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新人教版.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88411193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6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 砥砺思想•7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课前积累课前积累文常信息文常信息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雨果雨果(1802(1802——1885)1885),,1919世纪前期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的重要代表,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代表,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作家,被人,被人们称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他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本、哲理论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惩罚集》,短》《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惩罚集》,短篇小说《篇小说《““诺曼底诺曼底””号遇难记》等号遇难记》等 追溯背景追溯背景 1856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60年年1010月月6 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

      他们把园里凡能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就任意打碎、践踏1010月月1818日,侵略者纵火将这座存在了一百多日,侵略者纵火将这座存在了一百多年、被誉为年、被誉为““万园之园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毁巴特勒上尉为远征中国的圆明园烧毁巴特勒上尉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所谓““胜利胜利””而自豪,他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为他的而自豪,他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为他的““胜胜利利””捧场在这种情况下,雨果给巴特勒上尉写了这封信在这种情况下,雨果给巴特勒上尉写了这封信 文体知识文体知识书 信书 信 ①称呼也称称呼也称“起首语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②问候语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问候语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您好!”“近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新年好!”“春节愉快!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此致”“敬礼敬礼”为例此致此致”有两有两种书写格式,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种书写格式,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敬礼”写在写在“此致此致”的下一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父××、你的朋友、你的朋友××等。

      在下一行右侧写日期在下一行右侧写日期 字词积累字词积累huǎngliú li   yùhàipiēchóufà lángxīlùliáozhuì chuàng   qí   chuāngjījiějièxièjǐgěi 赃  赃  箧箧裁裁劫劫誊誊誉 誉 圆 圆 园园骇  骇  赅赅博博搏搏 3..【【识记词义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1)洗劫:洗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赃物: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裁:制裁:_______________(4)________:无法用语言描绘无法用语言描绘5)________: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把一个地方或一家人家的财物抢光把一个地方或一家人家的财物抢光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不可名状 不可名状 眼花缭乱眼花缭乱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成语辨析:成语辨析: 这两个词都可用来形容建筑华美,在这个意义上可以互这两个词都可用来形容建筑华美,在这个意义上可以互换。

      两者区别在于,换两者区别在于,“富丽堂皇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形容新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易混辨析易混辨析 活学巧用:活学巧用:(6)这是一栋独一无二的别墅,里面更是这是一栋独一无二的别墅,里面更是________7)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________富丽堂皇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美轮美奂 整体感整体感 知知4.本文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本文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__________,二是,二是__________,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雨果对英法联军劫掠中国的罪行予以,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雨果对英法联军劫掠中国的罪行予以__________,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给予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给予了__________,饱含着深厚,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道主义精神极大的同情极大的同情赞美圆明园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讽刺侵略者愤怒的谴责愤怒的谴责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中,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课文中,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极大同情。

      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极大同情B.文中的.文中的“两个强盗两个强盗”指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指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C.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D.文章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文章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行为,以婉转的方式点明主旨,收束全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行为,以婉转的方式点明主旨,收束全文D[解析解析] ““以婉转的方式点明主旨以婉转的方式点明主旨””错,应是错,应是““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合作交流合作交流6.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来说,雨果的态度是什么?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来说,雨果的态度是什么?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答案] 他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他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辛辣的讽刺。

      表达了他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的极大同情,饱行了强烈的谴责和辛辣的讽刺表达了他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的极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7.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并体会其作用.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并体会其作用 [答案答案] 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对比,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欧洲人的农神庙对比,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欧洲人的“文明文明”与中国与中国人的人的“野蛮野蛮”对比,对比,“文明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的法兰西、英吉利,“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文章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使圆明园荡然无存文章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的爱憎态度,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解析解析] 对比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运用对比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运用这种手法,能充分展现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这种手法,能充分展现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分析其作用要结合具体事例来谈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分析其作用要结合具体事例来谈 经典讲练经典讲练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8.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答案答案] 这句话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与抢劫巴特农神庙作类比,且用两个这句话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与抢劫巴特农神庙作类比,且用两个“更更”修饰,强烈地谴责了侵略者劫掠后恬不知耻的丑态修饰,强烈地谴责了侵略者劫掠后恬不知耻的丑态 理解反语的作用理解反语的作用 考点解读:考点解读:反语即通常所说的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说反话”,指运用与本意相,指运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或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或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运用反语,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比正说更有力量。

