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课件:《小河淌水》.docx
6页小学音乐课件:《小河淌水》 小学音乐课件篇一:《小河淌水》 教学目标: 一、在观赏中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创、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节奏、拍子、旋律特点,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二、学习并演唱《小河淌水》的前两句,感受《小河淌水》细腻、含蓄、深情、动听的特征,表达出朴实真实的情感敏捷渗透唱歌的姿态与唱歌的气息学问,努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唱歌状态和唱歌习惯 三、通过观赏《小河淌水》了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体会民歌的地域文化特征,懂得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微课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精确地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前两乐句 教学预备: 电子琴、微课、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微课:(8分钟)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中国民歌的相关学问,观赏歌曲《小河淌水》,并学会演唱前两个乐句。
二、课使检测:(11分钟) 1、音乐感觉与表现4分钟) 师:同学们,请你来仿照教师手中的纱巾,随着流淌的旋律,尽情舞动播放管弦乐曲片段2分钟) 学生随教师手中的纱巾舞动 师:刚刚的乐曲美丽流畅,富有诗情画意,大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答复 教师出示课件,随音乐朗读 2、微课学习检测:(4分钟) 师:请同学们结合微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微课学习检测 教师提问课堂学习任务单上的三个问题,学生答复 (1)什么是中国民歌?中国民歌根据音乐体裁可以分为哪三类?你能说出以前学过的几首中国民歌吗?完成《为民歌找家》 (2)歌曲《小河淌水》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请同学们唱一唱歌曲的前两乐句 3、拓展练习:(3分钟) 教师指导,实行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的前两个乐句 三、进阶活动:观赏管弦乐《小河淌水》(16分钟) 1、介绍管弦乐曲《小河淌水》及 师:民歌《小河淌水》被改编成多种版本的器乐曲,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倾听管弦乐《小河淌水》,看到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提问题 师: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乐曲介绍。
师:让我们带着三个问题来倾听管弦乐曲《小河淌水》 2、初听感受:带着问题完整倾听管弦乐《小河淌水》,感受歌曲的自由的节奏特点、变化拍子、旋律特点,情感特征,听完后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乐曲分为几个乐段?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2:请用一句话描述你听完乐曲的感受吧! 问题3:你能听辨出几种乐器的音色呢? 3、区分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黑管、长笛、小提琴、竖琴) 师:管弦乐主要用到哪些乐器呢?请学生答复西洋管弦乐器种类并列举几种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弓弦乐器) 学生答复 教师这里有四种乐器,请同学们听辨 4、复听感知:观看维也纳管弦乐演出视频 师:请同学们观看维也纳管弦乐演出视频,揭晓正确答案 四、协作探究:(5分钟) 小组协作选择乐曲的一个乐段创编情境,并结合旋律特点设计彩纱挥舞的动作,时间5分钟 五、课堂展现:(6钟) 再听体验:选出三个小组分别表演三个乐段语言+彩纱动作) 六、拓展延长:萧敬腾改编演唱的《小河淌水》片段(2分钟) 民歌新唱,弘扬中国民歌文化。
小学音乐课件篇二:《小河淌水》 教学内容:倾听《小河淌水》,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倾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比照它们的异同点 2、学会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班齐唱《妈妈格桑拉》 二、新课教学;1、倾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比照它们;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1)教师简洁介绍歌曲;(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3、完整倾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4、教师简洁介绍管弦乐及;5、再次完整倾听乐曲 二、新课教学 1、倾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比照它们的异同点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1)教师简洁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由于单调高,留意爱护嗓子,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识与记忆 3、完整倾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细腻、更丰富? 4、教师简洁介绍管弦乐及 5、再次完整倾听乐曲 6、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1)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2)学唱歌曲,体验歌曲心情 (3)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心情 (4)用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气氛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