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高三第四学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有答案).doc
17页2020年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中学高三第四学月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 Cu-64 Na-23 第I卷 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为此全国各地不断形成各式的立体农业(如果树草菇立体农业)和发展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如蔗基鱼塘)以及系列的生态工程建设,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B.对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中土壤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蔗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又减轻了环境污染D.系列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中的麦芽糖可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B.胆固醇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和机体的血液中都有分布C.血红蛋白中的Fe能作为无机盐调节细胞内液渗透压D.A、G、C、T四种碱基粒体内只能参与构成4种核苷酸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的是碳元素,因此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B.细胞中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C.植物细胞在细胞膜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因此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D.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过程中,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4.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对比MnO2和肝匀浆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可证明酶的高效性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温度始终为37℃C.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可用于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D.测定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需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在相同温度下保温5.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B.有丝分裂后期会发生着丝点分裂,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C.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1条或2条Y染色体D.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无全能性6.下列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需将A液和B液等量混匀使用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需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待洋葱长出不定根后剪取根尖0.5—lcm 置于4℃低温诱导培养36hD.在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时,选材可用洋葱的管状叶细胞也可用鳞片叶内表皮细胞7.化学品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用防护口罩中熔喷布的生产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单体是丙烯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C.用硝酸铵制备医用速冷冰袋是利用了硝酸铵溶于水快速吸热的性质D.75%的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用9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8.两个单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螺[5,5]十一烷的结构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溴代物有三种 B.与十一碳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D.1mo1该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16mo1O2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g的D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5NAB.1L pH=2的H2SO3溶液中H+的数目为0.02NAC.将0.1mol Cl2通入足量FeI2溶液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D.标准状况下,4.48L甲烷与足量Cl2完全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目为0.2NA10.科研人员研制出透氧膜,它允许e-和O2-同时通过,可实现水连续分解制备氢气,工作时CO、H2O分别在透氧膜的两侧反应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在a侧上反应 B.b侧的反应式:H2O+2e- = H2↑+ O2-C.该透氧膜可实现太阳能向氢能的转化 D.当有2mol电子通过透氧膜时,就会消耗22.4L CO11.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 >B>AB. B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含氧酸,且B元素的含氧酸对应的酸酐一定是氧化物C. 1mol甲与足量乙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D. 1.0L 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12.已知反应Cu(s)+2Ag+(aq)=Cu2+(aq)+2Ag(s)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铜电极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 B. 银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质量增加C. 当铜电极质量减少0.64g时,电解质溶液中有0.02mol电子通过D. 外电路中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13.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曲线上任意一点的Ksp都相同 B. 在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变化到c点C. 蒸发水后,可使溶液由d点变化到b点 D. 常温下,CaSO4的Ksp的数量级为10-5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石岛湾目前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基本都是浓缩铀,有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方程是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是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B.x是中子,中子是查德威克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C.x是中子,中子是卢瑟福通过实验最先发现的 D.x是粒子,穿透能力比较弱15.质点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BC段和CD段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3t、5t,在AB段和CD段发生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 B. C. D.16.山地车上常安装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以测量车速,传感器主要由磁铁和感应器组成,如图甲所示磁铁固定在车轮辐条上,感应器由T形软铁、线圈等元件组成,如图乙所示车轮转动时,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已知车轮的半径为r,自行车匀速运动时测得线圈中感应电流的频率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车速为 B.当磁铁距离线圈最近的时候,线圈中的磁通量最大C.随着车轮转速的增加,线圈中感应电流的频率增加但有效值不变D.车轮转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不变,只是大小发生周期性变化17.如图所示,两根轻绳一端系于结点O,另一端分别系于固定竖直放置的圆环上的A、B两点,O为圆心,O点下面悬挂一物体M,绳水平,拉力大小为,绳与绳成,拉力大小为。
将两绳同时缓慢顺时针转过60,并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始终不变,且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8.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人类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令地球零消耗改变方向、提升速度,但是当地球靠近木星时,突然遭遇了巨大危机:数千台行星发动机熄火了,全球地震,火山爆发……而灾难的根源是由于地球和木星的距离小于“流体洛希极限”,此时地面流体就倾向于逃逸查阅资料可知,地球与木星间的“流体洛希极限”等于10.3万公里,计算公式为d=2.44R木3ρ木ρ地,其中R木、ρ木、ρ地分别为木星的半径、木星的密度和地球的密度已知比邻星的质量约为木星的150倍,其余信息未知,那么当地球流浪到比邻星附近时,与比邻星间的“流体洛希极限”约为A. 30万公里 B. 50万公里 C. 75万公里 D. 150万公里19.滑板运动是以滑行为特色、崇尚自由的一种运动,深受都市青年的喜爱滑板的一种运动情境可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包括滑板)简化为质量的物块,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倾角的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取斜面底端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该物块的机械能和重力势能随离开斜面底端的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将物块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则由图中数据可得 A.初速度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D.物块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20.如图所示,一长为、宽为的矩形导线框,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从紧靠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边缘处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规定水平向左为力的正方向下列关于水平外力的冲量、导线框两点间的电势差、通过导线框的电量及导线框所受安培力随其运动的位移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21.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与不可伸长的轻绳OC、DC连接于C(两绳另一端均固定),弹簧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地面上竖直固定一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开缝圆弧管道AB,A点位于O点正下方且与C点等高,管道圆心与C点重合现将小球置于管道内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轻绳DC水平,当小球沿圆弧管道运动到B点时恰好对管道壁无弹力,管道与弹簧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弹簧一直处于伸长状态 B.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C.小球在B点的动能为mgR D.轻绳OC的拉力不断增大第II卷 非选择题(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两缝间的间距为0.3mm,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在离双缝1.2m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的宽度:先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甲读数为____________mm,图乙读数为_________mm根据以上实验,测得光的波长是_________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3.(9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根粗细均匀、中空的圆柱形导电元件,其横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甲所示,该同学想知道中空部分的内径d,但该元件的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测量,已知该元件的长度L及电阻率ρ1)用螺旋测微器测元件的外径D,结果如图乙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__mm;(2)用多用电表测粗其阻值,多用电表的“Ω”挡有“1”“10”“100”“1k”四挡,选用“100”挡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换用相邻的某倍率,重新调零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该元件的电阻为__________Ω;(3)为精确地测量该元件电阻,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100Ω)B.电流表A2(量程150mA,内阻r2大约为40Ω)C.电流表A3(量程3A,内阻r3大约为0.1Ω)D.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