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费用和利润.ppt
75页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费用和利润费用和利润1基本内容v 费用费用v 利润利润2第一节 费用v 费用的分类费用的分类v 期间费用的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v 所得税所得税3一、 费用的分类(一)费用的特征(一)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不是在非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不是在非日常活动中产生,如企业的罚款支出、处置固定日常活动中产生,如企业的罚款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损失,就不是费用,而是损失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损失,就不是费用,而是损失4一、 费用的分类§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该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该流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企业向所有流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不属于费用者分配的利润,不属于费用 §费用的发生,无论表现为资产的减少还是负费用的发生,无论表现为资产的减少还是负债的增加,最终结果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债的增加,最终结果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5一、 费用的分类(二)费用的分类(二)费用的分类————费用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费用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或劳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1. 1.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6一、 费用的分类2. 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或某项特定劳务成本、而必须从当期定产品成本或某项特定劳务成本、而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各项费用收入中得到补偿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7二、期间费用的核算(一)管理费用的核算(一)管理费用的核算v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的或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门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排污费等 8二、期间费用的核算【【例例1 1】】某公司在筹建期间支付人员工资某公司在筹建期间支付人员工资12 12 000000元,办公费元,办公费3 0003 000元,差旅费元,差旅费1 0001 000元,注元,注册登记费册登记费8008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 16 80016 8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16 800 16 800 9二、期间费用的核算【【例例2 2】】某公司某公司20072007年年6 6月发生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月发生行政管理人员工资6 6 000000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 2001 200元,应交印花税元,应交印花税800800元,研究支出元,研究支出3 5003 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咨询费费、咨询费2 5002 500元 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 14 00014 000 贷:应付职工酬贷:应付职工酬 6 0006 000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 1 2001 20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800800 研发支出研发支出 3 5003 500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2 5002 50010二、期间费用的核算(二)销售费用的核算(二)销售费用的核算(三)财务费用的核算(三)财务费用的核算【【例例1 1】】某公司本期计提短期借款利息某公司本期计提短期借款利息1 8001 800元,因元,因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2 5002 500元。
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元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借: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 4 3004 300 贷:应付利息贷:应付利息 1 8001 800 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 2 5002 500 11二、期间费用的核算【【例例2 2】】某公司本期接到银行通知划入银行存某公司本期接到银行通知划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款利息收入2 0002 000元,因购货取得现金折扣元,因购货取得现金折扣600600元(购货款未付)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元(购货款未付)应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2 0002 000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600600 贷:财务费用贷:财务费用 2 600 2 600 12三、所得税(一)所得税会计的涵义(一)所得税会计的涵义 ————所所得得税税会会计计是是企企业业对对有有关关的的所所得得税税业业务务所所进进行行的的会会计计处处理理,,包包括括确确定定一一个个会会计计期期间间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并并根根据据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和和适适用用税税率率计计算算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的的数数额额,,以以及及这这项项数数额额在财务报表上的反映方法。
在财务报表上的反映方法 13三、所得税( (二二)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Ø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资产产的的计计税税基基础础,,是是指指在在收收回回资资产产账账面面价价值值过过程程中中,,计计算算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时时按按照照税税法法可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负债债的的计计税税基基础础,,是是指指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减减去去未未来来期期间间计计算算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时时,,按按照照税税法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14三、所得税(三)暂时性差异及其分类(三)暂时性差异及其分类 v企企业业应应于于每每个个资资产产负负债债表表日日,,对对资资产产、、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进进行行分分析析、、比比较较,,两两者者之之间间存存在在差差额额的的,,该该差差额额就就称称为为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未未作作为为资资产产和和负负债债确确认认的的项项目目,,按按照照税税法法规规定定可可以以确确定定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的的,,该该计计税税基基础础与与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之之间间的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15三、所得税v分类:分类:——按按照照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对对未未来来期期间间应应税税金金额额的的影影响响,,分分为为应应纳纳税税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和和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抵扣暂时性差异两类两类 