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doc
24页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2 篇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 对方式分析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 1, 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焦虑的一些 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 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文中主要从焦虑的理论、性质、分类、成因、应对方式等方面等 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就大学生的焦虑成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 对策,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解决大学生焦虑的心理问 题,帮助大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焦虑心理; 形成原因; 应对方式1. 引言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在高度工业化都市化的社 会中,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 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anxiety)的心理越来越增加, 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 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焦虑对个人的人格发展至为重要,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 负性的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 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3] 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界对焦虑问题 的研究极为重要,尤以临床心理学为然最早研究焦虑问题的当 推心理分析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分析的理论即受到心 理学界尤其是精神医学的注意,使这个心理分析论的中心概念“焦 虑”成为大家研究的主题,如“焦虑的意思与潜意识意义”、“焦 虑的标准”、“焦虑发展的因素”、“焦虑的表面与内在的表现”等, 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分析的理论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 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 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 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一般处 于青年前期, 由于其生理的发展接近或达到成熟,这为其心理的 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伴 随着生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发展滞后于其 生理的发展, 处于趋向成熟但又不成熟的阶段[3]刘贤臣报[4] [5]道 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范瑞泉、陈维清调 查的检出率为 16.6%,申小莹等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 18.2%[6]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 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 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进行理论 性分析,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的 相关文献资料、核心期刊和书籍杂志,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和整 理,然后对收集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即对研究结果 进行“质”的分析,把研究结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侧重对大学生焦虑的界定和影响因素探讨对策分 析阐述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社会环境及所面临的 困难和压力,分析大学生焦虑的来源以及其性质、分类和基本特 征,分析大学生焦虑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等,同时分析当代大 学生如何应对其焦虑心理2. 大学生焦虑的现状和形成原因2.1 大学生焦虑的现状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就大学生的焦 虑现状而言,国内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 心理压力[7 ]国外如英国牛津大学有2/ 3 的学生也为学业压力 感到焦虑[8 ]有关于年轻大学生遇到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的调查结果显示[9],大部分学生偏好的应对策略是个人问题解决 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但仍有小部分的学生采取听天由命和 逃避问题这两种应对策略;特别少的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会寻求帮 助。
尽管如此,其实大学生焦虑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2.2 大学生焦虑的形成原因2.2.1 适应困难 因生活和学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这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 的情况大学生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异地求学读书,失去了父 母亲友的直接呵护和疼爱,原来的依赖心理一下子受到了强烈的 冲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种对当地文化适应的问题, 尤其是来自异地的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也是促使焦虑产生的又 一原因学习内容上,老师课堂上讲的不多,课下自己要自学的 内容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时间支配上,学校除了一天安排的几 节课,其余时间有学生支配,而一直习惯与被老师安排的大学生, 不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方法上,习惯于被动学习方式的大学生 更不会自主选择内容、构建知识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具 有自信、好强心理的大学生总担心学习上被同伴超过,有的学生 对以后的生活和前途感到忧虑不安,极个别同学甚至担心自己不 能完成学业,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尤其会 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2.2.2 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 广州数千名大学生争抢 卖猪肉工作事件等, 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出现了关于大学 生卖猪肉的各种负面舆论, 造成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 作如“读大学没用”等舆论。
