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秋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i****48
  • 文档编号:318528186
  • 上传时间:2022-06-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秋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2、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 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3、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4、下列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6、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A.钟繇 B.顾恺之 C.柳公权 D.王羲之7、“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文中的“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 )A.隋唐时期 B.北宋前期 C.北宋后期 D.南宋时期8、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10、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11、考古学家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很美很实用 B.我国已发现最早的体系较完整的古文字C.甲骨文是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工艺成熟12、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B.保持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13、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14、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1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16、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褫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杨坚 B.李世民 C.武则天 D.赵匡胤17、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8、开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段话描述了唐朝(  )A.安史之乱 B.衰落的原因 C.农民起义 D.衰落的影响19、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20、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整理了这些知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汉献帝”,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 B.新朝 C.西汉 D.东汉2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2、《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2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25、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A.解除天京之围 B.推翻清朝统治C.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D.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我国的首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材料三 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1)材料一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制始于哪位皇帝?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北宋平民之所以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政策性原因分析这一政策对宋代政治的积极影响。

      4)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魏晋以来,实行盯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三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弊端,隋朝时啦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唐太宗又是怎么完善这一制度的?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对选官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汉书·食货志》译文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C3、A4、D5、D6、D7、D8、B9、A10、B11、B12、B13、B14、D15、C16、D17、A18、B19、D20、D21、B22、C23、B24、B25、B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隋炀帝;进士科的设置。

      2)皇帝(统治者、唐太宗);维护统治3)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4)机会均等,公平2、(1)标准:品行(答孝廉、品德也可)2)制度:科举制;措施: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意义: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田,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变化;实行八股取士(答必须考“四书’“五经”,答卷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也可影响:脱离实际,禁锢思想;选出的人都是皇帝意旨的顺从者4)方式变化:由推举到考试选拔的转变3、(1)景象: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2)重视农业发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3)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文景之治4)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重视“以德化民”,还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化学考前老师再叮嘱.pptx 2025会考一轮复习:第19讲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课件.pptx 2025会考一轮复习:第18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pptx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认识、启示、警示类型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2025年 中考道德与法治 图表题专项训练(课件版).pptx 中考英语最实用日常用语、口语、谚语等归纳整理.docx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语法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书面表达【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选择压轴题、多图归纳分析题必刷题(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挑战满分训练.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1节 家庭电路.doc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型填空【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全册易错知识点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完形填空15篇(10空)(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全册重点单词100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时检测卷-第2节核能.doc 清单03 U3重点知识点归纳+专题过关【考点清单】(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牛津译林版).docx 全一册重点单词115题(期末题型考前过关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