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A企业文化课件.pptx
226页企业文化授课提纲 企业文化导论 企业文化的起源与理论发展 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诊断 企业文化建设 案例讨论:白沙集团的简单管理企业文化案例导入1:沃尔玛的三项基本信仰 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尊重个人 Customer Service服务顾客 Strive for Excellence追求卓越尊重个人 机会均等 公仆领导 信息分享 门户开放 基层调查 接受差异 同时参与服务顾客 保证满意 天天评价 社区服务 超出顾客期望追求卓越 诚实正直 控制开销 点子大王 讨论:沃尔玛的三条信仰是企业文化吗?是哪一层次的企业文化呢?案例导入2:白沙集团的简单管理 实现简单,是一个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这两句话的关系: 你想飞翔吗?那就让自己尽可能简单! 简单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而“自我管理”就是自我挑战简单管理的终极,是达到一种境界境界是对技巧的超越心手合一,工具和方法已经不重要,关键是内功修为 简单管理就是穿越复杂走向简单 所谓简单管理,就是说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准确找到并把握事物的规律,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简单管理的几个关键点是:立足事实,贯通表里;深入本质,把握规律;删繁就简,直截了当,提高效率;强调执行,即把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简单管理实际上是把“复杂简单化”的一种思维方式;本质上它是一种执行文化,解决的是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行不合一”、“理念在天上飘,行为在地上爬”的矛盾 企业目的很简单:创造顾客 企业追求价值链高端很简单 获取利润:让目标简单 敢于说不:让战略简单 以人为本:让组织简单 以客为尊:让流程简单 有效沟通:让协作简单 诚信是简单管理的灵魂 头脑清醒意志坚定的人才是最简单的 简单管理是表述是简单的,执行是复杂的思考:白沙集团的简单管理模式是一种文化吗?它对国有企业有什么启示?一.企业文化导论 企业文化内涵的讨论 企业文化的特性 企业文化的要素 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 企业文化的分类 企业文化的意义(作用)1.企业文化内涵的探讨A.文化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m”“colo”、“colere”“colui”等词其意思是“to till the ground,to tend and care for”,即栽培、培养、驯养、耕种、照顾等,通俗地讲,就是通过人工劳作,将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加以驯化和培养,使之成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后来,其还包括个人的技能、人格、品德和心灵的“修炼”功夫,人际间关系和友谊的培养,对诸神祗的关注、照顾、供养和膜拜,以及艺术、科学等。
这就是说,其含义就从原来的人对自然本身的照顾、驯化,逐渐引申为对人身本能状态的教化、培养和“修身”的功夫和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培养和照料活动 在汉文里,“文化”本来是“文”和“化”的复合词,“文,错画也,修饰也”(说文),“化,教行也,变也”(说文),这就是说,“文化”的本意是经过人的修饰使事物发生变化,如,一块天然的石头,未经磨制只能是一块天然的石头,一经磨制之后就成为了文物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说苑指武),这里的“文”是指文德,即现在所理解的社会伦理道德,“化”是指教化,即经教育而使人转化因此,“文化”是指文德和教化,通俗地说,就是以伦理道德教导世人,使人们成为在思想、观念、言行和举止上合乎特定礼仪规范的人晋束广微说的“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国古代所说的“文化”多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 不过,在现代汉语中,“文化”较偏重于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因而,在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中,农业耕种、种植、驯化动物、植花养草等并不像西方人那样被视为“文化”的构成 近代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使用这一概念的人是著名人类学学者的美国的泰勒,他在其名著原始文化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定义。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 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对文化作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大英百科全书(19731974)将文化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是指“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另一类是“多元的相对的”定义它包括一个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工具中的体现 中国辞海一直沿用了广义与狭义的文化定义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总之,文化的含义多种多样,但其最基本的含义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文化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人及其社会发展的作用v任何企业文化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民族文化传统是现代企业的根。
v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资源v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根,同时也是世界企业文化的根,它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 中外文化概述及其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华文化的主要特性和合理内核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文化讲谐调、讲合一,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华文化讲认同、讲守常,追求社会本位的合理状态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华文化讲凝合、讲依存,追求人伦情怀的深厚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上 墨家:尚尧舜道、强本节用、自给自足、尊卑无别,其事不可遍循 科学管理实践,工匠建筑、小孔成像 工程师、技术人员 纵横家(名家):张仪、苏秦,权变之术、善失真 战略、策划、政客,逻辑结构 企业家、企业策划 法家:韩非、李斯、商鞅,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严而少恩 管理实践,法理起源,制度流程 CEO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下 