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走进乾陵石刻壁画艺术.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914864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54M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感受盛唐艺术魅力感受盛唐艺术魅力————走进乾陵石刻壁画艺术走进乾陵石刻壁画艺术乾县第一中学乾县第一中学 任鹏飞任鹏飞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石刻遗存总计有 124 件,四门各有石狮一对,北门外另有仗马和牵马人各三对,其余均分布于朱雀门(南神门)外司马道两侧乾陵石刻群规模之大为历代帝陵所罕见这批造型不同、神态各异的石雕,构成了一座天然露天石刻艺术馆其出土文物中,墓室里的壁画更为清丽,达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内容丰富,反映封建皇宫内的现实生活气氛较浓,与宋以后脱离现实的文人画迥然不同在陪葬墓,壁画几乎布满了墓道和前后墓室的四壁及顶部,进入墓道仿佛到了一个地下画廊一、一、唐乾陵石刻艺术唐乾陵石刻艺术在广阔的渭北平原上,雄伟庄重的梁山冲脉而起,梁山为乾县境内各山之祖脉,其山脊长 18 公里、宽 1 公里梁山系石灰岩质山,呈圆锥形,三峰耸立,北边主峰高踞于海拔 1047.3 米,为陵山之主体;乾陵寝宫就深凿于山体中,登上峰巅,脚下的梁山从黄土高原的台地上拔地而起,东临豹谷,西临漠谷,山石崔嵬而苍润,地势高峻而不险,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浑圆挺秀如女性的双乳。

      群峰连绵,满山草木苍翠,规模巨大宏伟的乾陵就建造在梁山上唐唐··乾陵近景乾陵近景可以想象这座宏大的陵园内曾经有无数的豪华宫殿,这些建筑群相映成辉,宛如唐长安城的缩影内城四门石狮雄踞,宽阔绵长的神道自南门沿山坡起伏顺势伸展,通过天然坐落的东西阙峰之间,陡然直下通至山脚神道两侧整齐对称地排列着青石雕成的石象生仪仗整个陵园和谐统一,大气磅礴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 两旁现有华表、翼马、鸵鸟,石马,翁仲,石碑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石狮唐唐··乾陵神道乾陵神道司马道司马道 华表华表乾陵华表位于东西两乳之间,下临一色富平墨玉石铺就的石阶路,后有百余件巨型石雕群,它骤然挺立于前,标志着乾陵司马道从这里起步,这两根华表型体之高,居所有石雕之首,各用一块天衣无缝的巨石雕凿而成,浑然一体,给陵园平添了几许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 华表高 8 米,直径 1.12 米,又双层方形基座、覆盖莲柱座,八菱形柱身,昂喷莲顶座及圆石五部分组成,柱身各面采用石刻画中的减底笔法,刻着象征吉祥的海石榴纹,其余三面,因风雨侵蚀,上面的花纹已无法辨认,柱座和柱顶之所以要雕刻成莲瓣形,是因为唐以佛教为国教,而在佛教中莲是佛门善的象征,又因莲于“怜”谐音,所以在佛教信徒心目中,莲象征着佛以慈悲为怀,肩负普渡众生的宏任。

      顶端球形圆石,则是天降甘露的象征司马道司马道 翼马翼马 玄武门玄武门 石马石马翼马是在现实马的基础上加以神圣化象征的形象,具有神秘色彩,但乾陵的翼马却以极高的写实刀法,把这匹三米多高的天马雕刻得姿态雄伟生动,马头刻画得结构清晰,筋骨坚实,突目、闭口,鼻孔扩张,刻画出马的强悍、自豪的性格;乾陵翼马的虚幻性只有形式上的体现,基本采用无鞍辔的“天马”形象,在肩膀处施加两片华丽的翼状线刻浮雕,与其说是羽翼,不如说是具有装饰意味的图案翼马的四腿之间不镂空,施以高浮雕卷云纹,象征翼马的腾飞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分析对比分析对比《《司马道翼马司马道翼马》》与与《《玄武门石马玄武门石马》》的不同艺术风格?的不同艺术风格?司马道司马道 翁仲翁仲所谓翁仲,就是唐代大臣的石雕塑像,他们一个个戴冠着袍持剑,恭恭敬敬地站立着,神情非常严肃述圣纪碑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武则天亲撰、其子中宗李显书丹,为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北距西阙8.65 米碑为方形,顶、身、座共七节,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李治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故又称“七节碑” 。

