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ppt

9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4331761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8MB
  • / 9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 •一、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一、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二、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二、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 一、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一)、果树病虫害的危害 苹果腐烂病果实受害状 苹果枝干腐烂状 苹果炭疽病•苹果炭疽病果实危害状 苹果炭疽病枝干危害状 苹果轮纹病 霉心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白粉病 苹小卷叶蛾危害状 苹小 苹果褐卷叶蛾 桃小食心虫危害状(猴头果) (二二)、几种常见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几种常见果树苗木病虫害防治柿子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害:柿角斑病和柿炭疽病• 虫害:柿蒂虫和柿毛虫• 防治方法:应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一是及时摘除病叶枯枝;二是冬季使用石灰水涂白树干 •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①柿角斑病秋后清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花期过后(6~7月)每隔15d喷1次500倍多菌灵,共喷3~4次• ②柿炭疽病秋季和早春剪去病枝、病果,6~7月喷500倍多菌灵2次,8月中旬至9月下旬再喷2次• ③柿蒂虫和柿毛虫用20%灭扫利乳油3 0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乳油2 000倍液交替喷施。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树病虫害防治•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展春季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病虫害发生,改善梨果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当前,梨树主要病虫害有:梨大食心虫、蚜虫、红蜘蛛、梨木虱、椿象、潜叶壁虱、黑星病等防治时间 •早春至花芽膨大前清洁果园和刮树皮在树下铺塑料布,然后将主干和大枝上的翘皮、粗皮仔细刮下,但不可伤及新生的表皮对枝丫处的粗纵皮要细刮将刮下的树皮及幼虫、虫卵等集中深埋或烧毁打落树上枯叶和残留干果、将树下的枯枝落叶清理出果园销毁,最后全树喷3~5度石硫合剂一次开花前半月,灌水一次 •防治措施花芽膨大至开花前全树喷800倍氧化乐果与1500倍敌杀死混合药液一次,喷雾要均匀,喷至树枝如小雨淋湿 •开花前至树盘内撒施土壤菌虫丹100克,施药后浅搂一遍,使农药与土壤充分掺匀 •花期始花期,全树喷1000倍氯氰菊酯一次,预防金龟子为害梨花(无人工授粉条件的果园不能喷这次农药) •盛花期全树全花喷0.3%硼砂和0.3%尿素混合液,可有效促进花朵坐果率 •落花后落花后10天至15天后,全树喷800倍多菌灵与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混合药液二次,间隔7天主要预防黑星病,霉心及金龟子、椿象等。

      如加喷1500倍吡虫啉,可兼治潜叶壁虱、木虱和蚜虫 •如有天幕毛虫或舞毒蛾,因药液中有菊酯类药,亦有预防作用 梨黑星病梨黑星病•症状特征及原因 梨黑星病可侵染梨树所有绿色幼嫩组织:花序、叶片、叶柄、新梢、芽鳞及果实等,其中以叶片、果实为主最典型的症状是在病部产生明显的黑色霉层,故又有黑霉病之称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长出黑色霉斑,叶正面为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严重时,叶正反面都长满黑色霉层,致使叶片干枯而脱落叶柄受害产生圆形或长条状霉斑造成落叶嫩梢发病除形成条状霉斑外,后期皮层龟裂呈粗皮状的疮痂果实受害,初期为淡黄色斑点,逐渐扩大长出黑霉,以后病部凹陷木栓化,停止生长呈畸形易脱落 梨黑星病主要防治措施梨黑星病主要防治措施•⒈由于梨黑星病菌主要在病梢、冬芽和落叶上越冬,所以秋末冬初清扫落叶,拾净落果,同时结合修剪彻底剪掉病梢、芽鳞并集中烧毁等,是消灭越冬菌源的有效措施早春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中心病梢和病花序烧毁,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蔓延 •⒉该病具有再侵染频繁,受环境条件尤其是降雨影响大的特点,在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及时地、科学地进行化学防治就成了十分必要的技术措施 落花后(4月中、下旬)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20天喷一次,共4~5次。

