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期末复习汇总5篇.docx
21页小学一年级期末复习汇总5篇小学一年级期末复习第1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知识能力掌握情况: 班中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大部分学生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组词 听说能力有所提高,能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和编故事,能看图较为连贯地说一段话,并写下来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了解大概内容 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存在拼读困难,比方有的同学受到方言的影响,经常将声调标错,有的同学分混淆声母等现象在识字方面,有些孩子不能做到规范书写 二、复习目标: 1、学习习惯: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读准四声,会读轻声,准确拼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准确认读400个生字;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能按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默写100个生字,做到正确、规范,姿势端正,书写整洁 4、口语交际:用普通话开展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下列问题,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能认识句号,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复习重点: 准确认读400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默写100个生字 四、复习内容 (一)汉语拼音 1、复习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 2、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 3、运用汉语拼音正音 (二)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的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要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3、认读生字中,会选择正确的拼音,连一连、圈一圈等 4、看拼音写词语 5、给认读生字的偏旁归类 6、词语搭配连线) 7、反义词,找朋友游戏 8、做扩词游戏 9看图写字词 10、掌握会写生字中的几种笔画 (三)句子 1、排排句子 2、看图,选句子连一连 3、会正确运用“吗、呢、吧” 4、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填空 5、读短文,填写生字 (四)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五、学生现状分析及拟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汉语拼音 1、形近声母及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有所回生2、书写质量下降3、对未见过的题型不能适应 措施:1、找出相近声母、韵母及音节认读辨析 2、在词语、句子中反复练读,在阅读中牢固 3、开展书写练习 (二)识字写字 1、只读不写的部分生字,因学生见面次数较少,学生遗忘也较快 2、100个二类生字中有不少同音字、形近字,学生较难区分,特别在具体语境中不能正确使用 措施:1、加强对二类字的认读 2、归纳整理出读音相近的字词,以及易读错的字词,帮助学生开展辨析 3、归纳整理同音字、形近字,通过辨析、组词、选词填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 (三)阅读 1、大多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知道课文大意,但看图复述有些困难 2、能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但语气还不能很好地掌握 措施:1、以抽签的形式开展朗读背诵情况考察 2、适当出一些按课文内容填空的题目写几句话 六、复习形式: 以归类复习为主,单元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
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七、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本周): 采用单元复习法,分单元复习主要复习每一单元的生字词及需要背诵的课文内容 2、第二阶段(下周): 归类复习,复习知识点具体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如,形近的声母、韵母的区分,生字的识记、生字的书写等这一阶段以做练习为主,先集体做典型练习,再自由做其他的 3、第三阶段: 综合模拟以做综合试卷为主 八、复习措施: 1、紧扣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开展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表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加强提优补差,家校联系 小学一年级期末复习第2篇 一、复习目标: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00个生字,要求会写其中的100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复习牢固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包括: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到达举一反三的目的 5、延伸阅读,认真读好8篇课外文章 二、复习时间:12月26日――1月15日 三、复习形式: 以归类复习为主,单元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四、复习资料的准备: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清生字表中的生字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看拼音写词句;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及对话 第二部分:字词的复习 掌握本册400个生字、7个多音字;辨析形近字、音近字;掌握《词语表》中的词语;搭配词语;将词语分类;辨析近义词与反义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 第三部分:句子的复习 认识句子;认识标点符号。
会把词语排列成句子 第四部分:阅读的复习 五、复习内容: 1、复习拼音: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3、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4、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开展填空练习 5、填空练习 6、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六、复习措施: 1、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开展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表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小学一年级期末复习第3篇 一、学生概况 一(1)本班现共有学生46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表达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 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
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开展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根底上开展的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开展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开展想加算减的思考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开展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三是虽然用口诀计算乘法比两位数的加减笔算容易,但一年级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确有困难,所以推迟教学 2.空间与图形领域: 安排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粗略到细微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是恰当的。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开展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开展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习,提高开展加、减运算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