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书法装饰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docx
5页浅析书法装饰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 王瑞华 芦白平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 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 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 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加以装饰, 使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 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 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一、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共同发展历程1 、从起源上看, 陶瓷书法装饰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汉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 马厂类型) , 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 似可视为汉字的滥觞可见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 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多刻印有工匠的姓名, 如“ 咸阳午” 等, 字体有的是篆书, 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阶段, 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与形成典范的过程唐代楷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 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 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 有楷、有草, 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柳之风韵。
多写名人诗句或“ 酒” 、“ 茶” 文字, 酣畅淋漓, 圆润遒劲, 纯真自然, 配以不同的器物造型之上, 极具古朴、简约之美感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 书法艺术方面趋于完善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 大巧若愚” 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 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元、明、清各代书法装饰陶瓷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形式和艺术美感, 这有其精神上的必然和谐2 0 世纪6 0年代以后陶瓷书法作品, 或以笔写, 或以刀刻, 或以釉上, 或以釉下, 各具风采盎然2 、从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 原始陶器到彩陶、彩绘陶,再到后来陶与瓷的流脉和传承, 陶瓷艺术的奥秘既深藏在历代传承的手工模式之中, 更神奇地深藏在从配料、拉坯、成形、装饰到烧制的个体经验之中因此, 陶瓷与书法一样, 它的原则、法规、模式、风格、内涵也都受到整个中国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制约简言之, 我国自古以来陶瓷工艺与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悠久, 关系密切, 是当时文化、艺术及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二、陶瓷书法装饰在陶瓷中的功能1 、能配合陶瓷多样造型、陶瓷多样画面、多样陶瓷装饰耍求, 进行有效的书法装饰。
2 、在陶瓷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书法艺术魅力, 宣传了书法知识3 、在陶瓷上展示与宣传了诗词等文学作品4 、与文学、绘画、陶瓷工艺共同组成陶瓷诗书画, 成为优秀的综合艺术样式5 、陶瓷书法清新、纯朴、高雅, 有独特的魅力与难以替代的艺术效果三、陶瓷书法装饰在陶瓷中的表现形式在书法作品方面: 直接用书法艺术装饰陶瓷, 以书法作品面貌面世, 这是陶瓷书法装饰的重要门类此类陶瓷书法作品又有多种: 黄玺宝《大江东去》瓷盘、《怀仁集》瓷瓶、《赤壁赋》瓷板, 三件作品用行书或行草书写文学作品于瓷器之上, 纯美的釉面映衬着字迹在陶瓷画中题写诗文方面, 此类陶瓷书法装饰有多种其一, 徐金和《钗头凤》镶器上, 描画唐婉在沈园与前夫陆游相遇, 向陆游送上酒肴以作抚慰陆游心潮翻滚, 乘醉用行草体题词《钗头风》于壁上, 以抒发对母亲拆散他们恩爱夫妻的怨愤此作品是依词作画, 诗画一体其二, 王隆夫《铁拐李》瓷板上, 描绘铁拐李身背火葫芦, 跛脚拄杖, 抬头左望, 行走于云烟之中画右上角题诗: “ 垢面蓬头跛一脚, 遍行天下真快乐神仙本有长生术, 其实葫芦藏甚药 诗后题款生动的行草字体与画中形象相映衬诗歌对铁拐李的形貌、神情及心理作了逼真描写, 扩展了绘画思想内容, 有力地配合了绘画, 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 增强了作品艺术魅力。
诗题画面右上角空白处, 补充、平衡了画面构图此作品又是以诗代题名四、陶瓷书法装饰的创作形式及方法陶瓷书法就是以快步法的形式, 表现在陶瓷上的造型艺术它包括书法和锲刻书法有釉下和釉上二种, 锲刻有刻陶、刻瓷两种不论何种形式的作品都需要经过烧制炼制成后的作品,已经牢牢地固在釉面及渗透到釉里, 千年不变, 可以永久流传下面有几种不同手法分别阐述:1 、刻陶: 就是在陶器上以金属刀刻出的作品有加色、不加色两种经过烧制而成宜兴素有“ 陶都” 之称其刻陶艺术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来自WWW] 名扬天下陶器上刻字艺术融合了古代刻石、瓦当、金文、封泥之长处, 结合陶器的造型艺术, 表现形式多样, 深受人们喜爱2 、刻瓷: 有釉上、釉下二种釉下刻瓷是在坯上及没有烧制白胎之前进行适宜大量生产, 作者水平容易得到发挥作品保存时间长久釉上刻瓷则是在炼制后的白胎上进行, 需要金刚刀慢慢刻成, 难度大, 恰如琢玉, 不适合大批生产3 、釉下书法: 它是青花画法上得到启发, 孕育[来自Www.lw5u.Com]而生的一种表现手法釉下书法是在坯上进行的, 书写完后, 施上一层透明釉, 以1 3 0 0 ℃ 高温一次烧成。
创作时, 需要掌握好水平和原料的干湿度, 烧成后, 色彩白里透青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祝寿的喜庆事称荤事, 在用瓷上以红色为主凡办丧事称素事, 一般用白、兰、青等色由于古代风俗的习惯, 釉下书法与绘画一样,作品不多4 、釉上书法: 它是在高温烧成的白胎瓷上进行的, 书法家在这种方法上可以尽情发挥此种方法, 在陶瓷书法中运用最广泛它的最大特点是: 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擦掉, 写完后需要7 0 0 ℃ - 8 0 0 ℃ 的低温烧制, 白胎瓷光滑、难运笔, 立体、难安排, 与宣纸相比, 难度较大要求书法家要掌握油料性能和烧成后的色彩变化 笔墨当随时代” , 陶瓷书法作为陶瓷装饰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 也成为陶瓷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并成为时代的社会审美观念的范畴之一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