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龙亭镇概况-政区大典.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0247278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龙 亭 镇一、政区概况名称来历:因秦汉时期在大龙山下的大龙河畔设亭(即驿站) ,并以此而得名“龙亭” 地理位置:龙亭镇位于汉中盆地东缘,汉江北岸,秦岭脚下,距洋县县城 9 公里,南邻汉江,与黄安镇隔河想望,西与洋州镇比邻,北与长溪相邻,东与槐树关镇接壤,108国道与西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洋华公路南北穿行镇政府驻地杜村村,镇内有蔡伦墓祠、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和镇江寺等文化旅游景点,有杜村页岩砖厂等十余家建筑材料企业和大龙养殖厂等十余家养殖企业有陕南最大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镇域内有龙亭中学,中心小学等中小学 7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蔡伦墓祠、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江庵镇域总面积 52 平方公里,辖 19个行政村,119 个村民小组,7066 户,总人口 26780 人,其中农业人口 23320 人,耕地面积 23191 亩区号0916-8442324,邮政编码 723300政区沿革:秦时属秦地,隋代时始属洋县,晋时曾设县,民国时期属汉中府洋县万槐镇,1951 年设龙亭管理区,1953年设龙亭人民公社,1984 年设建制镇为龙亭镇1996 年 4月撤区并乡将东柳乡并入龙亭镇。

      政区划分:2011 年末辖高家沟,杜村,龙亭、张王、镇江、堰坝、杨湾、三合、吴家山、岳家山、高原寺、高原坝、老君、索溪、邓家沟、张王沟、平溪、安山、柳山共 19 个行政村,119 个村民小组人口面积: 2011 年末,辖区总人口 26780 人,其中农业人口 23320 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 5.2 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0公里,总面积 52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约 48 平方公里,占92%,水域 4 平方公里,占 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5152人二、自然条件地形地貌:龙亭镇位于汉江以北,秦岭脚下,境内属平川、丘陵结合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 472 米,最高点五香山,海拔 750 米气候:境内气候属北亚热带内陆性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6℃,最高气温 37℃,最低温度-4℃,年平均光照 1750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800 毫米,降水期最多为 7、8、9 月份,年平均无霜期 230 天水文: 境内最大支流大龙河,河道长 9 公里,由长溪镇发源流入汉江河矿藏及其他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彭润土,分布丘陵区,有彭润土加工厂一个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多发生于丘陵地区,遇多雨季或突降暴雨有可能诱发。

      三、经济概况农业生产:龙亭镇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为主,2011 年种植面积 23191 亩,粮食总产量 11028 吨,油料总产量 820 吨,实现农业总产值 1.0646 亿元,201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5222 元果业生产:龙亭镇是果业生产大镇,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柑橘、梨、桃为主的果业基地建设,全镇建有优质梨、桃、核桃、柑橘等 6000 余亩是洋县东部优质水果基地蔬菜生产: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露天蔬菜,2011年全镇蔬菜总面积 17520 亩龙亭镇建有陕南最大的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基地,全镇有日光温室大棚 361 座,拱棚160 座,年生产反季节蔬菜 3000 多吨,收入 900 多万元主要生产西红柿、圣女果等,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主要运往汉中、西安、重庆等各大超市目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工业:境内有杜村页岩砖厂等十余家建筑材料企业,有大3龙养殖厂等十余家养殖企业,2011 年工业总产值 1.65 亿元商业:境内有集镇 2 个,分别为龙亭集镇、高原寺集镇,商贸发达财政金融:镇政府设财政所 1 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3 个四、社会发展文化艺术:1984 年成立龙亭镇文化站。

      2010 年 10 月立项修建综合文化站,2011 年 10 月修建 3 间 3 层框架结构 283平方米综合文化站,2010 年成立文化广电服务站,止 2011年末全镇共有文化专业户 5 户,有村图书室 12 个,藏书 6万册,有村村通广播室 19 个,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教育:止 2011 年全镇有幼儿园 16 所,在园幼儿 610 人,幼儿教师 25 人小学 6 所,在校学生 1203 人,教师 87 人初中 1 所,在校学生 622 人,教师 54 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 100%医疗卫生:2011 年末有镇中心卫生院 1 个,村卫生室 19 个,专业卫生人员 40 名,其中执业医师 40 人,执业助理医师30 人,全镇所有村民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龙亭镇 2011 年被省政府授予卫生镇,目前全镇有省级卫生村 3 个,市级卫生村 10 个,县级卫生村 4 个广播电视:2000 年由洋县邮电局建成龙亭镇有线电视网,原龙亭镇等村,共有 2500 多户群众能够收看有线电视,后并入洋县广电网络公司目前全镇有 4000 余户农户可收看数字电视。

      社会保障:2011 年全镇最低生活保障 840 户,1644 人,全镇支出低保金 158.94 万元优抚 85 人,发放优抚资金 37万元完成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 115.52 万元,参合率100%环境保护:2009 年编制完成了《龙亭镇省级生态镇规划》 ,龙亭镇坚持“生态立镇” ,紧紧围绕“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规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42009 年,被汉中市委宣传部、汉中日报、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评为“十佳最具潜力乡镇” 截止 2011 年,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 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7.65㎡,主要道路绿化及率 100%,清洁能源普及率 61%五、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境内有县道 2 条,贯长(贯溪—长溪)公路 5公里,洋华(杨湾-华阳)公路 6 公里通村水泥路 56 公里邮政电信: 龙亭镇有邮政所 1 处,电信所 1 处,服务网点19 个,拥有固定用户 3500 户,普及率 50%,移动用户 1.3 万户,互联网用户 630 户公共交通:2003 年 8 月建成龙亭镇公交车站、线路三条,分别为蔡伦墓至洋县汉运司、镇江至洋县汉运司、平溪至洋县汉运司,高原寺至洋运司班线车线路一条。

