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薯茎线虫病防治方法.doc
9页红薯茎线虫病防治方法红薯茎线虫病造成红薯“糠心”的叫红薯茎线虫病,我们又称“糠心病”,或“空梆子病”它是由一种很小的、2毫米以下的、像细线一样的线虫引起的这种线虫就是红薯茎线虫,它的头部有铁钉状的口针,可以穿透红薯的幼根或者表皮,钻到红薯块内部,吸取营养,使红薯肉形成灰、白、褐相间的空洞,变成“糠心”红薯茎线虫病危害极大它对红薯可周年危害:储藏期造成烂窖;育苗期造成烂种、死苗;大田期可造成死苗,尤其是造成红薯糠心腐烂,失去使用价值据我们多年多地调查,一旦发病,产量轻则损失20-30%,重则50%以上,甚至全田烂光绝收就一条茎线虫个体来说,非常小,肉眼看不见,所造成的危害也不会大,但如果线虫数量达到无法计数,它就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红薯茎线虫就有几种使自己数量飞速扩大的能力:①快速繁殖的能力,②强大的生存能力,③借助多种途径广泛传播扩散能力第一是快速繁殖的能力茎线虫可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虫态;每个雌虫每次产卵1-3粒,一生可产卵100-200粒;每完成一代(从产卵到变成成虫)约需25天左右;全年可繁殖10代以上;可以算得,每个雌虫每年可繁殖几千个子孙 第二是红薯茎线虫有强大的生存能力。
在温度下降至零下25度的土壤中不会死;零上2度左右开始活动,20-25度对茎线虫最有利;35度活动受抑制;48-49度的温水中10分钟死亡98%;很耐干燥 第三就是借助多种途径广泛传播扩散能力,红薯的种、苗可以携带大量的茎线虫向无病区传播;这是茎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还可以借助土壤、粪肥、病薯块,病薯蔓、红薯粉渣、粉浆水流、农具和牲畜等传带扩散由于红薯茎线虫分布广、传播途径多、繁殖速度快、生存能力强,一旦传染上,就很难根除根据这种情况,多年来,国内专家都强调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条: 第一、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对引进的可疑薯苗,进行消毒处理第二、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壮苗繁殖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是防治红薯茎线虫病的根本措施方法是选三年未种植过红薯、未晒过薯干、未施过病肥(只施化肥和饼肥)的地方作为无病留种地要严格挑选(目测或清水漂选)无病种薯(为防止带有线虫,可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并采用苗圃上的二次高剪苗或春红薯蔓头栽插培育无病壮苗:每平方米苗床撒施3%呋喃丹微粒剂60克,然后盖土;在种薯上炕前用52-53℃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种薯表皮下7毫米深处的线虫;剪完第二茬苗时,再撒一次涕灭威(施后浇水)或用甲基异柳磷药液泼浇。
由于秧苗基部茎线虫多,可采取高剪苗,即采苗后,将秧苗根部剪去3-5厘米,然后用50%辛硫磷或50%甲基异柳磷150-200倍液浸苗30分钟第三、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线虫每年育苗、栽种和红薯收获时节,不要把病薯及病拐子、病秧蔓等遗留田间或往地埂道上、村边、宅院、猪圈、畜棚等处乱扔要全部收集起来深埋或烧毁另外,轻病薯加工后的粉浆水不能到处流,要集中到固定的浆水池中,被带病粉浆水污染的土地不能作为圈土,更不能用于育苗床和栽种到大田 第四、实行轮作或改制重病地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改种小麦、玉米、棉花、芝麻等作物,但不能改种大豆、马铃薯、花生、当归、薄荷等;不能轮作的春薯重病田块,应改制为一季小麦接一季夏红薯,这样可减轻病害第五、引进抗病品种种植国内已报道的抗茎线虫病的品种有鲁薯3号、豫薯13号、苏薯8号、北京553、济薯10号、皖薯3号等,可以引进试种严格地讲,几个抗病品种只是发病较轻,单靠品种本身还不足以控制危害,再加在产量和品质上还存在不足,所以生产上应用面积有限第六、药剂防治选用高效药剂消毒种薯、种苗、苗床和处理大田土壤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红薯茎线虫病主要措施重点抓好药剂防治,可以大大减轻红薯病苗率、病薯率,明显提高健薯产量和品质,因而,还是一项相对比较简单易行的防治措施。