      干旱年份只喷1~3次即可喷药时要保证质量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1:2~3:180~320)和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多菌灵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前期喷药中可混加尿素500倍液,中期混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液,不仅防病还有增加营养的作用 梨木虱梨木虱•危害特点:以成、若虫刺吸芽、叶、嫩枝梢汁液进行直接为害,分泌黏液,招致杂菌,使叶片造成间接为害、出现褐斑而造成早期落叶,同时污染果实,影响品质•特征描述:成虫分冬型和夏型,冬型体长2.8~3.2毫米,体褐至暗褐色,具黑褐色斑纹夏型成虫体略小,黄绿色,翅上无斑纹,复眼黑色,胸背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卵长圆形,一端尖 细,具一细柄若虫扁椭圆 形,浅绿色,复眼红色,翅 芽淡黄色,突出在身体两侧 梨木虱防治方法梨木虱防治方法•(1)彻底清除树的枯枝落叶杂草,刮老树皮、严冬浇冻水,消灭越冬成虫 •(2)在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洒菊酯类药剂1500~2000倍液,控制出蛰成虫基数 •(3)在梨落花95%左右,即第一代若虫较集中孵化期,也就是梨木虱防治的最关键时期。

      选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1.8%爱诺虫清(齐螨素)2000~4000倍液,3.2%阿维菌素(4号)5000-8000倍等药剂和浓度,发生严重梨园,可在上述药剂及浓度下,加入助杀或消解灵1000倍液,有机硅等助剂,以提高药效 梨大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梨大食心虫简称梨大幼,俗名吊死鬼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国内各梨果产区均有发生,其幼虫为害梨芽和果实,是梨树重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梨果产量最大的一种害虫1、危害状:梨大幼虫可为害梨芽(主要是花芽)和梨果(主要是幼果)越冬芽被害时,从芽的基部蛀入,蛀孔外有细小虫粪以丝缀连,幼虫在芽内做一白茧越冬被害芽干瘪,春季不开裂越冬后幼虫转芽为害时,先在芽鳞基部拉丝,而后从基部蛀入,虫孔外有虫粪,鳞片不易脱落当梨果萼片脱落时,越冬幼虫自幼果萼洼附近蛀入,蛀孔外堆有褐色虫粪幼虫老熟前可为害2—3个幼果在最后一个果内化蛹化蛹前幼虫吐丝将果柄基部用丝缠在枝上,被害果干枯变黑,但不脱落,故有“吊死鬼”之称后期为害果时,入果孔多在萼洼附近,周围变黑,易腐烂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27毫米,全身暗灰褐色,前翅具有紫色光泽,由前缘至后缘有两条灰白色波状条纹,条纹两侧近黑色,条纹中间近灰白色,中室上方有一黑褐色肾状纹,后翘淡灰褐色。

      卵: 椭圆形,稍扁平,长约1毫米,初产时白色,后渐变红色,近孵化时黑红色幼虫:越冬幼虫体长约3毫米,紫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7—20毫米,暗绿色头、前胸背板、胸足皆为黑色蛹: 体长约12—13毫米,黄褐色,尾端有6根带钩的刺毛,近孵化时黑色 梨大食心虫的防治方法梨大食心虫的防治方法•(1) 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剪掉越冬虫芽梨树开花后,随时摘下凋萎的花丛,并掐死其中幼虫在幼果被害初期(成虫羽化前),连续摘除虫果,集中处理2) 适时喷药:在梨大食心幼虫转芽期、转果期进行适时喷药 常用的药剂有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 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触杀效果好,而且有效期长 •(3)保护天敌 梨大食心虫的天敌很多,主要有:黄眶离缘姬蜂(Trathala flavo-orbitalis Cameron)、瘤姬蜂(Ex—eristessp.)、离缝姬蜂(Campoplex sp.)等寄生蜂对梨大食心虫的抑制作用很大,特别是控制后期的为害因此,在进行防治时,应尽可能保护这些天敌 葡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葡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葡萄黑痘病。

      主要危害葡萄绿色的幼嫩部分,嫩梢、叶柄、卷须受害时有暗色长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而干枯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间(开花前和开花后各一次)喷波尔多液,按硫酸铜1斤、生石灰0.5斤、水80-100公斤比例配成 (2)葡萄霜霉病以危害叶片为主,病部表面均匀长出灰白色与霜一样的霉层为主要特征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最适发病 防治方法:雨季防治,从7月份起喷200倍波尔多液2-3次 (3)葡萄炭疽病危害果实为主,一般在7月中旬果实含糖量上升至果实成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消灭病源;6月中旬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600-800倍退菌特液 (4)葡萄白粉病危害葡萄所有绿色部分,如果实、叶片、新梢等,发病部位表面形成灰白色粉层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保持架面通风透光;浇毁剪下的病枝和病叶;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5月中旬喷一次0.2-0.3度石硫合剂 二、园林绿化苗木的病虫害防治二、园林绿化苗木的病虫害防治 (一)、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危害(一)、园林绿化苗木病虫害危害 园林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园林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

