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州牌子曲[满江红]的形态分析.pdf
3页8 6 非J物 质文化遗产评介 j i t ∞ l I 敦厚d i 2 ∞ 9 年 口 冯 继 海州牌子曲[ 满江红] 的形态分析 明清牌子 曲中, [ 满江红 ] 是许多 曲种竞相运用 的流行 曲 牌海 州五大宫调系统中 , f 满江红] 不但有许多 曲词兼美 的 精彩唱段 , 而且 以『 满江红 ] 开头结 尾作头尾是海 州五大宫调 套 曲中最规范化 的结构形式 所以归人“ 大调 ” 的曲牌 . 除 了 “ 软叠骊南波 ” 五大调 , 首推 『 满江红 1 本文针对海州 『 满江 红 ] 的音乐形态特点 , 作一些尝试性探讨 一、海 州牌子 曲[ 满 江红 ] 的形态特 点 1 、 『 满 江红 ] 音 乐形 态的 一般 特 点 艺人在演 唱海州牌子 曲[ 满江红 ] 时 , 以地方语言为 主 , 偶尔表现有身份 的人物 . 也在道 白中夹带一些韵 白 一些反 映地方风俗或 民间故事的 曲 目. 生活气息浓郁 . 语 言形象生 动 , 最受广 大群众欢迎随着流传区域 的不同 . 以语言为主要 特征 , 海州宫调牌子曲形成 了南北两个流派 南派 以板浦为 中心, 传至海州 、 新浦 、 伊 山、 杨集等地 。
南派艺人演唱受淮扬 一带语言的影响, 演唱委婉细腻北 派以赣榆为中心 . 向西传 到东海县一带 受山东语言 的影响 . 演唱更具北方的粗犷 1 . 1 语言特点 满江红在演 唱时用当地方言演 唱 . 主要 以海州 、 灌云话 为 主 海州宫 曲『 满江红 ] 的演唱语 言以连云港 当地 的方言为 主进行演唱其方言的基本特点是 : 古全浊声母读清音 : 没有 z 、 c 、 s , 只有 z h 、 c h 、 s h ; 部分古代辅音尾韵音 , 主要元 音鼻化 , 不 以 n作辅音尾 ; 有短促 的人声 , 音 色不柔和 、 悦耳 , 后 音较 重 、 沉 , 显 得 壮 、 厚 , 甚 至 有 些 浊 , 不 太 好 懂 由于 普 通 话 的 推 广 和普及 . 当代 的年轻人甚至 已经听不太懂一些老年人所讲 的相对使用较少 的海州话 ① 声 调 基本 上 按 中古 平 、 上 、 去 、 人 四声 划 分 平 声 分 阴 阳 : 入声 自成一类 . 不分 阴阳. 不带喉 塞音 . 调值与阳平相近而略 低 , 音节略短在语调上有连续 变调 的现象 . 海州话 的连读变 调 , 主要决定 于重音 的位置 , 重音所在 的音节基本不变调 . 重 音音节之前或之后的音节变调 1 -2调式 海州牌子 曲『 满江红 1 调式为五声 商调 1 - 3声 音特 点 老艺人在 演唱时声音多 以本嗓音为主 . 声音相对戏曲唱 法 、 美声唱法更直接 。
虽 然听不出用 了什 么方 法( 相对戏曲 类 、 西洋美声唱法 ) . 但在高音时也清亮婉转 . 低声 区时也不 失之圆润( 男女 皆如此 ) 以开 口音啊为例 . 当地方言发啊音 时开 口呈扁椭圆形 .相 比普通话发啊音时开 口为立椭圆形 . 音色相对普 通话 的啊音浅 白一些 . 不如其饱满 充分 . 但这样 发音会使其音色更直接而明亮一些 其干脆的感觉体现了北 方方言的特色 1 . 4 演 唱形 式 [ 满江红 ] 的演唱 即表演形式 , 其在 民间的业余演唱 , 通 常是多人分持诸 如三弦 、 拍板 、 二胡等等乐器 . 围坐在一起进 行演唱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 ( 1 ) 坐唱式 : 围桌而坐 , 一人演唱 一人伴奏 . 有时演唱者 多至二人 . 伴奏 多用三弦 ( 2 ) 群唱式 : 唱者有坐有立 , 多至 l O几人用大横笛 、 洞 箫伴奏 . 此外还有酒盅 、 碗 、 碟子等物敲打节拍 1 . 5唱本 形 式 『 满江红 1 的唱词 , 多表现男欢女爱与 良辰美景的题材与 内容曲牌体的曲词是依据音乐形式 , 填词谱写的音乐脚本 除少数为五言 、 六言或七 言等的齐言句式外 . 大多 数曲牌的 唱词参差不齐 , 属于俗称 “ 长短句” 的杂言体式。