目前药剂防治方面也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可用的药剂种类少目前登记用于防治红薯茎线虫病的药剂只有神农丹(也叫:涕灭威、铁灭克)、灭线磷(也叫:茎线灵、益舒宝、益收丰)、甲基异柳磷三种;二是,巨毒或高毒上述三种药剂中,神农丹为巨毒,灭线磷和甲基异柳磷为高毒,使用不安全,易造成人、牲畜中毒事故,实际上,每年因用此类巨毒、高毒药剂都有人、畜中毒事故发生;另外对环境污染也重,也不利于生产无公害红薯产品药剂防治方面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使用不方便神农丹和灭线磷为颗粒剂,每亩用1-4公斤,需一穴一穴施1-4公斤这么少的量,要均匀地用到一亩3500-5000株上,非常不容易如果施药不均匀,会严重影响防治效果也就是你说的,在田间我们经常看到防治效果不好,多半与施药不匀有关甲基异柳磷是乳油,需兑水浇穴,为保证施药均匀,需严格配制药液,同时需定量浇穴,不少地方农民嫌太麻烦,不愿采用;有的农民图省事,把药剂倒入车拖大水罐中,这样药液浓度和每穴浇液量都难控制,因而效果也往往不好;用药液浸苗方便,也有一定效果,但药液浓度不能超过0.5%,否则药害严重,因药液浓度有限,病重时效果不理想2001年安徽农科院研制成功了一种高效、低毒杀线虫新剂型---红薯宝微胶囊剂,简称“红薯宝”。
经省内外多地田间试验证实:“红薯宝”对红薯茎线虫病的效果可以达90%以上,完全可以与目前常用的几种高毒或巨毒杀线虫剂比美,而毒性下降几十到几百倍最省工、最简便的施药方法是每亩1公斤,原液蘸根、原液稀释3-5倍浸苗,剩液随大罐水浇穴,效果达90%以上使用“红薯宝”虽然简单,但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用量:每亩用1-1.5公斤,发病重时用高量,发病轻时用低量第二,用法:可以在以下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用法①:用“红薯宝”原液直接浸苗把药剂原液先充分要摇匀后,倒入小杯或小盆中,把红薯苗基部理齐,插入药液10-12厘米(3-4寸)深,即可马上取出注意看一下要保证每一株苗基部10-12厘米的四周都要蘸到药如果插入深度不够,或有的苗上蘸不到药,都将影响效果要特别注意蘸过药的薯苗一定要先栽下去,再浇足清水,这样不会出现药害如果浇足水再栽苗将可能产生药害用法②:把每亩地所需要的药剂摇匀后,按一份药加1-4份水,充分搅匀,把苗理齐后,浸入药液10-12厘米,保持3-10分钟,取出即可栽插,把浸苗剩下的药液倒入这一亩地所需要的大桶装的定根水中充分混匀后均匀浇下即可同样要注意先栽苗后浇水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上重要的检疫对象,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该病在红薯的整个生育期都能侵染为害,生长期在田间造成死苗、烂薯,薯块变成“糠心”或“空梆子”,使产量、品质严重降低药剂防治药液浸苗: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100-150倍液,将剪下待栽的幼苗基部3寸左右浸入药液内10分钟即可栽植毒土穴施:用5%茎线灵颗粒剂1-1.5公斤,加细干土30公斤拌匀,制成毒土,栽苗时每穴施毒土10克,然后灌水、栽苗、盖土药液灌穴:用40%甲基异柳磷0.3-0.5公斤,兑水1500公斤,栽苗时每穴浇稀释后的药液0.5公斤,然后即可栽苗、盖土对重病区,可采用药液浸苗、药液灌穴、毒土穴施三管齐下的办法,防效更好药剂防治: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150-200倍液,在栽植前,将秧苗基部浸蘸30分钟,防治效果很好发病重的地块可亩用1~1.5千克涕灭威或茎线灵颗粒剂,在栽植时穴施,然后浇水 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危害性强,传播速度快它在苗床期,大田期和贮藏期都能侵染危害,但主要侵染薯块受害的红薯外皮褐色,发青,有龟裂纹,块轻,有的薯块外表无异样,只是内部糠心该病不但影响红薯的品质,而且严重影响红薯的产量 红薯茎线虫病是由一种寄生性茎线虫侵染引起的。
