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docx
6页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 张亚鹏【Summary】初中化学属于基础学科,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局限性比较明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就信息技术和初中化学教学的融合进行探究,从而阐释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化学学科素养Key】初中化学;信息技术;融合G633.8【文献标志码】A1004—0463(2021)21—0073—03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呈现出更先进化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育领域革新了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度更高,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实操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养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地融合教学工作,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互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是它能够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受更加新颖且独特教学内容的吸引,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主要的特点就是声音、图像、文字同时呈现,在感官上对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同时多媒体具备交互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提升注意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很多化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在介绍“分子”“原子”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对于二者的特征,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放大微观世界,演示动态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之中对抽象的内容进行掌握又如,学习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知识时,教师可采取动画视频的方式,制作此主题内容的Flash动画,对于实验过程进行虚拟实验在虚拟实验中学生可以拖动CO分子、CuO分子,并点燃两物质,产生相应的反应以后,形成Cu单质、CO2分子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虚拟实验动画中,同时对还原过程中物质改变状态进行观察,最终掌握“CO分子发挥还原性的作用,并且还原CuO分子为Cu单质”这样讲解简洁明了,给学生构建一氧化碳还原学习的教学情境,之后导入课程,奠定讲课基础同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采取“化学仿真实验室”的方式,展开辅助实验教学,属于化学学科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产物[2]。
以虚拟显示技术,于计算机上形成虚拟仿真实验室环境,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对于自行组装实验、二维元素周期表以及3D分子模型、演示动画等进行演示化学仿真实验室”将真实的情境进行模拟,促使仪器短缺的问题解决,并且处理好操作危险、药品有毒、反应速率太慢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3]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化学中,理论教学占据的比重较大,学生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在练习之中,学生通常由于枯燥乏味的习题,降低学习的热情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学习关于“常见的酸和碱”的知识,教学内容就是需要学生建立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酸碱指示液的自制,运用自制的酸碱指示液,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检验教师可用计算机以“动画+幻灯片”的形式呈现酸碱指示液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如果仅采取语言描述“石蕊试液遇酸会变成红色,遇碱则变成蓝色”,那么学生的记忆往往只是机械性的,并且阻碍深入的思考但是通过播放检验溶液实验的视频,就可以辅助学生对溶液改变情况直观了解,并激发探究欲,使其更愿意通过自行的实践操作验证这一内容同时在动手实验期间,学生会激发想象力,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指定的溶液,也想探究石灰水、食醋等溶液的酸碱性[4]。
在拓展教学中,可用计算机播放酸雨的画面,讲解酸雨分布的地区等内容,更好地展开跨学科探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受课堂时间、实验本身等因素影响,不能保障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也不利于观察到实验的具体现象采取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操作视频,重点让学生规范化学实验操作[5],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布置课外生活类的实验,指导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制作家庭小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创新发展的契机,使学生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更愿意大胆探索例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部分学生会积极地搜集此方面资料,用鸡蛋壳跟酸反应以后,得到了彩蛋;部分学生上网学习以后,用常见洗洁精配合过氧化氢溶液,制作彩虹泡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巩固化学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进行融合,促使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可以准确把握,更规范地操作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化学知识点很抽象,理解难度大,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例如,讲解关于“石墨与金刚石的相关性质”的知识点时,石墨、金刚石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物理性质不同,产生的因素就是内部碳原子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展示出石墨及金刚石的各种状态,比如放大、缩小、切割、旋转、延展、对比等,将二者内部结构差异性清晰显示,学生对于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进行掌握,提升学习效率另外,教育云平台辅助实验教学基于云计算基础构建起先进的教育云平台,经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过程,形成涵盖核心应用的教学平台,可以汇聚第三方优质资源及应用,各类应用中,涉及到了学习、教学、管理、考评等,给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样化的服务[6]教师登录账号备课、传送资源、作业布置和批改、数据分析、掌握学生成绩、管理学生等学生登录账号以后,作业测试、浏览教学资源等家长登录账号,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教师教学动态等教育云平台上的其他功能还包括智慧课堂、微课通、家校帮、智能出卷评测等应用程序,实用性较强,可以促进化学教学工作全面开展[7]现代化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可采取多种媒体组合,对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将教学重难点做到有效突破,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提升为了让化学课程更形象且生动的呈现,需要教师拓展思维,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做好教学工作。
总之,化学教师在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降低教学的难度,把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用更加形象化的表现方法進行展示,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科学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与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能够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Reference[1]兰茂.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南北桥,2019(03):61.[2]周小平.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8(03):135.[3]赵晶,施相丽.数字化微课程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2020(06):253.[4]黄郁郁.初中化学实验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小说月刊,2018(22):252.[5]徐芝兰.交互式学程包与初中化学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以《构成物质的微粒》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8):68-71.[6]王爱众.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6):707.[7]徐达.信息技术、化学实验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8(08):106.(本文系2019年度天水市“十三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TS[2019]LX117)编辑:张昀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