16三、所得税n应应纳纳税税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是是指指在在确确定定未未来来收收回回资资产产或或清清偿偿负负债债期期间间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时时,,将将导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如如按按会会计计准准则则规规定定,,企企业业自自行行开开发发的的无无形形资资产产在在满满足足资资本本化化条条件件后后发发生生的的支支出出应应当当资资本本化化,,确确认认为为无无形形资资产产成成本本;;但但按按税税法法规规定定,,企企业业的的研研究究开开发发支支出出一一般般可可于于发发生生当当期期在在税税前前扣扣除除,,由由此此产产生生自自行行开开发发的的无无形形资资产产在在持持有有期期间间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暂暂时性差异时性差异 17三、所得税n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是是指指在在确确定定未未来来收收回回资资产产或或清清偿偿负负债债期期间间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时时,,将将导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如如企企业业的的某某批批存存货货成成本本10001000万万元元,,期期末末估估计计的的可可变变现现净净值值为为800800万万元元,,按按会会计计准准则则规规定定,,应应当当计计提提存存货货跌跌价价准准备备200200万万元元;;但但按按税税法法规规定定,,其其损损失失的的200200万万元元不不允允许许税税前前扣扣除除,,该该批批存存货货的的计计税税基基础础仍仍为为10001000万万元元,,与与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800800万万元元之之间间的的差差额额200200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8三、所得税v在在实实际际工工作作中中,,资资产产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可可能能存存在在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的的情情况况,,一一般般有有如如下下资资产产::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无无形形资资产产、、交交易易性性金金融融资资产产、、可可供供出出售售金金融融资资产产、、长长期期股股权权投投资资、、投投资资性性房房地地产产以以及及其其他他计计提提减减值值准准备备的的资资产产等等而而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可可能能存存在在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的主要是预计负债。
的主要是预计负债 19三、所得税v企企业业对对发发生生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或或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可以根据以下规律加以区分:可以根据以下规律加以区分:Ø当当资资产产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大大于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或或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其差额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其差额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Ø当当资资产产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小小于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或或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大大于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其其产产生生的的差差额额则则为为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性差异时性差异Ø按按照照税税法法规规定定,,允允许许抵抵减减的的各各年年度度利利润润的的可可抵抵扣扣亏亏损,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损,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三、所得税((四四))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的的确确认认与与转回转回 1.确认确认 §应应根根据据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与与适适用用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计计算算确确认认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根根据据应应纳纳税税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与与适适用用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计计算算确确认认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与与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相相对对应应的的即即为为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
其其中中,,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是是指指企企业业当当期期和和以以前前期期间间已已支支付付的的所所得得税税超超过过应应支支付付的的所所得得税税部部分分;;而而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则则指指企企业业当当期期和和以以前前期期间间应应交交未交的所得税部分未交的所得税部分21三、所得税v 需要说明需要说明 企企业业确确认认由由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产产生生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应应当当以以未未来来期期间间很很可可能能取取得得用用来来抵抵扣扣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为为限限,,该该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为为未未来来期期间间企企业业正正常常经经营营活活动动实实现现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以以及及因因应应纳纳税税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在在未未来来期期间间转转回回相相应应增增加加的的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应的证据应税所得,并应提供相应的证据 22三、所得税2. 转回转回Ø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后,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认后,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于以后各期间转回的,应税暂时性差异于以后各期间转回的,应当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当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延所得税负债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用 23三、所得税(五)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五)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 1.所得税会计的账户设置.所得税会计的账户设置 ((1))“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账户账户 ((2))“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账户:是用来核算因确认是用来核算因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而产生的所得税资产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而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3))“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账户:是用来核算因确认是用来核算因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所得税负债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24三、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登登记记应应予予确确认认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期期末末余余额额大大于于期期初初余余额额的的差差额额(即即递递延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 登登记记应应予予确确认认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期期末末余余额额小小于于期期初初余余额额的的差差额额(即即递递延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 E.B.