      轻者影响生长,降低观赏性;重者枯萎死亡,造害轻者影响生长,降低观赏性;重者枯萎死亡,造成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成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 园林植物病虫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园林植物病虫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给世界各国的园林花卉业造成过巨大灾害,它给世界各国的园林花卉业造成过巨大的损失20世纪世纪20年代,由于年代,由于茎线虫茎线虫的危害,的危害,使英国当时的水仙种植业几乎毁灭使英国当时的水仙种植业几乎毁灭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在日本盛行几乎席卷全在日本盛行几乎席卷全国,每年损失松材达国,每年损失松材达200万万m3以上我国自以上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又年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又先后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等省局先后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等省局部地区发现并流行成灾部地区发现并流行成灾 1998年发生面积已达年发生面积已达7.3万万hm2,因病死亡的松树近,因病死亡的松树近1 500万株,严重威胁着世界自然遗产万株,严重威胁着世界自然遗产——著名的黄山著名的黄山风景区。

      风景区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 月季黑斑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芍药和牡月季黑斑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芍药和牡丹的红斑病、香石竹叶斑病丹的红斑病、香石竹叶斑病等发生普遍而严重被等发生普遍而严重被称为称为“植物杀手植物杀手”的菊科绞杀植物的菊科绞杀植物——薇甘菊薇甘菊,目,目前正在优美的园林城市前正在优美的园林城市——深圳市肆虐深圳市肆虐葡葡 萄萄 霜霜 霉霉 病病 •月季黑斑病月季黑斑病鱼鳔状鱼鳔状孢子孢子黑斑黑斑“绿岛绿岛”现象现象 桃桃缩缩叶叶病病 侧柏叶枯病侧柏叶枯病 在园林植物害虫中以在园林植物害虫中以蚧虫、蚜虫、蓟马、粉虱、蚧虫、蚜虫、蓟马、粉虱、叶螨叶螨为典型代表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由于虫为典型代表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由于虫体微小、繁殖力很强,扩散蔓延快,危害严重而防体微小、繁殖力很强,扩散蔓延快,危害严重而防治效果不稳定此外,钻蛀害虫在园林上也造成了治效果不稳定此外,钻蛀害虫在园林上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较大的危害 日本双齿长蠹日本双齿长蠹 危害紫荆、柿子、栾树等危害紫荆、柿子、栾树等 松突圆蚧松突圆蚧 大叶黄杨斑蛾大叶黄杨斑蛾 刺刺 蛾蛾 幼幼 虫虫 (二)常见苗木病虫害防治(二)常见苗木病虫害防治第一部分:苗木病害第一部分:苗木病害•一、常见苗木病害的主要种类一、常见苗木病害的主要种类•当前在林果花木育苗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当前在林果花木育苗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部病、立枯病、根部病、枝干端病害和叶部病害枝干端病害和叶部病害四类:四类:•1、以松、杉、柏为主的小粒种子育苗时,出土前后发生、以松、杉、柏为主的小粒种子育苗时,出土前后发生幼苗立枯病(又叫猝倒病),它也能引起多种阔叶树及花幼苗立枯病(又叫猝倒病),它也能引起多种阔叶树及花卉幼苗的病害。

      卉幼苗的病害•2、、1—2年生苗木上的根腐病、根癌病、茎腐病、根结线年生苗木上的根腐病、根癌病、茎腐病、根结线虫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等根部病虫害虫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绢病等根部病虫害•3、、1年生以上的苗木上的干腐病、枯梢病、溃疡病、腐烂年生以上的苗木上的干腐病、枯梢病、溃疡病、腐烂病、流胶病、丛枝病等枝干病害病、流胶病、丛枝病等枝干病害 •4、、1—多年生苗木上的叶斑病、叶枯病、白粉病、锈病、多年生苗木上的叶斑病、叶枯病、白粉病、锈病、霜霉病、花叶病、煤污病等叶部病害霜霉病、花叶病、煤污病等叶部病害•5、组培苗和种子繁育的幼苗上的杨苗黑斑病组培苗和种子繁育的幼苗上的杨苗黑斑病•6、部分苗木的缺铁性黄化、肥害、药害及不良环境而造、部分苗木的缺铁性黄化、肥害、药害及不良环境而造成的生理性叶斑病、叶枯病等叶部病害成的生理性叶斑病、叶枯病等叶部病害•以上这些病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及危害程度不一,以上这些病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及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近两年普遍发生的幼苗立枯病、溃疡病、叶枯病、其中以近两年普遍发生的幼苗立枯病、溃疡病、叶枯病、根癌病及生进性叶枯病等危害严重。

