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沿革表.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49405452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沿革表朝代监察机构名称官职名称设置时间职权及监察方式备注商御史、太史、小史、左史、右史等凭借祭文、占卜判断官吏是非,实施监督兼职,没有明确的监察职责周御史、大宰、小宰等掌王宫纠禁、监督官吏等兼职,没有明确的监察职责春秋战国时期御史、大谏(齐国)、谏臣(楚国)、左右司过(赵国)除设御史及谏官监督朝政,还实行巡行、监军、上计、派员查访制度等监察理论开始出现,监察制度酝酿秦御史府言谏之官中央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丞、侍御史,郡设监郡御史公元前221年御史为秦三公之一,典正法度,举劾非法,监督内外百官西汉御史府中央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丞、侍御史及司隶校尉等、,地方设监郡御史、刺史等公元前8年,升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御史中丞为最高长官;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替代监郡御史典正法度、掌制律令、纠弹违失、察举非法、考课百官、荐举人才、治理大狱、审理疑案、讨捕罪犯、督军征战等前192年,制定《监御史九条》(御史九法),武帝时制定《刺史六条》,规定监察官员的职责东汉御史台中央为御史中丞、尚书台,地方为刺史、督邮等公元25年典正法度、掌制律令、纠弹违失、察举非法、考课百官、荐举人才、治理大狱、审理疑案、讨捕罪犯、督军征战等。

      至东汉灵帝后,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行政长官的身份监督下属三国御史台侍中寺(言谏之官)除御史中丞、侍御史等外,复设置校事、刺奸等作为监察之官曹魏制定《察吏六条》西晋、御史台、门下省(言谏之官)御史中丞、侍御史等第一次推行风闻奏事制度,毋须真凭实据,依据传闻即可立案弹劾官员泰始四年(268),颁布《能否十条》和《五条律察郡》;泰康九年(280)颁布《察二千石长吏四条》东晋御史台、门下省(言谏之官)御史中丞、侍御史等南朝(宋齐梁陈)御史台、典签制、门下省御史中丞、侍御史、典签等遣使出巡、风闻言事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御史台、门下省御史中尉(御史中丞)西魏大统十年(544),颁布《六条诏书》,北周宣政元年(578),颁行《九条监诸州》隋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谏官机构为门下省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殿内侍御史、司隶大夫、谒者大夫等司隶台负责地方郡县的监察,谒者台以出使巡行的方式监察郡县唐御史台及其下三院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开元十四年(726),设监察院、台院、殿院弹劾百官非法、言事谏诤、监察礼仪、司法审判和司法监督、监军、巡查馆驿、十道巡察言官属门下省,有封驳之权,即皇帝不正确的诏令可以拒绝接受。

      宋御史台及三院,地方为提点刑狱司、通判、走马承受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三院御史弹劾权、检查权、调查权、推鞠权、惩戒权,审计监督推行六察制度,对六部进行分别监察元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纠弹国家各级官吏、考核官吏、举荐贤能、监督司法、审查财政至元五年(1265),制定《设立宪台格例》,监察制度理论化明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提刑按察使司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洪武十五年(1382),设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纠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正统四年(1439),颁行《宪纲条例》,是较完备的监察法规清都察院、提刑按察使司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十五道监察御史雍正元年(1723),将六科给事中合并入都察院建议国政权、监察行政权、弹劾官吏权、财政审计权、鞠审重案权、接受诉讼权、考核官吏权《钦定台规》,光绪十八年(1892)正式修订颁行,我国封建社会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