已已确确认认但但尚尚未未转转回回的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明明细细账账::应应当当按按照照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项项目目进进行行明明细细分类核算分类核算 25三、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登记应予确认的递延所登记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小于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小于期初余额的差额期初余额的差额(即递延即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 登记应予确认的递延所登记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大于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的差额期初余额的差额 (即递即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 E.B.已确认但尚未转回的已确认但尚未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明细账: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明细账: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分类核算 26三、所得税2.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核算程序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核算程序 ⑴⑴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⑵⑵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⑶⑶比比较较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计计税税基基础础,,确确定定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⑷⑷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27三、所得税⑸⑸计算应交所得税计算应交所得税 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金额纳税调整金额 28三、所得税⑹⑹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Ø 利利润润表表中中的的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应应为为当当期期应应交交所所得得税税以以及及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或或收收益益))两两者者之之和和,,其其计计算算公公式式如下:如下: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 1+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 2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收益)3 3 1是指当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费用;是指当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费用;2是指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所得税费用;是指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所得税费用;3是指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产生的所得税收益是指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产生的所得税收益29三、所得税v在在计计算算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和和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时时,,应应当当根根据据税税法法规规定定,,按按照照预预期期收收回回该该资资产产或或清清偿偿该该负负债债期期间间的的适适用用税税率计算。
率计算 30三、所得税 [例例1] 某某企企业业2006年年12月月购购入入某某项项设设备备,,按按税税法法规规定定使使用用2年年,,按按会会计计规规定定使使用用4年年,,设设备备原原价价40万万元元,,按按直直线线法法计计提提折折旧旧((不不考考虑虑净净残残值值))假假如如该该企企业业每每年年实实现现税税前前会会计计利利润润为为250万万元元,,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为为33%,,无无其其他他纳纳税税调调整整事事项项根根据据资资料料,,该该企企业业有有关关所所得得税税的的计计算算((见见图表图表1)及处理如下:)及处理如下: 31图表1 所得税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项目 年度年度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200 000000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账面价值300 000200 000100 0000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100 000))(200 000)(100 000)0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33%33%33%33%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年末余额(33 000)(66 000)((33 000))0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年初余额0(33 000)(66 000)((33 000))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33 000)(33 000)33 00033 000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792 000①①792 000858 000②②858 000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825 000825 000825 000825 00032三、所得税 ①①1 792 000 =((2 500 000-100 000))×33% ②②2 858 000 =((2 500 000+100 000))×33%2007年、年、2008年应作会计分录为:年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825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792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33 0002009年、年、2010年应作会计分录为:年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825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33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858 000 33三、所得税v当当企企业业适适用用税税率率发发生生变变化化时时,,应应对对已已确确认认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和和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进进行行重重新新计计量量,,除除直直接接在在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中中确确认认的的交交易易或或者者事事项项产产生生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和和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以以外外,,应应当当将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34三、所得税 [例例2] 某某企企业业于于2006年年12月月购购入入某某项项设设备备,,按按税税法法规规定定使使用用6年年,,按按会会计计规规定定使使用用4年年,,该该设设备备原原始始价价值值120万万元元,,采采用用直直线线法法计计提提折折旧旧((不不考考虑虑净净残残值值))假假定定该该企企业业每每年年实实现现税税前前会会计计利利润润为为500万万元元,,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为为33%,,2010年年起起改改为为40%,,无无其其他他纳纳税税调调整整事项 根根据据上上述述资资料料,,有有关关所所得得税税的的计计算算((见见图图表表2)及处理如下:)及处理如下:35图表2 所得税计算表 单位:元 年度年度项目项目 