这严重伤害了大学生的心灵,使他 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无用、无能、对不起父母这种焦 虑普遍存在大学生的心里而舆论导向过多、过频的转向,甚至 前后矛盾,则更使得某些大学生不知所措,增加其焦虑心理的发 生[10]2.2.3 人际关系失调 人际关系失调是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心理学 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中,彼此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 种距离[11]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 理状态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个人 与同学、教师、老乡、室友,以及与学校等之间的关系在这方 面的焦虑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他们刚进入 大学,初入新环境,远离亲人、家乡,不免有孤独、失落感特 别是独生子女,从未离开过父母还有的大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 过程中由于对周围的人或事敏感多疑, 往往担心自己不能处理好 与他们的关系,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担心与别人产生矛盾隔阂 等心理状态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个性的原因如自尊心太强和自 私自利等不被周围同学认可接纳,时间一久就会和周围的人产生 冷漠以致相互猜忌;另外一些同学在交往技巧方面存在问题, 许 多同学在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往时表现自如, 而在与不太熟悉 的人交往时显得很被动,由于缺乏技巧而失去交往的兴趣,造成 人际交往的场合的被动、孤立境地。
结果一遇到新的交往环境便 感到紧张焦虑这些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会导致自我不再与他人沟 通交流,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焦虑症此外, 大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竞争,特别是当涉及到对群体内稀缺 资源的争夺时,当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群体内部成员 之间关系的紧张,个体感受到这种紧张但又无力化解时,便会产 生焦虑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4 家庭环境 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出生于良好情绪 氛围的大学生更能以乐观的心态应对挫折困难, 父母的教养态度 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 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必然对正在读大学的大学生心理有一定的 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中,曾 经经历过不幸事件或境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体验,这会对他们 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人生观、世界观、个性方面产生严重的 影响,他们在进入大学后,仍会以仇恨、多疑、攻击、逃避等行 为方式对待周围的一切,造成他们的社会适应不良,并严重影响 他们的自身发展2.2.5 择业压力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制度改革的深化,就业竞争压力 增大,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们担 心的首要问题。
择业时,冷门专业的学生为能否找到工作而焦虑 热门专业的学生又为能留在城市还是回家乡而焦虑,再加上近几 年高校不断扩招,难找到工作已成为大学生们面临的事实学生就业由原来的统分变为双向选择,职业选择自由度增大 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越大现实与理想之间 存在很大的分歧,强烈的期望带来的往往是更强烈的失望面对 这些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 至是恐惧感2.2.6 身体健康状况大学生由于对身体健康状况过分的关注而产生焦虑,也是比 较常见的原因大学生因学习比较紧张,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存在 着一些可能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如心跳加快、失眠、疲倦 等这些生理感受是正常的,如果这些学生去医院检查,任何指标都正常,但是自感身体不舒服,终日无精打采,就会对这些反应产生恐慌,由于对身体状况的过分担心,导致焦虑的发生,由 此也影响了学习和生活2.2.7 大学生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方面的问题由于大学生已进入恋爱年龄,他们对 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和热烈的追求,有着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要 求,因此恋爱中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也常困扰着大学生们并影响 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在大学校园中,一些大学生因找不到恋爱 对象而孤独,一些大学生一厢情愿而陷入单相思,还有一些大学 生面临几个追求者难以取舍,甚至一些大学生因失恋而痛不欲生, 荒废学业等。
由于恋爱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感3. 大学生焦虑的特点与测定3.1 大学生焦虑的特点从心理学家关于焦虑的定义及产生过程的阐述中,我们可归 纳和总结出焦虑产生的四个要素, 即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 力焦虑产生的过程,首先是刺激作用于个体,刺激被个体知觉 到之后便通过认知评价判断其是否威胁到他的自尊,如判断为不 威胁其自尊则无焦虑产生,如果判断为威胁其自尊则再次经过认 知评价把这种威胁与其能力进行比较,判断自己有无能力应付这 一威胁,如有能力应对则无焦虑产生, 无能力应对焦虑便产生了 [12]焦虑的特点是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 下,对其自身的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 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面劝解也不容易 消除其焦虑常常伴可能伴随出汗、憋气、心悸、出汗、颤抖、 尿频、心跳加快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 称惊恐发作,患者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常常有濒死感、 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的症状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焦虑和惊 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症、惊恐障碍[13]。
3.2 大学生焦虑的测定 人在焦虑时必定有特定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生理反应以及行为 的表现在选择焦虑测量量表中我们应该因具体情况而定,测量 结果也仅作参考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我们通常采用目前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焦虑自 评量表 (sas)[14],它是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从量表构造的形 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 )十分相似,是一种 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 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 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而焦虑是心理咨询门 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 sas 是咨询门诊中了解 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注意事项:由于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故 sas 在各类神 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关于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 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 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3.2.2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由charles d.spielbe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