      根癌病及生进性叶枯病等危害严重 •二、主要病害的识别方法•幼苗立枯病•常见小粒种子播种到出苗1—2个月内发生以下4种类型,通称为立枯病:–地下种芽腐烂;–出土期顺茎腐烂;–刚出土未木质化前(扎根期)猝倒症;–出苗木质化后发病,苗木站立而不倒伏的立枯症•苗木根部病害•根部病害的识别要从田间分布和发病症状两方面判断:•1、从田间分布上看•病害的分布由点到面,由轻到重:因病害而枯死的苗木周围也能见到健康苗、轻微发病苗、中等 病苗、严重发病(或濒死苗)苗等此点区别于生理性病害) •2、从症状上要看地上表现和地下表现•(1)地上表现:生长季节发病:苗木叶缘焦枯、白枯、萎蔫、枝猝死、立枯发病后次年春,一般姓在较大苗木及幼树上,表现为发芽迟,叶小而黄,有时萎蔫•(2)地下表现:•先发生在须根上——皮层霉烂,渐渐扩展到侧根及主根上根腐、立枯、紫纹羽白纹羽等)•先发生在茎基部——主侧根上渐向小侧根腐烂,并发征白色霉层白绢根朽)•发生在茎部——外皮皱折,腐烂,叶片干枯不脱落茎腐病)•发生在侧根上——瘤状物,个小,数量少,粗造,色深根癌)•发生在小侧根及须根上——瘤状物,个小,数量多,色浅根结线虫) 苗木枝干病害•该类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大侧枝上及枝条上。

      发病后易造成枝干皮层坏死,当病斑绕枝干一周,其上部即死亡发病季节主要在3——6月份,有些种类在秋未(9——10月份)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期 •三、主要防治措施•(一)幼苗立枯病的防治•幼苗立枯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上讲,选地不当、土质差、育苗整地不精、干旱、积水、土壤板结、PH值不适、种子质量差、土壤及种子消毒措施差、;苗木生长不良等可导致该类病虫害的发生•防治幼苗立枯病重在预防,立枯病一旦发生,很难治疗,所以,预防发病是防治幼苗立枯病的主动措施• * 预防措施•1、细致整地:选好圃地,细致整地,改善土壤结构,加强育苗前后的田间管理例) •2、种子及无性繁殖性材料的消毒:种子一般用0.1—0.5%高锰酸钾消毒,无性繁殖材料用多菌灵消毒•3、土壤消毒:一般育苗地仅用硫酸亚铁作土壤消毒是不够的,必须用土壤杀菌剂消毒,可用五氯硝基苯为主的杀菌混剂[五氯硝基苯:地可松:代森锌(或福美双)=6:3:1]或土壤杀菌王、土菌消、多效灵、座地炮、绿亨一号等进行土壤处理也可用氯化苦打孔进行土壤熏蒸,每平方米打孔10—20个,每孔注药5—10毫升,注药后用土封口•4、种苗生长前期、生长期及雨季前的药剂保护:•口 种子育苗:尢其是小粒种子育苗,当出土针叶为4片左右时,应喷施保护剂。