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2012年年资产的计税基资产的计税基础础1 000 000800 000600 000400 000200 0000资产的账面价资产的账面价值值900 000600 000300 000000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100 000200 000300 000400 000200 0000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33%33%33%40%40%40%递延所得税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产年末余额33 00066 00099 000160 00080 0000递延所得税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余额产年初余额033 00066 00099 000160 00080 000递延所得税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产本期发生额33 00033 00033 00061 000①①((80 000))((80 000))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 683 000)②②(1 683 000)(1 683 000)(2 040 000)③③(1 920 000)④④(1 920 000)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65 0000165 0000165 00001 979 0002 000 0002 000 000三、所得税①①61 000=160 000-99 000 =300 000×((40%-33%))+100 000×40%②②1 683 000=((5 000 000+100 000))×33%③③32 040 000=((5 000 000+100 000))×40% ④④41 920 000=((5 000 000-200 000))×40% 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应作会计分录为:年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1 65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33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1 683 000 37三、所得税2010年应作会计分录为:年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1 979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61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2 040 0002011年、年、2012年应作会计分录为:年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2 000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1 92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80 00038三、所得税v在在实实际际工工作作中中,,为为简简化化起起见见,,企企业业可可以以在在资资产产负负债债表表日日,,按按资资产产、、负负债债项项目目汇汇总总确确定定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计计税税基基础础、、计计算算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确确认认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或或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并并对对所所得得税税会会计计进进行行综综合处理。
合处理 39三、所得税 [例例3] 甲甲企企业业适适用用的的所所得得税税税税率率为为33%,,2007年年按按税税法法规规定定确确定定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为为1500万万元元预预计计该该企企业业会会持持续续盈盈利利,,能能够够获获得得足足够够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2007年年12月月31日日该该企企业业资资产产负负债债表表中中有有关关项项目目金金额额和和计计税税基基础础数数据据及及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计计算算如图表如图表3所示 40图表3 2007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项目账面价账面价值值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性差异可抵扣暂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性差异交易性金融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3 000 0003 600 000600 000固定资产固定资产25 000 00021 000 0004 000 000预计负债预计负债4 000 00004 000 000合计合计4 000 0004 600 00041三、所得税 根根据据资资料料,,甲甲企企业业2007年年计计算算确确认认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应应交交所所得得税税以以及及所所得得税费用如下:税费用如下:①①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4 000 000×33%=1 320 000(元)(元)②②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4 600 000×33%=1 518 000(元)(元)③③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5 000 000×33%=4 950 000(元)(元)④④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4 950 000+1 320 000-1 518 000 =4 752 000(元)(元)42三、所得税应作会计分录为: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4 752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1 518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4 95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1 320 00043三、所得税[例例4] 如如上上述述甲甲企企业业2008年年,,按按税税法法规规定定确确定定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为为2000万万元元。
预预计计未未来来期期间间能能够够获获得得足足够够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用用来来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2008年年12月月31日日其其资资产产负负债债表表中中有有关关项项目目金金额额和和计计税税基基础数据及暂时性差异计算如图表础数据及暂时性差异计算如图表4所示44图表4 2008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项目账面价值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4 500 0004 000 000500 000存货存货9 000 0009 600 000600 000固定资产固定资产30 000 00028 000 0002 000 000无形资产无形资产1 000 00020000001 000 000预计负债预计负债6 000 00006 000 000合计合计2 500 0007 600 00045三、所得税 根根据据上上述述资资料料,,2008年年甲甲企企业业应应确确认认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应应交交所所得得税税以以及及所所得税费用的分析计算如下:得税费用的分析计算如下:((1)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2 500 000×33% =825 000(元)(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 = 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年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余额-年初余额 = 825 000--1 320 000 = -495 000(元)(元)46三、所得税((2)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 =7 600 000×33%=2 508 000(元)(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年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年初余额 =2 508 000-1 518 000=990 000(元)(元)((3)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20 000 000×33%=6 600 000(元)(元)((4)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6 600 000--495 000--990 000 =5 115 000(元)(元)47三、所得税应作会计分录为:应作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5 115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495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990 000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6 600 00048三、所得税(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特殊问题(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特殊问题 1.