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地名由来.doc
15页广东省地名由来广东省地名由来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牛汝辰)广东省(Guangdong Sheng)简称粤在我国南部北宋初建广南路,后又分为东、西两路宋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地简称广东路和广西路明初建广东布政使司,清置广东省因广东古为南越(粤)地,故简称“粤”1 广州市(Guangzhou Shi)位于东经 113.2°,北纬 23,1°,在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古属番禺县,三国时从交州析置广州1925 年设广州市一般志书多认为吴改交州为广州时,原交州治在广信(今封开县),故名,广信为“广布恩信”之意又据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岭南广字地名最初见于《山海经》,后来汉之广信,三国之广州皆据古粤黄族土音而宋,广字原义只是黄色罢了广本音工,广州等于黄州广州别称羊城,又称穗城,皆来自神话传说据《广东新语》:周夷王时,南海有 5 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闤阓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城因此得名又曰仙城、穗城,皆以此为名花都市(Huadu Shi)位于东经 113.1°,北纬 23.3°,在广东省中部,广州市北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置花山县。
据《清一统志》:“花山在花县北,重峦叠嶂,亘数百里本朝置县,因以为名1993 年改花都市从化市(Conghua Shi)位于东经 113.5°,北纬 23.5°,在广东省中部据《今县释名》:“峒獠谈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1489 年)讨平之,因置今县取服从教化之意1994 年设市增城市(Zengcheng Shi)位于东经 1138°,北纬 23.2°,在广东省中部东汉建安六年(261 年)置增城县据《元和郡县志》:“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据《太平寰宇记》:“因增江为名”1993 年设市番禺市(Panyu Shi)位于东经 113.3°,北纬 22.9°,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西北秦(公元前 214 年)置县据唐《初学记》;“番禺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番禺”为古越语地名,意为“盐村”1992 年设市2 韶关市(Shaoguan Shi)位于东经 113. 6°,北纬 24. 8°,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上游1949 年置韶关市因隋唐时称韶州,明清时设税关,故名韶关曲江县(Qujiang Xian)位于东经 113.5°,北纬 24.6°,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上游汉元鼎六年置县。
浈水至县东南,武水合流焉,二水相合,谓之相江其水抱城回曲,故名曲江翁源县(Wengyuan Xian)位于东经 114.1°,北纬 24.3°,在广东省北部,翁江上游据《今县释名》:“梁置,县东有翁山,亦曰灵池山,壁立干仞,巅有石池,池中有泉穴八,即翁溪之源相传有老人隐此,故山溪俱以翁名乐昌市(Lechang Shi)位于东经 113.3°,北纬 25.1°,在广东省北部,武江中上游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置乐昌县因县内有昌山,据《太平寰宇记》:“山有平石,广数十步,上有竹木交映,每至佳节,为土庶嬉边之所,时乎为乐石,隋因取为县名1994 年设市仁化县(Rehhua Xian)位于东经 113.7°,北纬 25.1°,在广东省北部,湘、鄂,赣交界处唐垂拱中于仁化乡之走马坪置县,因乡得名 新丰县(Xinfeng Xian)位于东经 114.1°,北纬 24.0°,在广东省中北部南齐置新丰县因县内有新丰江,故名南雄市(Nanxiong Shi)位于东经 114.3°,北纬 25.1°,在广东省北部五代置雄州,宋开宝四年置南雄州,以河北有雄州,故此称南,地当庾岭要口,为南北咽喉,控带群蛮,襟会百越,故以雄名。
1996 年设市始兴县(Shixing Xian)位于东经 114.0°,北纬 24.9°,在广东省北部,浈江中游三国吴始置始兴县因境内有始兴江,故名乳源瑶族自治县(Ruyuan Yaozu Zizhixian)位于东经 113.2°,北纬 24.7°,在广东省北部,南水中上游宋乾道三年(1167 年)设乳源县县治北有钟乳岭,山腰有岩穴,穴中有水南流,产钟乳,因以为名1963 年改今名3. 深圳市(Shenzhen Shi)位于东经 114.1°,北纬 22.5°,在广东省珠江口东岸1914 年设宝安县,因宝山得名1979 年改深圳市市因临深圳湾而得名圳,原意为田边小溪4 珠海市(Zhuhai Shi)位于东经 113.5°,北纬 22.2°,在广东省珠江口西南1953 年置珠海县因临珠江,南望南海,故名1979 年改市斗门县(Doumen Xian)位于东经 113. 2°,北纬 22. 2°,在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角1965 年析置斗门县因县治原名斗门镇,斗门镇东北枕黄杨山,西南面向新会梅阁海,地形如斗状,故名斗门5 汕头市(Shantou Shi)位于东经 116.6°,北纬 23. 3°,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下游。
原称沙汕、沙仙头清康熙八年设汕头汛,1861 年称汕头埠,1930 年因置汕头市据《说文解字》:汕,鱼游水貌后人释作:汕即樔樔即今之撩罟(一种捕鱼的工县,俗称栅薄)汕头得名于沙汕头澄海市(Chenghai Shi)位于东经 116.7°,北纬 23.4°,在广东省东部明嘉靖四十年(1563年)置澄海县据《今县释名》:“县南濒诲,亦曰鸣洋海”,故名又据《郡县释名》:“取海宁澄清之义也1994 年设市南澳县(Nanao Xian)位于东经 117.0°,北纬 23.4°,在广东省东部清雍正十年置南澳厅,驻海防同知,以深澳来属,有南澳山,在海中,县名由此1912 年设县潮阳市(Chaoyang Shi)位于东经 116.6°,北纬 23.2°,在广东省东南沿海晋置潮阳县,县北东南三面滨海据《元和郡县志》:“以在大海之北,故曰潮阳”1993 年设市6 揭阳市(Jieyang Shi)位于东经 116.3°,北纬 23.5°,在广东省东部,榕江中下游秦置揭阳县因揭岭在县西北,故名1991 年设市普宁市(Puning Shi)位于东经 116.1°,北纬 23.3°,在广东省东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分置普安县。
