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ppt.pptx
27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工作背景与目标,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重点任务与措施部署,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工作方案,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制定,目录,contents,工作背景与目标,01,犯罪率与案件类型,分析当前辖区内的犯罪率及主要案件类型,如盗窃、抢劫、诈骗等治安问题成因,探讨导致治安问题的主要原因,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家庭教育缺失等公众安全感,调查公众对当前治安状况的感受和评价,了解居民的安全需求治安现状分析,通过综合治理,降低犯罪率,提高公众安全感,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良好的治安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展现政府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心和能力提升政府形象,综合治理必要性,在短期内(如一年内),通过加强巡逻防控、打击犯罪等措施,有效降低犯罪率,提升公众安全感。
短期目标,在中期内(如三至五年),通过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理等措施,实现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中期目标,在长期内(如五年以上),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长期目标,通过综合治理工作,预期将实现犯罪率显著下降、公众安全感大幅提升、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等成果预期成果,工作目标与预期成果,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02,设立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治安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领导小组设置及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负责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和重点地区治安整治公安机关,根据各自职责,积极参与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依法对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审查批捕、提起公诉,并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检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审判机关,负责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司法行政部门,02,01,03,04,05,成员单位及职责划分,01,加强信息共享,各成员单位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共同掌握社会治安动态。
建立联合行动机制,针对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打击整治行动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治安形势,协调解决重大问题02,03,04,协作机制与沟通渠道建立,重点任务与措施部署,03,02,03,04,01,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策略制定,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机制,及时掌握违法犯罪动态和趋势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打击策略和措施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确保打击效果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犯罪成本,形成有效震慑加强巡逻队伍建设,提高巡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智能巡逻等,提高巡逻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合理规划巡逻路线和时间,确保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有效覆盖加强与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共同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完善,0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02,加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提高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03,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制度,规范调解程序,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04,加大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调解工作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设,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工作方案,04,宣传内容策划及传播渠道选择,传播渠道,重点围绕治安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典型案例剖析等方面进行内容策划,旨在提高公众对治安问题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宣传内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元化媒体渠道,特别是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格局03,正面宣传,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展示治安综合治理成果和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增强公众信心01,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舆论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涉及治安问题的舆情动态02,积极回应,针对公众关注的治安热点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消除社会疑虑舆论引导策略制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治安知识竞赛、安全防范技能培训等活动,吸引公众参与线上线下互动,志愿者招募,意见建议征集,广泛招募治安志愿者,参与社区巡逻、矛盾调解等工作,增强公众对治安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畅通公众意见建议征集渠道,鼓励公众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言献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03,02,01,公众参与度提升举措,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05,督导检查方式,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
频次安排,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督导检查,重点时期、重点区域、重点问题适时增加督导检查频次督导检查方式及频次安排,围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包括社会治安状况、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防范、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明确各项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客观公正、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考核指标,将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各地区、各部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奖惩等挂钩结果运用,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部门和个人,视情进行约谈、通报批评、责任追究等处理奖惩措施,结果运用和奖惩措施明确,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制定,06,针对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领域,全面梳理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包括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基础设施、危险物品管理等全面梳理治安风险点,对梳理出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划分风险等级,明确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评估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巡逻防控、完善技防设施、开展宣传教育等制定防范措施,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制定,编制应急预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各类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安排,明确处置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明确处置流程,包括接警、出警、现场处置、善后处理等环节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提高处置效率,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处置效率和专业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梳理,THANKS,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