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 在在某某些些情情况况下下,,企企业业发发生生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产产生生于于直直接接计计入入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的的交交易易或或事事项项,,或或者者产产生生于于企企业业合合并并中中资资产产、、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之之间间的的差差异异。
这这类类交交易易或或事事项项中中产产生生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不不影影响响利利润润表表中中确确认认的的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其所得税影响应分别以下情况加以确认:其所得税影响应分别以下情况加以确认: 49三、所得税⑴⑴直直接接计计入入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的的交交易易或或事事项项产产生生的的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v直直接接计计入入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的的交交易易或或事事项项,,如如可可供供出出售售金金融融资资产产公公允允价价值值的的变变动动,,相相关关资资产产、、负负债债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之之间间形形成成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的的,,应应当当按按规规定定确确认认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或或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计计入入资资本本公公积积((其其它它资资本公积)本公积)50三、所得税【【例例】】某某企企业业当当期期购购入入的的一一项项可可供供出出售售金金融融资资产产,,成成本本为为300万万元元,,期期末末,,其其公公允允价价值值为为350万万元元,,该该企企业业所所得得税税率率为为33%51三、所得税分析:分析: 可可供供出出售售金金融融资资产产的的公公允允价价值值变变动动,,应应调调整整其其账账面面价价值值,,差差额额计计入入资资本本公公积积。
但但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一一般般不不会会发发生生变变动动,,调调整整后后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与与计计税税基基础础之之间间形形成成的的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应应确确认认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也也应应计计入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 52三、所得税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00 000 贷:资本公积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 000借:资本公积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5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 000 53三、所得税⑵⑵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v由由于于会会计计准准则则规规定定与与税税法法规规定定对对企企业业合合并并的的处处理理不不同同,,可可能能会会造造成成企企业业合合并并中中取取得得资资产产、、负负债债的的入入账账价价值值与与其其计计税税基基础础的的差差异异。
比比如如,,非非同同一一控控制制下下企企业业合合并并产产生生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或或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在在确确认认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或或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的的同同时时,,相相应应的的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或或收收益益)),,通通常常应应调调整整企企业业合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并中所确认的商誉 54三、所得税2.可抵扣亏损和税收抵减.可抵扣亏损和税收抵减v按按照照税税法法规规定定允允许许以以后后年年度度所所得得弥弥补补的的可可抵抵扣扣亏亏损损,,以以及及 可可结结转转以以后后年年度度的的税税收收抵抵减减,,按按照照可可抵抵扣扣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的的原则处理原则处理55三、所得税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复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复核v企企业业应应当当在在资资产产负负债债表表日日,,对对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进进行行复复核核如如果果未未来来期期间间很很可可能能无无法法获获得得足足够够的的应应纳纳税税所所得得额额用用以以抵抵扣扣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的的利利益益,,应应当当减减记记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的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
以以后后,,在在很很可可能能获获得得足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56三、所得税(七)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上的列示(七)所得税在财务报表上的列示v 在在存存在在暂暂时时性性差差异异的的情情况况下下,,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资资产产和和递递延延所所得得税税负负债债应应当当分分别别作作为为非非流流动动资资产产和和非非流流动动负负债债在在资资产产负负债债表表中中列列示示企企业业的的所所得得税税费费用用应应当当在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57三、所得税v企业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有企业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有关的下列信息:关的下列信息: §所得税费用(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得税费用(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的金额(如果存在到期日,还应披露可抵扣亏损的金额(如果存在到期日,还应披露到期日)到期日) 58三、所得税§对每一类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在列报期间对每一类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在列报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与对子公司、联营企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与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暂时性差异金额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暂时性差异金额 59第二节 利润v 利润的组成利润的组成v 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60一、利润的组成v利利润润的的组组成成,,可可以以用用以以下下公公式式进进行行计算:计算: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 