      非公经济:培育非公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止 2011 年全镇有个体工商户 5335 户,私营企业 18 户,乡企总收入 1.6亿元集镇建设:龙亭集镇建设起步于 1992 年,先后拓宽改造新建了集镇规划区街道 8 条,完善了给排水设施,特别是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四大工程的实施,使集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集镇建成区由过去的不足 1 平方公里扩增至今的 3.2 平方公里,硬化街道 3.9 万平方米,集镇规划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35 平方米,工商(企业)户净增 256 户1996 年成立龙亭镇自来水公司,在镇区建成集中式供水塔,供水人口 8000 多人;2004 年成立了龙亭镇环卫站,购卖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各一辆,有环卫工人 8 人,建垃圾填埋场一个2008 年完成了集镇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修编,确立了龙亭镇集镇“六纵五横”的总体布局投入资金 3000 多万元,完成了蔡伦路、兴龙路、玉龙路、育才路、老西街路面硬化和下水道工程,完成文化路规划设计及拆迁任务龙亭镇依托历史文化名镇和发展格局,突出蔡伦墓祠和西汉高速公路出入口两个建设重点,健全基础设施,全方位5实施综合开发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按照规划形成“六纵五横”的城镇发展骨架,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城镇。

      六纵五横街道格局是:六纵东西街道由南向北依次为文化路、汉候路、玉龙路、108 国道、育才路、北环路五横由东向西依次为小康路、蔡伦路、兴龙路、兴业路、迎春路今年龙亭镇借助省重点镇发展扶持的东风,全面辅开大规模的集镇建设硬化了蔡伦南路、玉龙路、硬化面积 6000 平方米,文化路硬化工程已启动目前现形成“四纵四横”的道路格局同时配套了 3500 米的排污管道,投资 35 万元,在四条主要街道安装路灯 90盏,投资 50 万元实施了集镇绿化工程,栽植广玉兰、香樟2000 余株,小叶女贞 10000 余株,国槐 500 余株六、名胜旅游旅游业:龙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国四大发明家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镇区的蔡伦墓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属 AAA 级旅游景区,被列为汉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纸文化博物馆紧靠蔡伦墓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镇江庵位于汉江河畔龙亭镇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现存蔡伦墓祠古建筑群、蔡伦纸博物馆常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学子来此观光旅游龙亭地杰人灵,闻名中外的蔡伦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风景区:蔡伦墓祠、纸文化博物馆、镇江寺蔡伦墓祠占地 30 多亩,祠区有拜殿、献殿、蔡侯祠、东西配殿、乐楼等清代歇山式建筑及多株古柏和汉桂;墓区有石人、石羊、石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单檐歇山顶方型祭亭高大的墓冢呈漏斗状幕后有明月池蔡伦墓祠是集墓冢古建园林文物石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纸文化博物馆位于位于蔡伦墓祠本侧,它是为纪念蔡伦造纸而建立的一个博物馆,馆内有仿蔡伦造纸的全部工艺;镇江寺位于洋县龙6亭镇镇江村,据光绪年间《洋县志》记载:“镇江寺,县东三里,江流转处,明万历间知县李文芳特建重阁,颇增名胜,明末颓坝” 又据清道光二十年《重建镇江楼落成碑记》载: 镇江庵(寺)始于宗盛于元据此记载:镇江寺的历史,至少始于宋代寺前的山嘴上,曾立有一雄伟的戏楼寺庙毁于 1967 年,1990 年后,由群众自发逐步修复2011 年农历 6 月新修庙一座,2011 年农历 9 月 9 日开光,规模宏大现镇江寺增地 20 多亩,正在扩建中镇江寺已被授为洋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著名人物蔡伦:蔡伦字敬件,湖南桂阳(今耒阳)人,东汉明帝时,曾任宫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

      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 (公元一 0 五年) ,他成功地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为原料,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朝廷批准推广从此,天下都用他的方法造纸,称为“蔡候纸” 汉安帝刘枯元初元年(公元—一四年)以蔡伦供职宫廷年久有功,授封“龙亭侯” ,封地即为现在洋县的龙亭镇杨志鹏:龙亭镇镇江村人,又名杨三桥曾从军,后下海经商曾著有《辛黄》 、 《世纪之老》 、 《迷乱的诱惑》 、 《百年惶惑》等 800 多万字文学作品,多次曾获全国及省市文学奖,还主编了《中国作家 3000 篇》 、 《中华艺术千禧展》 、陈瑞献选集《蜂鸟飞》等作品2000 年和新加坡陈瑞献创意组织开发在青岛小珠山 10 平方公里的大地艺术风景区,以现代摩崖石刻等艺术形式,展现佛教文化,人文景观等文化的独特旅游试点,引起社会关注张志学:龙亭镇张王沟村人国际书法家联合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三秦书画院理事、汉中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志学幼承家训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二十余年临池不辍,涵泳先秦、两汉之间,其书法根基雄厚,各体皆能其作品先后在各级大赛钟多次获奖被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艺术部及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分别授予“当代知名艺术家”和“世界书画艺术名人” 。

      7黄笙闻:龙亭镇杜村人1964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调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先后从事戏剧编辑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论工作兼中国戏剧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梨园研究会常务理事 《陕西戏剧曲志陕西卷》编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秘书长等职曾参与编撰《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 《中国戏曲剧中手册》等书现退休居住西安冯新柱:龙亭镇镇江人,生于 1960 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