      可用:(1)0.2%硫酸亚铁(喷后有清水冲洗);(2)600倍百菌清;(3)500倍地中松;(4)1:1;200波尔多液(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口 无性繁殖苗:定期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喷雾预防 •* 发病后的防治•用治疗性杀菌剂喷雾、灌根或泼浇可选用甲托、多菌灵、土菌消、森保一号、波尔多液等值得注意的是;(1)施药时要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其目的是要将药剂施到发病部位,方能收到好的疗效2)药剂最好要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二)苗木根本病害防治•该类病害发病部位在地下部,具有隐蔽性,且多数病程较长,发病初期不易察觉,一旦地上部分表现出明显症状(异常),其病已到了中、后期,往往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此时防治成本高,难操作,效果差同时,由于该类病害的寄主多为幼苗幼树,植株小,抗性差,发病后整体死亡率高,很多情况下导致整个育苗的失败•1、根腐病的防治•根腐病的防治应从预防和治疗两方面考虑:•根腐病的预防:主要从防止苗圃积水、及时遮荫、防止灼伤、增施有机肥等入手•根腐病的治疗:一般用杀菌剂灌根治疗,可选用五氯酸钠、五氯硝基苯、根康宝粉 •2、根癌病的防治•苗圃地中发现病苗要及时除去对初期病株,用农用链霉素、抗菌素401、硫酸铜等灌根,可治疗和控制病害的发展:用生物农药一根癌宁30倍液浸根或灌根,防效达90%以上;用K84菌液浸根、浸插穗,幼苗可获得对此菌毒性系的侵染。

      例)•3、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育苗前用氯化苦或溴甲打孔熏蒸土壤,可杀死地壤中的线虫,也可用甲醛处理地壤;对可疑的苗木,移载前用45—50℃温水浸泡20—30分钟;发现苗木感染线虫,用呋喃丹、涕灭威、辛硫磷、克线磷、除线特等沟施于土壤,有良好的防效对线虫严重的苗圃,要进行轮作 •(三)苗木枝干病害防治枝干病害主要发生在一年生以上的苗木及幼树上,尤其是新栽植的幼树发病严重该类病害的发行主要是,由于干旱缺水和冻害,或二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发病干湿失衡也易造成病重如近两年山东大面积发生的杨柳腐烂、杨柳溃疡、松类烂皮、国槐溃疡、合欢溃疡等 •* 预防措施•防止枝干病害的发生主要在预防早春移植苗期及苗木生长高峰期,一定要结合田间管理加强水肥供给,雨季做好排涝工作,秋冬及早春注意防冻(涂白)因该类病原菌具弱寄生性只要苗不衰弱,一般不会发病或发病轻•* 发病后的防治•1、生长季节发病,用治疗剂喷洒枝干,注意要湿透枝干药剂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较大苗木、幼树可用波美1度的石硫合剂、多菌灵、腐必清、菌毒清涂干•2、发病的苗木、幼树,早春萌芽前用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可200倍福美砷喷干右涂干 •(四)苗木叶部病害及防治•常见的叶部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煤污病等。

      叶部病害症状典型,易于识别和发现•1、白粉病类:•多数植物常年均可发生,该类病害的发生与植物生长情况无关,主要受环境条件(高温干旱)和病原菌的影响,如苹果、月季、冬青上,主要是5、6月份(高温干旱期)发生重防治原则是见病治疗,使用一般杀菌剂均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常用药剂有:粉锈宁、速保利、仙生、世高、乐必耕、甲托等 •2、锈病类:•各类植物锈病发生期均不相同锈病的防治与白粉病基本相同,但由于部分植物发病有二种寄生主,因此,用药材时要找准寄主,同时,也可以清除其一寄主(如海棠—桧柏锈病)•3、叶斑病类:•主要表现就是叶部局部坏死可变色该类病害病原比较复杂,有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等 •口 真菌性叶斑病:•(1)、症状特点:在坏死的部分有点状物、毛状物,•(2)、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大生M—45、波尔多液等喷雾保护叶片发病期用甲托、乙锰混剂、喷克、绿亨、多氧霉素等喷雾治疗•口 细菌性叶斑病:•(1)症状特点:病斑多呈半透明坏死,周围有晕圈或伴随坏死出现穿孔、疮痂,或出现腐烂如泥并有臭味,在潮湿情况下出现菌脓•(2)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抗菌素401、120等喷雾防治,也可用百菌清、多菌灵保护治疗。