该病原线虫为细长的蠕虫状,虫体两端稍尖,长度0.9-1.45毫米,能以成虫、幼虫、卵在薯块内越冬,亦可以成虫、幼虫在土壤、粪肥中越冬,该虫不耐高温,浸入50℃温水中10分钟即可死亡98%该虫喜潮湿,耐低温,在-15℃温度条件下停止活动,但不死亡;该虫耐干燥,在极干燥环境条件下可存活1年因此,要想根除该虫比较困难 防治红薯茎线虫病,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即在引种时,应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脱毒优良品种如适合中原地区种植且抗茎线虫病的优良品种有济薯10号、豫薯13号、苏薯8号、北京553等 2、培育无病壮苗:每平方米苗床撒施3%呋喃丹微粒剂60克,然后盖土;在种薯上炕前用52-53℃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种薯表皮下7毫米深处的线虫由于秧苗基部茎线虫多,可采取高剪苗,即采苗后,将秧苗根部剪去3-5厘米,然后用50%辛硫磷浸苗30分钟 3、建立无病留种田:即用无病地块作为留种田,并严格选用种薯、种苗夏薯要从苗圃采苗或从春薯地剪蔓头栽植在无病地里留作下年作种用 4、药剂防治:重病区用辛硫磷2000-2500倍液,在定植秧苗时每穴浇0.50千克;也可用茎线灵颗粒剂,每亩用1-1.50千克,在栽植时穴施,然后浇水。
轻病区用辛硫磷150-200倍液,在栽植前,将秧苗基部浸蘸30分钟,防治效果很好 5、消灭虫源:每年育苗,栽植和收获时,要清除病薯块,病苗和病株残体,集中晒干烧掉或煮熟作饲料病薯皮、洗薯水、饲料残渣、病地土、病苗床土都不要作沤肥原料,若作肥料时要经50℃以上高温发酵 6、轮作倒茬:重病地块应实行轮作,红薯与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烟叶互相轮作,隔3年以上不种红薯,能基本控制茎线虫病的发生危害 7、调整种收时间:重病地,改春薯早栽推迟到5月中旬栽植,提前到9月底或10月初收获,以避开线虫危害盛期,并及时切片晒干后作酿造原料或煮熟后作饲料 8、加强检疫:即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严禁病薯、病苗跨区调运,以防止疫区扩大如何防治红薯腐烂茎线虫病一、加强种薯、薯苗调运检疫切实做好种薯、薯苗的检疫,严禁病区种薯种苗调入无病区,对引进的可疑种薯种苗应进行药剂处理,并加强对商品粮红薯、薯干的调运检疫 二、彻底处理病残体腐烂茎线虫主要靠病薯、病蔓、病薯拐传播在整个病株中,以病薯块内腐烂茎线虫最多,且经一冬一春冻晒,几乎还能全部成活因此发病区在春季育苗期、移栽期和秋末收刨期,都要及时清洁田园,彻底收检病残体进行晒干集中烧毁,以免腐烂茎线虫进入土壤。
三、药剂防治药液浸苗:可用50%辛硫磷乳剂或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150倍液,将剪下待栽的幼苗基部3寸左右浸入药液内10分钟即可栽植毒土穴施:可用5%茎线灵颗粒剂或5%神农丹颗粒剂1~2公斤,加细干土30公斤拌匀,制成毒土,栽苗时每穴施毒土10克,然后灌水、栽苗、盖土;也可选用 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2公斤,定植前10~15天进行穴施或土壤处理,如与栽薯同时进行将产生药害药液灌穴: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0.3~0.5公斤,兑水1500公斤,栽种前每穴浇稀释后的药液0.5公斤,然后即可栽苗、盖土对重病区,可采用药液浸苗、药液灌穴双管齐下的办法,防效更好 四、调整种收时间:重病地,春薯早栽推迟到5月中旬栽植,提前到9月底或10月初收获,以避开腐烂茎线虫危害盛期,并及时切片晒干后作酿造原料或煮熟后作饲料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又名糠心病、空心病、油梆子此病1937年传入我国,随着农民之间 的引种和调种,病害在河南省大面积发生与流行,并成为河南省甘薯产区的主要病害之 一,尤以洛阳、禹州、郸城、鹤壁等地区发生较为严重此病不仅在田间为害,直接影 响产量,还可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
一般因病减产二三成,严重地块可 减产八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