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绵阳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88808527
  • 上传时间:2019-05-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2.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江油中学江油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2017 级历史试题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 II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2727 题,共题,共 10010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0010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 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第第ⅠⅠ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4848 分)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424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授民” “授疆土”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 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 、 “恒产论”和“轻徭薄赋” ,墨家的“节用利民” 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3、下面为“九卿”的职能表 奉常郎中令、 卫尉 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掌宗庙 礼仪 掌皇宫 保卫 掌宫廷车 马仪仗 掌司法掌少数民族 及对外事务 掌皇族 事务 掌财政税 收 掌皇帝私有 财政 由此可见,秦朝官僚机构 A、家国一体色彩浓厚 B、职无常守现象普遍 C、分工明确效率较高 D、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4、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 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A、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5、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德任免权,而相 “总纲纪、统众官” 。

      这一措施 2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的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 代察举制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 7、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纷纷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 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凸显华夏正统地位 B、促进史学发展 C、缓和南北政权矛盾 D、减少变革阻力 8、.有学者认为:唐之王仙芝冠以“天补平均大将军”之名,宋之王小波起事时从“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为号召,明之李自成亦以“均田免粮”为号召,清季之粤匪则以田亩制度为蛊惑固非偶然也古代农民起义的 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出 A. 实现“耕者有其田”有利于社会稳定 B. 统治者“不抑兼并”使经济严重衰退 C. 土地兼并导致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 土地私有制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9.下图为唐宋岁入钱币与实物数量统计趋势图。

      据图可知,8-11 世纪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 A. 货币经济长足进步 B. 经济重心南北均衡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自然经济有所发展 10、唐贞观年间有个铁规, “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 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 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念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有效防止了君昏臣佞现象 11、.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 种类概况 固定型店铺酒楼、茶肆、金银首饰店、药铺等,其中大部分属个体私营 半固定型摊贩装饰品、迷信品、日用杂货、各类小吃 流动型摊贩各类饮食 由此可知,北宋 A. 社会崇尚奢靡之风 B. 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C. 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 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3 12、.北宋时,商税额在三万贯以上的城市有三十九个这些城市没有一个不是“州”的治所所在,其中还有 很多是“路”的首府这说明 A. 北宋统治者奉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 商品经济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C. 商品经济发展需政治权力作为庇护 D. 政治中心有发展商品经济的优势 13.下图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村童闹学图》摹本。

      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宋代风俗画,生动再现了当时 村学孩童的天真本性;有人则认为画中情节印证了宋代村学管理松散,教学水平偏低的事实据此可知 A. 书画作品真实再现客观历史 B. 风俗画以乡村生活题材为主 C. 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 D. 历史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14、.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 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15、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人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 晋商、粤商灯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 ,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 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B、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重农抑商政策威胁商人利益 16、19 世 70—80 年代,清朝外交官郭嵩焘抨击西方对中国进行侵略“其势日逼、其患日深,同时指出“西洋 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延政教,其末有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并呼呼“得其道而顺用之,亦 足为中国之利”。

      此思想 A. 代表了洋务运动时期的主流认识 B. 直接指导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 C. 反映出对待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 D. 与义和团运动提出的主张一致 17、洋务运动早期,洋务派主要借助国家资金发展工业,到了晚期洋务派则转向了发挥私人资本和企业家的 作用而着重发展轻工业这一转变反映了 A. 市场竞争意识进步增强 B. 工业化主导力量发生转移 C. 实业救国的理念开始践行 D. 民族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18、.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 1895-1913 年 设厂数(家)资本额(万元) 官办和官商台办852947.6 商办4659081.2 4 合计55012028.8 据此表可知,1895-1913 年间,民营企业 A. 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 B. 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C. 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D. 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19、1934 年初,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改造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 “实现国民生活的 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1935 年起,新生活运动配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 军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试图在军阀混战中取得优势 B. 以中国传统道德对抗西方文化 C. 客观上有利于全民族抗战 D. 与中共争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20、民谣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经过淹,经过旱,经过蚂蚱滚成蛋,经过土匪来捣乱,经过鬼子撂炸弹, 经过食堂喝稀饭,经过‘文化大革命’ ,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此民谣反映了 A、中国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B、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国家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农民对国家新政策的肯定态度 21、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物都 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 5 世纪末,雅典开始 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C、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 D、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 22、 《十二铜表法》规定:私犯是对个人的侵犯,如侮辱罪、盗窃罪、毁伤他人肢体等公犯是对国家利益 的侵害,入叛逆罪、伪造货币罪等但到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私犯公犯化的趋势:严重的盗窃罪、掠取遗 产罪等由私犯转换成公犯犯罪。

      这表明罗马法 A.适用对象日益扩大 B.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C.法律的灵活性增强 D.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23、1831 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发现,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 世 纪 70 年代,电动机也出现了,电力成为新能源这说明 A、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B、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C、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D、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 24、18 世纪前后英国农业发展信息 时期作物耕作经营模式农业人口占社 会总劳动力的 比例 除自己消费外粮 食剩余比例 17 世纪 中后期 大麦、小麦 三叶草 休耕、人工撒 种 敞田粗放 经营 75%—80%20%—30% 18 世纪 前期 玉米、马铃 薯 轮作、播种机 撒种 大农场集 约经营 40%—60%25%—50% 据上表推断 A、世界市场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出口 B、蒸汽动力机械应用提高粮食产量 C、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导致农业衰退 第第ⅡⅡ卷(主观题卷(主观题 5252 分)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 “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 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 明代兴修水利共 2270 余处,清代 3500 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 5 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 我国18 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 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 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 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 进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17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有答案.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