      •4、霜霉病类:•主要发生在一些观赏花卉上如:菊花霜霉病、月季霜霉病、紫罗兰霜霉病、瓜叶菊霜霉病等在果树上为害葡萄、草莓等,该类病害为害叶片后, 正面为多角形坏死斑,其对应叶背面为灰白色的霜霉层,叶易干枯脱落这类病害的防治,一般发病后用乙磷铝、甲霜铜、甲霜灵、科博、波尔多液等药剂喷雾,治疗效果很好 •5、生理性叶斑病:•(1)、症状特点:刚出土的幼苗或苗木生长期间,出现叶尖、叶缘焦枯,叶基坏死、叶脉间失绿、青天枯坏死,田间发生多呈片状或具有普遍性,发病部位及方位有一定的规律性•(2)、防治:生理性叶斑发生,往往与施肥施药、干旱、水涝、气候骤变(突然降温或持续高温干旱)、周围环境(有化工厂及污染源)等有关,另外,也受经营措施的影响防治该病要认真分析原因,清除不利因素,对症处理,降低其受害程度如:发生药害后,用喷水、浇水、增施速效肥及赤霉素等方法来减轻春危害 •以上重点讨论了当前林果花木育苗中常见病害的防治,病害的防治关键是防,一旦发生了病害再去治,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防治非常困难,往往给生产带来一定损失,因此,在苗木生产中,预防病虫害要始终贯穿于育苗生产的全过程预防病害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做好育苗地的土壤改良 育苗地一定要精耕细作,合理使用黑矾、生石灰改良土壤。

      要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对改良土壤、保水保肥、调节土壤酸碱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有机肥料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性使用化肥过多,苗木徒长的苗圃,病害的发生就严重使用有机肥料时,一定要先腐熟好,在腐熟过程中,通过高温杀死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这样可大大降低生长期间的根部病菌及地下害虫手危害另一方面,有机肥料也可长期单一使用,如大量施用鸡肥会使土壤酸化例) •2、合理轮作 搞好轮作,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使病菌无适宜的寄生而饥饿致死轮作在考虑到病菌在土壤中有存活期,如根癌在土壤中可存活1—2年根结线虫存活2—3年轮作还要考虑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对土壤的要求等 •3、把好土壤、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的消毒关当前许多苗圃立枯病、根腐病大发生,重要的原因是土壤、种子或繁殖材料没有消毒或消毒不好所致,现在,多数苗圃育苗中用黑矾消毒,其效果较差一般讲,育苗地应用化学农药(如前提到的五氯硝基苯、地可松、土菌消等)进行土壤消毒,特别是老苗圃地更是如此据了解,目前人们比较重视对种子的消毒,而忽视对无性繁殖材料及扦插床的消毒,因而,许多苗圃扦插根腐病严重 第二部分:苗木虫害•一、常见地下害虫的发生及防治•(—)主要种类与识别•常见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金龟子类、蝼蛄、金针虫、蟋蟀等。

      •1、地老虎类:成虫为暗褐色的蛾子;幼虫为灰百色,体较大(约40—60M),肉质无毛•2、金龟子类:成虫叫铜克朗,体背面有硬壳,不同种类体色、大小差异大;幼叫蛴螬,体大、肉质柔软,呈“C”字形,乳白色,有三对胸足•3、蝼蛄:俗称土狗子,成若虫体形相同,体黄色,有发达的前足,在土中穿行挖掘隧道,危害种苗•4、金针虫类:成虫叫叩头虫,体黑色狭窄;幼虫金黄色,坚硬,细长 •(二)发生及危害特点•地下害虫栖居于土中,昼伏夜出,多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幼苗的根、茎、幼芽,常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育苗的成败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喜潮湿粘重土壤一般在低洼地、雨后及灌溉后为害最烈;蛴螬则多发生于施入未腐熟的厩肥的苗圃地中,蟋蟀多发生于地质疏松、植被稀少或撩荒的沙壤旱地、山腰以下的沙壤土苗圃地上成虫多具趋光性,成幼虫(除蛴螬处)均嗜好香甜物质 •(三)防治•1、结合施肥整地施用杀虫剂,杀死越冬虫源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3—4公公斤/亩)、二唪磷乳油(0.5公斤/亩)、甲基异柳磷乳油 (0.5公斤/亩)、呋喃丹颗粒剂(2—3公斤/亩)等•2、药剂+诱饵诱杀幼虫防治地老虎类可用90%敌百虫0.5公斤,加水2.5—5公斤,拌鲜草50公斤,于傍晚撒施于苗埂地头,诱杀幼虫。