与“ 鼓 曲” 等 的唱词体式近乎格律诗 、 且唱词 的句式结构基本为上下旬体 的对偶句式不同『 满江红 ] 的唱词体式更象或者说就是依词 牌或曲牌填写 的曲词 唱词的韵 辙 . 也遵循 曲牌或词牌的韵 辙 规 范 只不 过 , 由于 牌子 曲类 的 “ 唱 曲 ” 形 式 . 也 同样 具 有 曲 艺 艺 术 以 口头 语 言 “ 说 唱 ” 表 演 的 本质 特 征 , 所 以 [ 满 江红 ] 的 唱词由形式 、 内容到风格 , 都 比较灵活而且 通俗 化, 虚词衬字 的运用也较 为常见 . 具有 口头语言 的一般特点和适宜演唱的 语体风格 『 满江红 ] 的歌词体裁形式属于词体 唱本 ② 唱词句 式参差不齐 , 类似宋词与元 曲, 属杂言即长短句的体式 宫曲『 满江红1 全曲共二十二句, 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为十二 句 , 每 四句 为一番 , 分别 称之 为头板 、 二板 和腰 板 ; 后 十句 分为 两 番, 前四句称为小过板( 或叠板) . 后六句为大过板( 或落板) 1 . 6所用乐器 给豫剧生角行 当的演唱增加 了光彩唐喜成的演唱把豫剧生 行表演艺术带入了一个新 的领域 。
在这个领域里 , 他是一座 高峰 , 一个奇迹 , 一个 宝库 , 一本 内蕴丰厚 的书 , 具有很 高的 美学价值 , 值得我们去深入细致地研究 参考文献 郭光宇 : 《 唐喜成名刚名段》 【 M】 河南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2 0 0 4 【 2 】张庚 : 《 戏曲美学论》 【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 2 0 0 4年版 【 3 】陈建森 : 《 戏曲美学论》 【M]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 0 0 3年版 【 4 】钮骠 : 《 中国戏曲 史教程 》 【 M】 . 北京 : 北京 文化艺术 出版社 , 2 0 0 2年 版 [ 5 ]郑传寅 : 《 传统,lJ4 与古典戏曲》 [ M] . 湖南: 湖南人 民出版社 , 2 0 0 4年版 ( 作者单位 : 安阳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高师大 四 J I l 戤 尉 乐器有二胡 ( 正反宫两把) 、 琵琶 、 月琴 、 三弦 、 箫及 檀板 、 碟琴等 伴奏时用竹筷敲击碟琴 , 打出叮叮当当节奏 . 听起来 别有风味 2 、 同一海州牌子曲[ 满江红] 的不同形 式 在我们 所发掘和采集 的多首海州牌子 曲『 满江红 ] 当中 , 它们的词体 当然是 由于表达故事的不 同而 内容各不相 同 . 旋 律也只是在主 体框架和主干 音相同的前提 下相似 而没有完 全雷 同的 。
由此 , 我 采用了杨荫浏先 生在《 中国古代音 乐史 稿 》 的一段相关论述来 对此作 以解释 : “ 用 同一个曲牌形式来 表达不同的感情 内容 ” 国际上不讲 曲牌 , 这个 问题 , 在 国际 作 曲理论著作 中. 不容易得 到解答 因而过去我们 中间有些 人也就往往不大容易相信有这可能 : 不大容易理解这样 的作 曲方法 , 给它以足够的估价 但事实上 , 在我 国, 却的确有着 无数 曲牌 . 又有着无数曲牌 的无数变异形式 这样的变异 . 能 比之于“ 变奏 ” 吗 , 能 比之于“ 加工改编 ” 吗?好象有些相像 , 又 有些不大合式 因为它不是以保留 、 重复 、 装饰 、 发 挥原有主 题 的原有乐 曲为其主要任务 : 而是根据所须表 达的新的 内容 的需要 , 采 用一个 曲牌形 式 . 参考其 原有 乐 曲, 作 自由的处 理 它与原 有乐 曲之间的关 系. 若即若 离: 其适 于表达 内容者 保 留之 其不适宜者改变之或突破之处理非常 自由 . 改变的 幅度可大可小 总之 以很好表达其所需内容为 目的③ ” 再如 音乐 学家徐荣坤也指 出“ 民歌在传唱过程 中 . 由于经常得 到 群众的磨砺加工而不断的演变发展 . 同一首 民歌往往衍 生多 首 大同小异的变化形式 ⋯⋯这里我们 称之为 同一首 民歌 的 演变” 。
