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测试卷(含答案)(DOC 11页).doc
13页第2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B.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具有细胞核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魏尔啸提出了“细胞学说”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关于水绵、肾蕨、油松、辣椒这四种植物共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有开花现象 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 D.都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4.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A.细胞壁的作用 B.细胞膜的作用C.细胞质的作用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5.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7.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比绿豆与合欢更近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C.合欢和紫檀的共同点比绿豆和紫檀的共同点多D.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8.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 )A.番茄果肉 B.一根香蕉C.洋葱表皮 D.苹果果皮9.关于构成一株银杏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银杏树 B.细胞、器官、组织、银杏树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银杏树 D.细胞、组织、器官、银杏树10.当你吃甘蔗的时候,首先要把甘蔗茎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许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①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 ③输导组织 ④上皮组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1234A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桔树B植物营养系统生殖器官果实和种子C动物鱼类草鱼青蛙D人体消化系统胃肌肉组织12.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13.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
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组别营养液的种类营养液数量营养液温度草履虫数量甲组稻草浸出液500毫升25 ℃2只乙组牛奶营养液500毫升10 ℃2只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营养液的对照组1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C.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D.凉开水、自来水、碘液15.红微藻是一种藻类植物,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红微藻若要进一步观察红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右移动装片 ③向左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①④ D.③①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6.蜜蜂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体表有________,可以保护身体,胸部有________对分节的足,________对翅,它属于________类,也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类群17.将下列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18.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通过___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2)系统是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排列在一起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人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19.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呢?(1)苔藓植物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2)苔藓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________(填“干燥”或“潮湿”)3)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较多?________(填“背光面”或“向光面”)4)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个方向?________(填“南”或“北”);好,现在你已经会确认方向了!20.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柑橘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 700多种1)虾蟹属于________(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2)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他是依据________这一特征来分类的类别动物名称甲燕子 田鼠 草鱼 青蛙乙蜜蜂 蚯蚓 虾(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1a有种子………………………………………P1b无种子………………………………………22a有叶…………………………………………32b无叶…………………………………………Q3a有根…………………………………………R3b无根…………………………………………S这些植物中有一种是蕨类植物,它是________(填字母)。
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下列措施有利于动物保护的是(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1.洋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有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花为伞形花序,呈白色,由数百朵小花组成(如图甲)小科同学想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洋葱的花属于植物的________器官,在分类上洋葱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__2)洋葱切开时,流出的汁液来自于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3)小科同学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乙,其操作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22.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有几株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南方红豆杉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生有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得名1)红豆杉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2)从标识牌中我们发现南方红豆杉属于________科,红豆杉属。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23.星期天,小明与爸爸一起到郊区采集植物标本,但回家后发现标本的号牌从标本上掉下来了他通过仔细回忆,想起了一些线索:1号标本是在一个池塘里采集的;2号和3号是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采集的;4号和5号是在一个山谷中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采集的爸爸还告诉他:2、3、4号标本有根,2号标本是有果实的请问,你能帮助小明将标本的号牌挂上去吗?1号:________;2号:________;3号:________;4号:________;5号: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24.右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是植物细胞在制作有甲细胞的装片时,载玻片上应滴一滴__________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D]________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将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的,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_______3)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找到要观察的物像,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调节显微镜的[3]____________4)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________上。
5)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A.q B.d C.p D.b(6)如图①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将显微镜物镜由原来的10×换成了40×,那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要将视野中如图②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________移动装片7)如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A.1、3、5 B.2、4、6 C.2、3、5 D.2、4、5(8)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视野内有一物体做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9)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发现光线过强,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来减小亮度A.改用大光圈 B.改用平面镜 C.改用小光圈 D.关掉所有灯25.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订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l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