      防治蝼蛄类,在播种前后或害虫发生期,用90%敌百虫0.5公斤,拌炒香的饵(麦麸、谷糠),于傍晚撒施于苗床上(饵料最好撒成小堆),饵料加入少量的白酒和白糖效果更佳 •3、药剂防治在幼虫为害期,苗床灌根或喷雾杀死幼虫药剂可选敌百虫、敌敌畏、氧乐果、地虎速杀等,一般下午用药效果好•4、生物防治据试验,泰山一号昆虫病原线虫、BT、白僵菌、绿僵菌等,对地下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 苗木蛀干害虫•(一)白杨透翅蛾:•1、危害特点:主要危害杨树大苗和幼树,幼虫钻蛀枝干,被害处增生膨大成瘤状害处易风折•白杨透翅蛾成虫外形似胡蜂,体青黑色:幼虫小时淡红色,老熟时乳黄色圆筒状,有腹足,一年一代,成虫6~7月份产卵于叶腋、叶柄、伤口、旧虫子孔内,4龄后蛀入木质部为害,蛀入后不再转移,9月底停止取食越冬 •2、防治措施:•(1)成虫羽化盛期,一般有6月下旬—7月下旬喷施触杀剂杀灭成虫及初孵幼虫,可选用氧乐果、敌敌畏、杀灭菊酯等•(2)发现有蛀屑或虫瘤,用毒签、磷化铝片剂、敌敌畏棉球堵孔或注射,严重时要人工剪除•(3)发生严重的苗圃地,结合防治其它害虫,于春季施用呋喃丹粒剂,通过根部吸收毒杀枝干内的幼虫•(4)面积大的苗圃和幼林,用性诱剂诱杀可明显降低虫口密度 •(二)桑天牛• 1、危害特点:主要危害杨柳、苹果大苗和幼树,幼虫蛀入枝干内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其上端有多处排粪孔,成虫6、7月份羽化。

      •2、防治措施: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向排粪孔内注射敌敌畏等药剂,也可用毒签、磷化铝片剂、敌敌畏棉球堵孔 •三、食叶害虫及防治•(一)发生与危害:当前育苗地里发生的食叶害虫主要有蛾蝶类,如杨毒蛾、舞毒蛾、杨扇舟蛾、槐尺蠖、刺蛾等;叶甲类,如杨、柳叶甲等这些害虫均以幼虫或成虫咬食叶片危害,造成叶片缺刻、网、状,严重者仅留叶柄叶脉•(二)防治:育苗地里防治食叶害虫,一般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在害虫幼虫发生期喷雾1-2次,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药剂可选用生物农药灭幼脲、除虫脲、杀铃脲、BT、齐螨素等;化学农药杀灭菊酯、敌百虫、敌敌畏、灭多威等 •四、刺吸害虫及螨类的防治•苗木常见的刺吸害虫有蚜虫、蚧壳虫、叶蝉、粉虱等,加上植物上普遍发生的红蜘蛛,被生产上称为“五小”五小”在生产上发生最普遍,由于体小、量多、繁殖快,人们不易发现,因此,在生产上造成的危害最大,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蚜虫•1、发生与危害:蚜虫在所有的植物上均发生,尤其在花卉苗木上发生普遍而严重蚜虫对林果花卉苗木的幼苗危害性最大,严重者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甚至死亡 •2、防治:目前防治蚜虫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化学农药,当前有很多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对蚜虫防效非常好,如吡虫啉(蚜虱净、一遍净)、安克力、齐螨素、啶虫啉、功夫菊酯、灭多威、赛丹等。

      防治蚜虫时一定要注意:一是要早治,不要等到幼苗嫩梢已卷叶才施药,、二是喷药要均匀,因为蚜虫体小,喷药不匀往往使部分个体接触不到药剂,三是对危害严重、虫口密度大的苗木要连续2-3次喷药,间隔2-3天,因为蚜虫繁殖快,一次用药后,虽然大多数个体已被杀死,但母体内营伪胎生的幼蚜1-2天又生了出来,人们认为这是防治效果不好,其实这些活动的蚜虫大多数是新生的,因此,要连续用药,方可收到好的效果 •(二)介壳虫类•1、发生与防治:介壳虫类分布广,种类多,澡同种类其形态、大小差异大介壳虫的发生特点是:(1)多数体背有介壳或蜡粉,药剂较难渗透;(2)体小,数量多,少则几十头,多则几百上千头,对植物的危害性大;(3)危害期长,固定刺吸植物的汁液,不仅使植物枝枯叶畸,而且易诱发病害;(4)不易被人们发现,生产上防治往往错过最佳时期 •2、防治:目前防治介壳虫的主要措施也是使用化学农药施用方法有喷雾和地下施药两种1)喷雾:当前喷雾防治介壳虫的高效农药有喹硫磷、杀扑磷、水胺硫磷、蚧死净等,生物农药有优乐得,喷雾防治介壳虫时要注意:在介壳虫若虫期施药,成虫期用药效果很差,另外,药液要喷得湿透,并加一定量的渗透剂,一般要连喷2-3次,效果较好。

