 李西臺出羣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間美女,豐肌而神氣清秀者 也,但摹手或失其筆意,可恨耳《山谷題跋》卷五〈跋湘帖群公書〉) 王著臨蘭亭敍、樂毅論,補永禪師周散騎千文,皆妙絕同時,極 6 張清治: 〈三年寒食黃州雨,一氣呵成萬古書—東坡寒食帖今賞〉 , 《故宮文物月刊》 ,5:1,總49 期(臺北:故宮博物院,1987 年 4 月),頁 31-32 7 張清治: 〈寒食論二臺,坡公向北海—論山谷跋之模糊意識〉 , 《故宮文物月刊》 ,5:2,總 50期(臺北:故宮博物院,1987 年 5 月),頁 35-36。

      55書畫藝術學刊 第四期 善用筆,若使胸中有書數千卷,不隨世碌碌,則書不病韻,自勝 李西臺、林和靜(靖)矣蓋美而病韻者王著,勁而病韻者周越, 皆渠儂胸次之罪,非學者不盡功也《山谷題跋》卷五〈跋周子發帖〉) 王荊公書字得古人法,出於楊虛白,虛白自書詩云: 「浮世百年 今過半,較他蘧瑗十年遲」荊公此二帖近之往時李西臺喜學 書,題少師大字壁後云: 「枯杉倒檜霜天老,松煙麝煤陰雨寒; 我亦生來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看」西臺真能賞音,今金陵定 林寺壁,荊公書數百字,未見賞音者《山谷題跋》卷五〈題王荊公書 後〉) 林和靜(靖)詩句自然沉深,其字畫尤工,遺墨尚當寶藏,何況筆 法如此,筆意殊類李西臺,而清勁處尤妙《山谷題跋》卷七〈論書〉) 吾宗正叔天資善書,少時書帖奇麗,行草下筆縱橫皆得意最初 予評其書以謂絕倫,而東萊王聖美獨不喜予此論,以謂正叔書不 從鍾元常、王逸少父子法度中來,恐其畫惰莫歸,筆力且衰竭 予殊不謂然今觀此數帖,遂中聖美之評,何哉?雖然,中無一 點俗氣,亦足以豪李西臺書,雖少病韻,然似高益、高文進畫神 佛,翰林工至今以為師也《山谷題跋》卷七〈書韋深道諸帖〉)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 ,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山谷題跋》卷八〈跋東坡書寒食詩〉 ,黃庭 堅原跋墨跡) 張文接著指出黃庭堅題跋文字中,謂蘇軾書法有李邕的形象;並從《東坡題 跋》中,舉出三次貶低李建中書法的評論: ……國初李建中,號為能書,然格韻卑濁,猶有唐末以來衰陋之氣…… (《東坡題跋》卷四〈評楊氏所藏歐蔡書〉) 楊凝式書頗類顏行李建中書,雖可愛,終可鄙;雖可鄙,終不可棄…… (《東坡題跋》卷四〈雜評〉) 唐末五代文章卑陋,字畫隨之,楊公凝式,筆為雄,往往與顏柳 相上下,甚可怪也今世多稱李建中、宋宣獻,此二人書,僕所 不曉,宋寒而李俗,殆是浪得虛名惟近日蔡君謨天資既高,而學 56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語析義 亦至當,當為本朝第一《東坡題跋》卷四〈王文甫達軒評書〉) 張清治以蘇軾不喜李建中書法,而黃庭堅《山谷題跋》所稱的「西臺」 ,無 一語及蘇軾書風,蘇軾〈寒食詩帖〉書法絕似李邕〈李思訓碑〉 ,因此,認為蘇 軾〈寒食帖〉書法有學「李北海」的意象,而黃庭堅跋尾文意曖昧在「李西臺」 之中, 「李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