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服务产业链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docx
12页“双高”建设背景下服务产业链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 何翠 何磊 李绍栋 【摘 要】本文分析“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专业群构成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组合、核心专业引领力没有充分发挥、没有生产企业的深度融入等问题,以广西电力職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融合电力工程对象、基于服务产业链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针对专业群建设中国际化建设、师资建设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双高”建设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 产业链 专业建设G A0450-9889(2020)27-0145-04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双高”建设计划作为一种制度性设计,赋予职业教育全新的时代内涵,为高职院校持续深化改革指明方向,引领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专业群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支撑,更是“双高”建设的核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而开发、设置与调整专业,构建适应性与超前性相统一的优势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相关的产业链。
一、专业群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申报和建设“双高”职业院校,是高职院校内涵提升和创新发展的新启程,而专业群建设又是“双高”建设的重点为此,各职业院校纷纷组建专业群,但是,为了迎合“双高”建设计划申报而组建的专业群,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专业群的构成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组合有些学校没有考虑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仅仅是把几个专业简单进行组合,专业之间虽然没有专业壁垒,但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形成,跨学科、跨大类的专业没有加入专业群,没有在同一种体系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群内各专业合作建设的意识不强、职责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从而失去了专业群的组建意义如专业群重复建设,出现某一工作任务无人负责的情况,造成实验实训室、师资等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专业群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二)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引领力没有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应由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甚至是跨二级学院的教师组成但是,有些院校的专业群没有整合教学、师资等方面的资源,没有统一的规划部署,领头的核心专业没有突出建设中的特色与优势,没有起到引领作用,仅仅是名义上的核心专业,造成整个专业群建设没有挂钩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进而影响到专业群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与执行。
三)专业群的建设没有生产企业的深度融入职业教育的立足点是校企深度融合,依托专业群建设校企共建的平台,推动专业发展但是有些院校建立专业群后,依照各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互不联系,产业链上的岗位对接不够精准,没有长远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闭门造车”,教师、学生到企业锻炼和实习资源没有共享,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提升局限于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不够清晰、教学科研水平难以提升到更高一层次,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就业路子不宽,难以为今后进入社会储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二、“双高”背景下服务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内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建设计划的基本载体和关键抓手,也是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生动力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双高”建设计划为契机,重塑学校专业布局,旨在建设一批能够助力国家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产业链、围绕产教融合主线,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群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组建1.专业群的组建原则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原则,以某个人才培养质量优、师资队伍水平高、办学基础条件好、毕业生就业能力强的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专业,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积累而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独特且优质的专业融合体。
2.基于服务电力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学校坚持“集中力量打造重点专业群,基于服务产业链建设好专业群”的专业群建设理念,选定具有鲜明自身办学特色、办学实力较强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为核心,融合电力工程对象、电力行业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并定位为学校“双高”建设计划中专业群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组建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技术等6个专业二)服务产业链的专业群发展思路及建设1.专业群的组成和建设精准定位电力产业链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的办学定位,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培养能胜任从发电、输电到供配电的电力生产链的电气相关工作岗位,满足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成立于2009年,在学校建校历史同龄的老牌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专业基础上发展建设而成它还是全国首批专业资源库建设专业,专业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是学校办学实力较强的优质专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地位引领下,专业群其余的5个骨干专业均面向电力行业“绿色、安全、高效、智慧”发展方向定位,精准对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完整电力产业链。
各专业定位各有分工,又有合作,其建设围绕电力特色做文章,覆盖整个电力产业链如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对接发电和输电环节,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对接输电和变电环节,供用电技术对接配电和用电环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对接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2.发挥核心专业引领示范作用的举措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充分发挥核心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集中力量牵头打造专业群领军人才团队、教学科研团队、校企融合共建團队等专业群建设重点团队,推动学校迈向“双高计划”院校的建设步伐第一,成立领军人才团队成立由项目负责人、高级职称、高技能等级证书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理论研究小组,紧跟专业和电力产业链的发展,制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将研究内容落实到每个组员,建立相应的流程和工作制度,组织开展研究主要职能是通过老带新、新帮新等手段,开展专业群“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三大人才梯队评选,实施“新入职教师、新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四大培养工程;专业群原领军人才团队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4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8人(占65.1%)团队建立2年以来,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加速骨干教师成长,通过大赛锤炼教师专业技能,通过企业锻炼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充实师资队伍。
通过传帮带培养,团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10人(含博士1人),17人通过自治区“双师型”教师认定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产业社会方面,组织团队人员对专业群成员重点帮扶,参与各种技能大赛,着力提升专业人员的职称、技能等级证书,获得国家或省级的各级别教育教学竞赛证书共有6名中级职称晋升为副教授,团队教师成员在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种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24项第二,成立教学科研团队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紧跟电力新技术发展的教学研究队伍,实施师资校企双聘,培养一批既掌握电力先进技术,又能在专业教学领域有较高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其目的是完成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制订出专业核心课程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标准通过研究,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深度产教融合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6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课程,最终形成6门专业核心课和关键环节的教学标准专业群秉承边建设边改革的思路,教学科研团队加大了在专业“产学研”方面的投入和创新获得了多个教育教学有关的奖项如广西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电力行业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是广西第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国家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联合主持单位;获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广西特色专业2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广西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电力行业仿真实训基地1个,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改革发展。
第三,成立校企融合共建团队成立由项目负责人(主要是来自企业入职的高级工程师及工程师)、专业群所有教师、相关企业一线员工组成的校企融合共建团队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科专业相近性原则,与企业人才结对子,共同开展专业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专业教师定时到企业锻炼,不断更新现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聘请企业的技能名师任兼职教师,打造校企双栖、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优化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专业群发展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息息相关,其建设任务就是推进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三)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实践行业发展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与企业结合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与生产结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与就业结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依托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专业群必须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和出发点1.专业群聘请大量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各类能工巧匠他们一方面承担着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与原来的职业岗位、原来的企业保持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和产业链不脱钩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按照“三层对接”的原则,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大力发展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
在学术层面邀请国内外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推广新技术新理论,采用长聘加短聘的方式,引进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和科研建设,以制度的方式规定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近三年来,专业群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柳钢集团、南宁市航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桂东电力、国泰电力等企业合作,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3项,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和锻炼等参与企业建设覆盖率达100%2.专业群建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依托学校牵头组建的“广西能源电力职业教育集团”,优化集团成员间的职教资源,开展院校、企业成员单位之间的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人才培训,先后完成1个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1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1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任务,同时建成“单元机组运行”“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员工关系管理实务”等3门精品开放课程建成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共建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型教科研项目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建设,加快了专业群教师新知识新技能迭代更新的速度,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群教师的科研水平,整体促进了专业群教学改革的水平四)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岗位建设促进学生就业由于专业群的组成和建设精准定位电力产业链,培养的学生覆盖全生产链的电气相关工作岗位。
领军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专业群教师的培养和提升;教学科研团队根据岗位分析和企业调研后,及时调整和对接职业资格和标准,制定教师科研方向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后根据职业化的能力要求,分析相关课程所需职称的能力目标,并将职业标准融入能力目标培养,构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于在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学生扩大了专业视野和培养了技术技能,学校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后备人才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的不足和应对措施(一)国际化建设方面1.国际化建设进程有待加强基于“双高”建设计划,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虽然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但是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较为薄弱,推进专业群国际化方面建设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