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61一、利润的组成(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v营营业业税税金金及及附附加加是是用用来来核核算算企企业业在在经经营营活活动动中中发发生生的的营营业业税税、、消消费费税税、、城城市市维维护护建建设设税税、、资资源源税税和和教教育育费费附附加加等等相相关关税税费费,,还还包包括括与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62一、利润的组成【【例例】】某某制制造造企企业业,,为为其其他他单单位位运运输输一一批批材材料料,,收收取取运运输输费费5000元元,,该该业业务务的的营营业业税税率率为为3%,,城城建建税税率为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教育费附加率为3%应作会计处理如下: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应交营业税应交营业税=5000×3%=150(元)(元) 应交城建税应交城建税=150×7%=10.5(元)(元) 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教育费附加=150×3%=4.5(元)(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65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营业税 15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城建税 10.5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教育费附加 4.563一、利润的组成(二)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二)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v资产减值损失是用来核算企业因计提各资产减值损失是用来核算企业因计提各 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包括坏账准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值准备等64一、利润的组成【【例例】】某某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期期末末,,根根据据资资产产减减值值测测试试表表明明,,应应收收甲甲公公司司应应收收账账款款的的账账面面余余额额为为68 000元元,,预预计计其其未未来来现现金金流流量量为为50 000元元;;库库存存A产产品品预预计计可可变变现现净净值值为为25 000元元,,其其账账面面成成本本为为26 000元元;;某某项项专专用用设设备备原原始始价价值值为为56 000元元,,已已提提折折旧旧30 000元元,,预预计计其其可可收收回回金金额额为为20 000元元;;对对M公公司司的的长长期期股股权权投投资资账账面面价价值值为为1 200 000元元,,预预计计其可收回金额为其可收回金额为950 000元 65一、利润的组成该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该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1))20×7年年5月:月:借:应收股利借:应收股利—S公司公司 90 000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90 000((2))20×7年年12月月31日:日:借: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H公司公司 600 000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600 000 66一、利润的组成(五)营业外收入的核算(五)营业外收入的核算v营营业业外外收收入入是是用用来来核核算算企企业业发发生生的的各各项项应应计计入入当当期期利利润润的的利利得得,,包包括括非非流流动动资资产产处处置置利利得得、、非非货货币币性性资资产产交交换换利利得得、、债债务务重重组组利利得得、、政政府府补补助助利利得得、、盘盘盈盈利利得、捐赠利得等。
得、捐赠利得等67一、利润的组成(六)(六)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v营营业业外外支支出出是是用用来来核核算算企企业业发发生生的的各各项项应应计计入入当当期期利利润润的的损损失失,,包包括括包包括括非非流流动动资资产产处处置置损损失失、、非非货货币币性性资资产产交交换换损损失失、、债债务务重重组组损损失失、、公公益益性性捐捐赠赠支支出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68一、利润的组成(七)本年利润的核算(七)本年利润的核算①①每每期期末末,,企企业业应应当当结结平平各各损损益益类类账账户户,,将将各各收收益益类类账账户户余余额额转转入入“本本年年利利润润”账账户户的的贷贷方方,,将将各各支支出出类类账账户户余余额额转转入入“本本年年利利润润”账账户户的的借借方方结结转转后后“本本年年利利润润”账账户户的的贷贷方方余余额额为为当当期期实实现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②②年年度度终终了了,,应应将将本本年年实实现现的的净净利利润润,,借借记记“本本年年利利润润”账账户户,,贷贷记记“利利润润分分配配—未未分分配配利利润润”;;如如为为净净亏亏损损,,作作相相反反的的会会计计分分录录;;结结转转后后应应无无余余额。
额 69二、利润分配(一一) 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的有关规定 v按按照照我我国国公公司司法法规规定定,, 企企业业实实现现的的净净利利润润,,应应当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分配:当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2.提提取取法法定定盈盈余余公公积积((当当企企业业法法定定盈盈余余公公积积累累计计额额为为公公司司注注册册资资本本的的50%以以上上时时可可以以不不再再提取提取))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向股东分配利润向股东分配利润 70二、利润分配v盈盈余余公公积积应应当当按按照照规规定定的的用用途途使使用用,,其其用用途途主主要要如如下:下: (l)弥补企业亏损弥补企业亏损v企企业业发发生生的的亏亏损损按按照照国国家家税税法法规规定定可可以以用用缴缴纳纳所所得得税税前前的的利利润润弥弥补补,,超超过过用用所所得得税税前前利利 润润弥弥补补期期限限仍仍未未补补足足的的亏亏损损,,可可以以用用企企业业税税后后利利润润弥弥补补,,如如企企业业发发生生特特大大亏亏损损,,税税后后利利 润润仍仍不不足足弥弥补补的的,,可可以以用用盈盈余余公公积积弥弥补补。
但但是是,,资资本本公公积积金金不不得得用用于于弥弥补补企业的亏损企业的亏损2)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v企企业业可可以以根根据据生生产产经经营营的的需需要要,,用用盈盈余余公公积积来来 扩扩大大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规模71二、利润分配(3)转增企业资本转增企业资本v企企业业为为了了实实现现增增加加资资本本的的目目的的,,可可以以将将 盈盈余余公公积积的的一一部部分分转转为为资资本本对对用用任任意意盈盈余余公公积积转转增增资资本本的的,,法法律律没没有有限限制制,,但但用用法法 定定盈盈余余公公积积转转增增资资本本时时,,转转增增后后所所留留存存的的盈盈余余公积不得少于转公积不得少于转 增前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前企业注册资本的25%72二、利润分配(二二)利润分配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1.盈余公积的核算盈余公积的核算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提取法提取法定盈定盈 余公积、提余公积、提取任意盈取任意盈 余公积余公积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法定法定盈盈 余公积、任意余公积、任意盈盈 余公积余公积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盈盈 余公积补亏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实收资本 计提计提 补亏补亏转增资本转增资本E.B. 结余数结余数73二、利润分配 2.应付利润的核算应付利润的核算利润分配利润分配 ——应付现金股利应付现金股利应付利润应付利润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转作股本的股利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经股东大会或类似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向投机构决议,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利或利润向投资者分配股票股利向投资者分配股票股利 实际支付投资者实际支付投资者现金股利现金股利 股股 本本74二、利润分配3.利润分配各明细账户的年终结转利润分配各明细账户的年终结转 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提取法提取法定盈定盈 余公积、提取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任意盈 余公积等余公积等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未未分配利润分配利润年终结转年终结转年终结转年终结转E.B.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E.B. 盈利盈利E.B. 已分配数已分配数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