万历年间改安为宁1993 年设市揭西县(Jiexi Xian)位于东经 115.8°,北纬 23.4°,在广东省东部1965 年划揭阳县西部及陆丰县部分地区分置因在揭阳县西得名 惠来县(Huilai Xian)位于东经 116.2°,北纬 23.0°,在广东省东南沿海明嘉靖三年,以潮阳县之惠来都置县,因以为名揭东县(JiedongXian)位于东经 116.4°,北纬 23.5°在广东省东部1991 年从揭阳县析置揭东县因在揭阳之东而得名7 佛山市(Foshan Shi)位于东经 113.1°,北纬 23.0°,在珠江三角洲西北1949 年从南海县析置佛山市据传唐代乡人掘地得铜佛而得名南海市(Nanhai Shi)位于东经 113.1°,北纬 23.0°,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北部隋开皇年间置南海县因濒临南海而得名1992 年设市顺德市(Shunde Shi)位于东经 113.2°,北纬 22.8°,在广东省中南部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顺德县取意于“顺天之德”,即顺从天朝皇帝之威德1992 年设市三水市(Sanshui Shi)位于东经 112.8°,北纬 23.1°,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北。
明嘉靖五年(1526 年)置三水县,因洭、陶、翁三水合流,县因以名,1993 年设市高明市(Gaoming Shi)位于东经 112.8°,北纬 22.8°,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明成化十一年设高明县因高明砦而得名1994 年设市8 江门市(Jiangmen Shi)位于东经 113.0°,北纬 22.5°,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1949 年设江门市因其一侧有蓬莱山,另一侧有烟墩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通肄水,江中有石龟(即瞧石似龟)锁口,状如门槛,有如江之门户鹤山市(Heshan Shi)位于东经 112.9°,北纬 22.7°,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缘清雍正九年(1731 年)析置鹤山县因县内有山如鹤而得名1993 年设市新会市(Xinhui Shi)位于东经 113.0°,北纬 22.5°,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部,潭江下游隋开皇九年(589 年)设县因本汉四会县地,故名992 年设市开平市(Kaiping Shi)位于东经 112.6°,北纬 22.2°,在广东省西南明置开平县,因县治在开平屯而得名1993 年设市台山市(Taishan Shi)位于东经 112.7°,北纬 22.2°,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
1914 年设台山县,因境内有三台山而得名1992 年设市恩平市(Enping Shi)位于东经 112.2°,北纬 22.2°,在广东省南部,潭江上游唐至德二年(757 年)改齐安县为恩平县县南有恩平江,故名1994 年设市9 湛江市(Zhanjiang Shi)位于东经 110.3°,北纬 21. 2°,在广东省西南,临南海1945 年设湛江市因水得名湛江来源于溪名椹川廉江市(Lianjiang Shi)位于东经 110.2°,北纬 21.6°,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北部唐天宝元年(742 年)置廉江县,因县西有廉江,故名1993 年设市 雷州市(Leizhou Shi)位于东经 110.0°,北纬 20.9°,在广东省雷州半岛中部据《今县释名》:“县南、西皆濒海,本汉徐闻,隋改徐闻为隋康,析隋康地置县,因名海康1994 年改为雷州市,由雷州半岛得名吴川市(Wuchuan Shi)位于东经 110.7°,北纬 21.4°,在广东省西南,濒临南海因吴川水在东北,故名又名吴江1994 年设市遂溪县(Suixi Xian)位于东经 110.2°,北纬 21.3°,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北部唐天宝元年(742 年)置遂溪县,因溪得名。
徐闻县(Xuwen Xian)位于东经 110.1°,北纬 20.3°,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南端汉置徐闻县据《徐闻县志》:“谓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呼?此徐闻所由名也 10 茂名市(Maoming Shi)位于东经 110.8°,北纬 21.6°,在广东省西南,鉴江中游东侧据《元和郡县志》:“有茂名水”故名茂名县1959 年设市化州市(Huazhou Shi)位于东经 110.6°,北纬 21.6°,在广东省西南,鉴江中游三国为广化县地宋改化州,因龙化江为名改置化县1959 年化县和吴川县合置化州县1994 年设市信宜县(Xinyi Xian)位于东经 110.9°,北纬 22.3°,在广东省西南,西邻广西据《今县释名》:“隋为怀德县,唐析置信义县,宋讳义改宜,有招义山、信义水”1995 年设市电白县(Dianbai Xian)位于东经 110. 9°,北纬 21.5°,在广东省西南沿海宋开宝五年置电白县据《今县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而得名—说此地多雷电而得名高州市(Gaozhou Shi)位于东经 110.8°,北纬 21.9°,在广东省西南,鉴江中上游。
1959 年改茂名县为高州县据《太平寰宇记》:“高凉郡土厚而山环绕,高而稍凉,故以为名1993 年设市11 惠州市(Huizhou Shi)位于东经 114.3°,北纬 23. 0°,在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中下游宋天禧四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改祯州为惠州1953 年设惠州市惠阳市(Huiyang Shi)位于东经 114.3°,北纬 23.0°,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