      碑高 7.53 米,每边宽 1.86 米,重约 89.6 吨顶部为庑殿式,屋檐四角雕刻一力士石像,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下为碑座,各部分用榫卯相接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之意,此碑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无字碑无字碑,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无字碑,它通身取材司马道西侧司马道西侧 述圣纪碑述圣纪碑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 7.53 米,宽 2.1 米,厚 1.49 米,总重量约有 100 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 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 ,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不愧为历代群碑之冠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这块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

      无字碑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司马道司马道 石狮石狮 青龙门青龙门 石狮石狮这两座石狮造型饱满,结构完整统一,注意体积感它虽受了装筋墓道特定的造型限制,仍然显示出它雄伟亘大的力量,从精神上来慑服观者,这是我国古代司马道东侧司马道东侧 无字碑无字碑雕刻的最大石狮两尊石狮底座四周均有精美的线刻蔓草、祥云、瑞兽图案狮子在写实的基础上,从突出其威猛的特点出发,加以大胆夸张变形,它们在整体造型呈金字塔状,昂首挺胸,两足前伸,身躯饱满,胸部宽阔厚实,肌肉突出,筋骨强壮,前肢粗壮结实,状如钢铁铸成,支撑着前倾的躯体,使之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肢爪尖锐锋利,骨节凸起,石狮头部巨大,头部及颈项部毛发卷旋,似层层鳞披;双目圆大凸起,怒视前方,鼻子宽阔向上隆起,张开大口,露出利齿,似欲发出震撼山谷的巨吼身躯后蹲,稳重如泰山整个造型浑润有神,有顶天立地的气概,把“兽中之王”狮子凶猛异常、威武无比的精神表现得非常有力狮子守卫在陵园门外,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给人以警觉和威严的感觉,显示出封建王权的稳固和强大六十一蕃臣像六十一蕃臣像六十一蕃臣像,也称“蕃像” 、 “宾王像” ,在乾陵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有两组石人群像,西侧 32 尊,东侧 29 尊,这 61 尊石像与真人身高相仿,装束却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领紧袖的,有披发左衽的,但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而他们的头却已不知去向,这就是乾陵的一个谜。

      乾陵的石刻从规模上也超出了以往的陵园石刻,超大的体量表现出大唐盛世的宏大雄壮之势,乾陵石刻的雄浑气势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形式高大宏伟,更在于内在精神的深邃与大气乾陵石刻无论是雍容华丽的人物还是张扬霸气的动物,都能从它们宏大的体积内感受到一股涌动的力量,而那些流动的线条中又有着音乐般的节奏与韵律可以说乾陵石刻艺术就是大唐盛世社会风貌的实物佐证 乾陵石刻首次将人作为主题引入到陵墓石刻中,其数量之大超出以往陵墓中动物石刻的数量乾陵石刻艺术开创了中国陵墓石刻艺术的崭新格局,以后各代不断延续着、改善着这一模式其后的陵园石雕无不体现着唐代所完备的陵园石雕艺术美学思想、总体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意图乾陵石雕艺术为我们研究传统艺术的发展演变与时代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二、二、唐乾陵壁画艺术唐乾陵壁画艺术中国壁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的内涵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气派,在世界文明史上据有光辉的地位,举世瞩目特别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壁画艺术更是繁荣绚烂由于唐代厚葬之风盛行,皇室和各级官僚修筑高坟大墓,并在墓室内绘制象征死者生前豪华生活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则大异于敦煌,它很少宗教气息,而着重于宫廷生活的描绘,体现了写实的特点。