      2)地下施药:单株或成畦的花卉苗木,可穴施或沟施呋喃丹、涕灭威,用药量视苗木大小一般20-50克/株,苗圃地2-4公斤/亩施药后及时浇水 •(三)叶蝉类•1、发生与危害:叶蝉又称浮尘子,是苗木相常发生的刺吸害虫,常见的有大表叶小•叶蝉等,叶蝉成、若虫喜群聚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片呈现小白斑点,严重时枯白萎蔫,叶蝉体小,善跳跃,防治效果不稳定•2、防治:于成虫、若虫危害期,喷洒杀灭菊酯、辛硫磷、敌百虫、氧乐果等同时注意清除杂草,以减少害虫转移栖息场 •(四)粉虱和木虱 •1、发生与危害:粉虱和木虱均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植物嫩梢和枝叶上,吮吸树液,尤以嫩梢和叶背居多,严重时,导致叶片褪色、凋萎、枝梢干枯,若虫常分泌白色蜡质物、蜜露等,影响植物的光合和呼吸,同时易诱发霉菌粉虱和木虱的形态区别是:粉虱体;较小(体长1毫米左右),体背白色蜡粉,翅脉较少,成、若虫活动性差;木虱体较大(体长2—5毫米),全体白色蜡丝,翅脉较多,成若虫活动性强•2、防治:抓住若虫期,选用吡虫啉、齐螨素、杀虫素、优乐得、双甲脒、水胺硫磷、敌敌畏、杀灭菊酯等喷雾防治,同时注意喷洒杂草上的害虫温室内的粉虱和木虱,可用敌敌畏熏蒸。

      •(五)螨类•1、发生现与危害:螨类俗称红蜘蛛,发生很普遍,各种林果花木受其危害,植物受害后,叶片失绿,呈现斑点、斑块,严重时整个叶子枯焦,似火烤,故红蜘蛛又有“火龙”之称红蜘蛛由于个体小,人们不易发现,数量多,繁殖快,在“五小”中对植物的危害性最大• •2、防治:一般用药剂喷雾防治,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对红蜘蛛高效的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对红蜘蛛防治效果很好生物药剂有齐螨素(阿维菌素)、卡死克等化学药剂有扫螨净、霸螨灵、螨死净、双甲脒、灭扫利、水胺硫磷、大、石硫合剂等防治红蜘蛛要早期治,一般人们发现危害症状,红蜘蛛即已发展到了相当数量,因此,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为防止苗木生长期红蜘蛛大发生,早春苗木发芽前喷洒一遍2—3度的石硫合剂,可大大降低生长期红蜘蛛的密度 •近两年杨树苗木上普遍发生一种杨树瘿螨(种名待定),杨苗受害后,首先嫩梢叶片的叶缘、叶尖变褐卷曲,表层似灰白色粉(实际上是瘿螨个体),后期叶片变黑(不卷缩)、脱落据观察,5月份即 发现危害症状,6、7月份危害最重,有的苗圃地受害率100%目前许多人误认为是病害杨树瘿螨人们肉眼和放大镜均看不到,只有在解剖镜下才看清白色个体(似胡萝卜形)。

      两对足 •防治:初步试验,受害初期,用氧乐果、水胺硫磷、双甲脒、甲胺磷等喷雾可收到较好效果,用以上杀虫剂与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扫螨净等)混用效果更好•总之,苗木害虫的发生与危害轻于苗木病害,防治害虫也比防治病害比防治害易些,防治虫害的原则一般是见虫施药,治早治小,特别是对“五小”的防治更是如此 •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在城镇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在城镇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这些植物的正常生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这些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效地发挥其园林功能及绿化效益,病虫害发育,有效地发挥其园林功能及绿化效益,病虫害防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弄防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发现、准确诊断、弄清病虫种类、进行科学防治是保证城市绿地植物、清病虫种类、进行科学防治是保证城市绿地植物、风景园林植物正常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风景园林植物正常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