      运用反语,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本考点常见题型为赏析题本考点常见题型为赏析题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具体来说,反语的作用大体有如下几条:具体来说,反语的作用大体有如下几条:(1)揭露、揭露、批判、讽刺或嘲弄对方,增加语言的战斗力批判、讽刺或嘲弄对方,增加语言的战斗力2)鲜明地表达说话鲜明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人的态度和立场3)使语言富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趣,增强使语言富有变化,不死板,生动有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感说话或文章的幽默感4)表现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斗争,将憋在心表现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斗争,将憋在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有时还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有时还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答题模式: 答题模式: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批判了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地批判了(讽刺讽刺了了)……的现象的现象(或人的或人的)……行为 运用大量的反语,增强讽刺效果运用大量的反语,增强讽刺效果(★★★★★★)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反语,以及许多具有极大讽刺性的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反语,以及许多具有极大讽刺性的语言,对英法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批判。

      如语言,对英法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批判如“从前他们对巴特农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这就是文明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作者用辛辣的反语痛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劫掠、放火焚毁的罪作者用辛辣的反语痛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劫掠、放火焚毁的罪行,指出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行,指出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这些反语的使用,入木三分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这些反语的使用,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侵略者虚伪、丑恶的嘴脸,使文章立意深刻,给读者留下地揭露了侵略者虚伪、丑恶的嘴脸,使文章立意深刻,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鲜明的印象 铺陈手法的运用铺陈手法的运用 所谓铺陈,即进行详细的叙述铺陈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所谓铺陈,即进行详细的叙述铺陈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文章一开始,针对巴特勒认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文章一开始,针对巴特勒认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体面的,体面的,出色的出色的”的看法,作者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匠心独运,的看法,作者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匠心独运,采取用墨如泼的铺陈手法,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把这一中西合采取用墨如泼的铺陈手法,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把这一中西合璧的艺术瑰宝形象地展现于世人眼前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璧的艺术瑰宝形象地展现于世人眼前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到世人的珍惜、爱护,理应留给子孙万代观赏、享受,但是,它却到世人的珍惜、爱护,理应留给子孙万代观赏、享受,但是,它却被劫掠、焚毁了作者尽情挥洒笔墨来渲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被劫掠、焚毁了作者尽情挥洒笔墨来渲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见,也为后文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起到了铺垫作用见,也为后文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起到了铺垫作用 鲜明准确的对比鲜明准确的对比 作者巧妙地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对比,作者巧妙地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对比,突出了圆明园这一东方艺术典范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欧洲人的突出了圆明园这一东方艺术典范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欧洲人的“文明文明”和中国人的和中国人的“野蛮野蛮”对比,对比,“野蛮野蛮”的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耗费了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的圆明园,而“文明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使英法联军的,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使英法联军的野蛮、罪恶暴露无遗。

      文中多处对比的使用,充分表现了作者鲜明野蛮、罪恶暴露无遗文中多处对比的使用,充分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的爱憎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本文是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雨果在信中对英法联本文是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雨果在信中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态度鲜明、立场明确信中热情赞美了代表东方军远征中国之举态度鲜明、立场明确信中热情赞美了代表东方艺术和亚洲文明的圆明园,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洗劫、焚烧圆艺术和亚洲文明的圆明园,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洗劫、焚烧圆明园的野蛮行径,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同情明园的野蛮行径,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同情 开头:交代写信缘由开头:交代写信缘由结构图示结构图示主体主体赞美圆明园赞美圆明园    亚洲文明的剪影  亚洲文明的剪影    就英法联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信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世界奇迹世界奇迹       结尾:呼应开头,揭露和控诉英法联军的结尾:呼应开头,揭露和控诉英法联军的 侵略行径  侵略行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