      1 1、、永泰公主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入口处以飞腾于流云中的青龙和白虎为首,后面紧随一组威武雄壮的仪卫队伍左青龙、右白虎在这里不仅是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表示方位在中国古代有“四神” ,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它是用来象征天空的前墓室东西两壁的宫女图,久享盛名,为人称道整个画面绘有 30 个面色红润、身着宫装的唐代妇女,其中以东壁南侧的一幅宫女图最为精彩左起第一人双手托着披巾,挺胸趋步前行,姿态雍容华贵,似为领导,嗣后宫女面向和神态各异,服饰与发式不同,分别捧盘执杯,抱物持扇或拿佛尘,或端蜡烛,由九人组成向同一方向徐徐行进的队列这是一些站立人物的排列,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间的效果,给人物以正、背、转、侧的前后穿插,使她们左顾右盼,相互呼应整个画面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又从不同角度画出人物默颔、凝视等神态,表现了宫廷婢仆所特有的端庄、拘谨、豪华而空虚的外貌与心理特点永泰公主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室壁画局部永泰公主墓室壁画局部2 2、、懿德太子墓室壁画懿德太子墓室壁画懿德太子墓,青龙、白虎北边绘有两幅阙楼仪仗图壁画,其阙楼宏伟高大,为三出阙(一母阙、二子阙) ,是阙这种建筑物中等级最高的一种,表现出封建帝王的等级,也是阙这种建筑发展到唐代的实物资料,为本世纪在研究唐代建筑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

      阙楼由屋顶、屋身、平座、墩台组成紧接着是仪仗队,此画以浓艳的色彩和工整的线描,表现出太子大朝时的仪仗场面画上的将士身着盔甲,穿战袍,旌旗猎猎,鼓角阵阵,做行进状,可以看出分步队、骑队、车队三个部分,气势雄浑,场面博大,洋溢着激昂的旋律阙楼仪仗图背面的城墙构筑精细,可看清女墙、马面等,并陪衬以远山为背景,山上种植松柏,笔法细腻,在唐墓壁画中实属罕见3 3、、章怀太子墓室壁画章怀太子墓室壁画唐代长安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当时外国使节、宾客纷至沓来,中外文化、经济交往十分频繁礼宾图”形象地记录了这一史实画面共有六人,左边三人为唐鸿胪寺官员,他们头戴笼冠,身着红色袍服,手执笏板,气度不凡,举止威仪,正侃侃商谈,接待友好宾客第五人头戴羽冠,身穿红领袖白袍,腰束宽带,黄靴据《旧唐书》有关日本、高丽的记载推断,似为日本或高丽使节其它两人可能是东罗马使节和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来宾他们彬彬有礼,拱手静立,等待主人迎接此画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勾勒精细,笔触酣畅,是一幅高水平和历史人物图卷乾陵章怀太子墓乾陵章怀太子墓《《墓客使图墓客使图》》马球,也称波罗球,从波斯传入中国,后又东传日本、朝鲜等地马球运动在唐代非常盛行,是王公贵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出土于章怀太子墓的“打马球图”,气势壮阔,共有二十多骑人马,骑马者均带幞头,腰间束带,黑靴有的手执偃月形鞠仗最前面一个,勒缰跃马,迅疾反转,举仗欲击飞球其它几人驱马腾空,向前拼争其后数十人各乘强壮的骏马,纵横驰骋,穿行在古树青山之间画面以特有的语汇勾画出疾驰的马蹄,杖球的声响,激烈的气氛,逼真地再现了一千多年前马球运动的盛况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唐乾陵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唐乾陵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艺术特点?墓室壁画在技法上,这些未留下姓名的能工巧匠们,以墙壁代纸,以形传神的创造了民族传统绘画的独特样式其情之浓,趣之厚,技之精,境之深,竟能以巧夺天工之美而耐人寻味乾陵陪葬墓中的壁画,是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些墓壁画的出现,闪耀着唐代工匠们的智慧才华,不仅是人们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窗口,而且能使今人直接观赏唐代绘画之妙,感受唐代绘画之美,对于中国民族绘画美学体系之研究,无疑亦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章怀太子墓室壁画章怀太子墓室壁画《《马球图马球图》》学习活动:1、通过参观博物馆或网络学习了解其他朝代陵墓石刻艺术,向同学们介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