以, 由此而得 出关于『 满江红1 这个曲牌的“ 一曲多 变 ” 问题的解释 3 、 海州牌子 曲f 满江红 ] 的联套形式 海州牌予曲 f 满 江红 1 还有许多套曲形式 在海州当地流 传 的众多牌子曲之中 , 有许多以 [ 满江红 ] 为主调而组成套 曲 来演唱故事 , 有 十多种组套形式如 : ( 一) 单支 ; ( 二) 双曲 ; ( 三) 三合一 ; ( 四) 四喜 ; ( 五) 五瓣梅 ; ( 六) 六喜 ; ( 七) 翻七调 ; ( 八) 八段锦 ; ( 九) 九连环 ; ( 十) 小十段 ; ( 十 一1 十 五 凋 ; f 十二 ) 十八 调 : 在这些关于 [ 满江红] 的各种不 同的组套 中, 都存在着一 个 基本的组套规律—— 即以『 满江红 _1 . . 头 ” 作 为全 曲以抒 情 的唱腔为“ 首段 ” 出现—— 中间可 以穿插各种 牌子 曲——最 后 以[ 满江红 ] 的“ 尾” ( [ 满江红 ] 的跌板 、 落板 ) 作为结束 在 扬 州清 曲等 曲艺 中, 结尾 总是 “ 跌板 ” 、 “ 落板 ” . 甚 至把 “ 跌 板 ” 、 “ 落板 ” 视为独立的曲牌 而海州五大宫调的『 满江红 ] 不 但五板 齐全 , 夹心的穿插运用 比较灵活 . 根据演 唱故事 内容 情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连接 : 头板、 二板 、 腰板+ 夹 iL , 曲牌+ 小过板 、 大过板 头板+ 夹心 曲牌+ 二板 、 腰板 、 小过板 、 大过板 头板 、 二板+ 夹心 曲牌+ 腰板 、 小过板 、 大过板 联套所用 的调式 , 常为开头 [ 满 江红 ] 商调式 , 中间穿 插 其他如宫 、 徵 、 羽等各种不 同调式 的小 曲, 结尾 『 满 江红 1 的跌 落板仍为商调式 4、 收 集 到 [ 满 江 红 ] 曲 目与 歌 词 ( 部 分 ) 上世纪 8 0年代 ,连 云港市文化局 对海 州五大宫调的抢 救卓有成效。
首席专家朱秋华老师提供 了宝贵的资料 莱祝姻缘 ( 『 满江红 ] ) ( 头二腰板 ) 梁 山伯独 坐书斋珠 泪满腮 . 思想起 有情有 义祝 氏英 台我与她草桥关前结下一拜 . 愿许 下 同生共死永 不分开/ 我二人杭城读书正三载 行趾举动不犯疑猜 署夏 天纳凉就在 纱窗外 .白绫裤 点点滴滴 月季花 儿开/ 我二人 一同把 山来下, 吟诗作对 同散胸怀 . 她 言道僬 夫为妻 肩担 柴 , 粱 山伯 千 里 迢 迢 为 的 是 英 台 ( 小大 过 板 ) 我 只 得 苦 哀 求女 裙 钗 . 英 台佳 人 把 口开 恨 爹娘 不该 收下人 家聘礼 来 .他将奴 匹配与 西庄 马文才 / 粱 山伯 闻听此 言魂 不在 . 辞别英 台转 回家来 从此 间就把 相 思 病来害, 时刻记挂在胸 怀 , 这也是前生造 下冤孽债 , 要相逢 除 非是 投 胎 认 母 重 下 天 台 相思痛 ( f 满江红 1 ) ( 头二腰板) 相 思病但不知 害得奴 家何等 时候 为情人朝 思暮 想常记挂心 头 . 为情人 容颜憔悴 身体瘦 . 为情人 乌云不 正懒 上 妆 楼 /自从 那 长 亭 与你 分 别 后 .好 似 银 河 织 女 隔断 牵牛 . 你命奴独 坐南楼将你等 . 但 只见燕来燕去几度春秋 。
/ 自古道见景 生情人人 皆有 . 薄情人 因何一去不想回头. 莫非是 在外边结交新人忘了旧 情人呀你把奴 家那翻思情付与 东流 ( f 满江红 ¨、 大过板 ) 常言说露水夫妻不能长久 , 枉 弗奴 忧愁 . 也怪奴 前生前世 未修 到. 薄情人半路途 中将奴 家来丢 / 想 当初你与奴 家安排定 . 才与即薄情之人结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