阴阳家:序四时之大顺、二十四节气、使人拘而多畏,阴阳五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占卜 中国思辩体系,自然法则,对应国外二元逻辑 道家:无为、无成势、无常形,大道无术 无为而治,关注精神境界 儒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列尊卑 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来源:黄老学术,老庄思想,隐士思想,方士学术 黄老之术:黄帝内经、易经、阴符经,兵法、谋略术,中医 老庄思想:道德经、逍遥游,道德修炼(天人合一、自然法则),养生 隐士思想:大隐、小隐、中隐 方士学术:墨家、阴阳家演变,原始自然科学(天文、历法、生理、物理、化学、医药、农学、数理)中国传统文化:易经 使人联想起京剧、诸葛亮、占卜、迷信 古人: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三易:文王周易、黄帝归藏易、神农连山易 易经三原则 变易:变是绝对的 简易:复杂的事情可以简化处理 不易:在变化中,万物是有规律的,是可知的 数、理、象:数量、原理、现象 数、理、象通,万事皆通 阴阳、五行、六爻、八卦、天干地支、节气、十二律吕,世界规律解释理论和方法的哲学体系 社会中的易经使用:名字、养生、成语中国传统文化:道教对社会影响 阴阳互变(模糊论、微积分)、生生不息 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进止(系统论、生态和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功成、名遂、身退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国寡民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术与道的统一(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 人本思想,以人为本 实用思想、自我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儒学思想 孔子、孟子、朱程学说 仁、义、礼、智、信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大学、中庸 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尊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性本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民重君轻;己之不欲,勿施以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传统文化:儒学对社会影响 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建立 仁爱、谦虚、节俭、尊卑、诚信、孝义等 教育的影响最大 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教育、学习方法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行为规范 亲民、勤政、行王道 顺服、出仕、济世 轻工商、轻法规,有严重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佛学基本 佛教产生、演变与流传 三世因果:过去、现在、未来 六道轮回: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宇宙观、世界观:三界、大千世界 欲界:寻常人所出、住 色界:有情无欲,修习静虑禅定的十八重天 无色界:无情欲,大梵天 大、中、小千世界、日月 金刚、般若、波罗蜜、菩萨、如来中国传统文化:小乘佛法基本上 五阴:色、受、想、行、识 色阴:物理和生理的地、水、火、风 受阴:生理感受,心理反应 想阴:思维意识 行阴:身心本能 识阴:心灵作用的精神本质 三毒:贪、嗔、痴,三种心理罪过 四种口舌罪过:妄语、两舌、恶语、绮语 三种身体罪过:杀、盗、淫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四谛:一切皆苦,而反取苦为乐;苦集灭道 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中国传统文化:小乘佛法下 修行:四禅八定(色、空、识、非想非非想) 方法:吐那、瑜珈、入静、诵经 最高境界:阿罗汉,常现生命终结 世间皆苦,众人无知,我修禅定,以求解脱 逃避世事,个人自由 衣、食、住、行、称谓 不二法门:自他、苦乐、解行、心法,统一、无我中国传统文化:大乘佛法 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小乘)、缘觉乘(缘聚缘散、缘生缘灭)、菩萨乘(多情的慈悲救世) 最高境界:身入世而心出世,可以自我牺牲救渡众生,是无条件、无要求的自发自觉行为,莲花本性 六度:外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内布施、无畏布施(给予安全保障),持戒(行、形、心),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国传统文化:禅宗 禅宗产生与传播:拈花微笑、教外别传,达摩、神光、弘忍、慧能 金刚经明心见性,楞伽经印心 事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事迹:非风动、幡动,仁者心动 顿悟:棒喝、竖一指、立地成佛 传道方法:不立文字,心法 影响深远,尤其是文学和精神意境中国传统文化:密宗与其他神秘学 起源传说:龙树菩萨,莲花生大师 显教与密宗 藏密、东密 密宗的三密:身、口、意 手印的代表意义:手指的交叉方式 咒语:从到 意密:意念至高无上与第六感觉 医学:脉络、中药、五行、阴阳调和 道家的养生和炼丹术 其他:少数民族宗教我国不同年代文化特征与管理观念 成长年代 30年代:科学民主、抗日、民族 40年代:土改、延安、解放战争 50年代:工业建设、资本改造、肃反 60年代:大跃进、灾害、文革、冷战对抗 70年代:串联、上山下乡、军队 80年代:改革开放、高考、承包、港台 90年代:大款、经济建设、民营企业 千年:网络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总结1:中国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特殊实践: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悖论 对企业家的影响: 权谋与道德之间的权衡 对管理机构的影响 理性规范制度化和感性平衡的选择 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集中体现在绝大多数企业中的管理冲突总结2:中国传统组织文化的精髓(1)中国古代管理之道 中国古代管理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历史上,各学派对管理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总而言之: 管理宗旨:追求实现天下大义 孔子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v 管理方式:治人治心,攻心为上 老子六问六章:“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处上不觉压,处前不为害,天下乐推而不厌 管子心术篇:“心安则国安,心治则国治,安也者心也,治也者心也 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则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取胜之本,在于五气管理之道,激气励志v 管理方法:追求精巧,讲究权术 不课不用,知人善用; 德才兼备,选贤任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刚柔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