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社会的寓言:细读《变形记》.doc
6页现代社会的寓言:细读《变形记》 【摘要】 卡夫卡是一种极为独特的作家,一种病态的天才《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现代派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重要探讨《变形记》的“异化“主题及艺术上的体现主义特性,目的是对体现主义文学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分析核心词】 卡夫卡 “异化”主题 体现主义 寓言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澳大利作家佛朗茨·卡夫卡(1883—1924)有着特殊的地位她生前虽说十分寂寞,但死后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西欧到东欧,文学评论界曾经一度浮现过所谓“卡夫卡热”她的作品始终受到推崇,被称为体现主义的杰作,时代的先知《变形记》不仅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也是体现主义文学的杰作作者以短小的篇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现代西方人的异化图作者大胆应用夸张、象征手法论述了一种寓言故事,以人化的动物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及精神面貌1.《变形记》的主题《变形记》刊登于19,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一方面引人注意的是作品的故事情节故事描写了这样一种荒诞虚幻的故事:一天上午,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从恶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忽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她挣扎着想从床上起来,但是,变形了的身体和四肢无论如何也不听使唤。
起不了床,就赶不上早班火车,就要贻误公司的生意如果被公司解雇,怎么挣钱养家呢?公司秘书主任由于她没有上班找上门来,父母瘫痪在床上,爸爸则挥起手杖便打,把格里高尔赶回到自己的房间格里高尔变形后来,生理上完全变成了甲虫,她厌恶人类的食物而喜欢吃腐烂的东西;她总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或挂在天花板上然而,在心理上,她仍然保持着人类的心理,可以感觉、观测、判断和思考由于她在形体和生理上是个地道的甲虫因此,家庭成员一方面盼望她仍能回到人间,挣钱养家,一方面又嫌弃她,厌恶她,整日将她关在房中只有妹妹格蕾特出于义务感和同情心,尽量照顾她,给她送食物,打扫房间由于在心理上仍然是本来的格里高尔,因此,她可以观测和体验到她的变形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劫难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日夜折磨着她徐徐地,变了形的格里高尔不仅不能替父母和妹妹分忧出力,并且成了家庭的累赘最后,她被觉得是“一切不幸的本源”,连始终怜悯她的妹妹都下决心“一定要把她弄走”她自惭形秽,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自此,她不再进食,被反锁在堆满家具的房中,直到有一天,作粗活的女佣发现了她干瘪的尸体格里高尔死后,全家人如释重负她的父母和妹妹解雇了房客和女佣,永远搬离了那座给她们带来不幸,心中布满了梦想和美好的打算的公寓。
格里高尔由“人”变“”虫,预示着小人物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变形”乃是身不由己,是一切晦气人物孤单和悲哀的象征格里高尔“物化”后,生理上虽然完全变成了“甲虫”(即非人),但心理上仍然保存着人的心理,能观测、判断和思考格里高尔的悲剧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异化为“非人”的普遍事实,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性的扭曲,人格的丧失和生存的痛苦故事表面看来荒诞不经,实则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重要涉及如下方面:1.1西方现代资本社会里人的异化在西方现代资本社会人被“物”(例如金钱,机械,产品,生产方式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了人的本性,变成非人《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故事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生存现状1.2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惊人变成甲虫,在这里象征着莫名其妙的巨大劫难的来临,这种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感觉体现了现代西方人的某种精神状态,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污染,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切使人们对将来的命运处在一种不可知的恐惊状态之中《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命运正反映了这种精神状态本质的东西。
1.3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故事具体的描写了家人对她从关怀到厌恶到必欲置其于死地的过程,这一过程事实上是但愿她恢复赚钱的能力到彻底绝望的过程这是一种为家庭奉献了一切,却由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被家庭抛弃的小人物的悲剧,此类悲剧在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里并不罕见人忽然变成了甲虫,这实在是荒唐,而更为荒唐的是这只地道的甲虫,却具有美好的人性,它外表丑恶,内心善良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为了荒诞而荒诞,而是有深刻的意义在里面,这就是深刻地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为适应体现“异化”主题的需要,《变形记》在艺术上也具有了某些与众不同的特点2.《变形记》的艺术特点2.1营造幻象世界,现实和虚幻结合这个特点在《变形记》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法国作家纪德就觉得卡夫卡的作品有相反相成的两个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自然主义式的再现,二是大胆地向神秘主义的转换”人在一夜间变成了甲虫,这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是不也许的,而这只甲虫还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更不可思议然而,就构成这样一种特殊材料而言,又无一不是现实的,格里高尔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她的所思所想都是现实的既然格里高尔一开始就丧失了说话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那么作者就把描写的方向进一步到人物的内心,对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体验进行了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细致描写。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极具现实感的心理描写:2.1.1主人公的劫难感格里高尔所从事的旅行推销员工作“一种累人的差使”,一大早就起床,长年累月到处奔波,饮食低劣且无定期要不是为了攒钱还清父母欠老板的债,她早就辞职不干了但是,还清欠债还得五、六年,她目前不能不低三下四、谨小慎微,惟恐老板开除因此,她虽然已经变了形,变了嗓音,却不敢正视这严酷的事实,而觉得这“纯正心理作用”,是“重感冒的征兆”,是一种“幻觉”直到秘书主任亲自出马,她才感到情势严重,一场劫难就要来临对劫难的恐惊完全控制了她的头脑,使她竟忘掉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居然察觉不到秘书主任的惊恐神情,一面追赶着秘书主任,一面在心里发出下面一段令人心寒的哀告:“好吧,我立即穿上衣服,等包好样品就动身你与否还容许我去呢?你瞧,先生,我并不是冥顽不化的人,我很乐意工作;出差是很辛苦的,但我不出差就活不下去你上哪里?先生,去办公室?是吗?我这些情形你能如实地反映上去吗?人总有临时不能胜任工作的时候,但是这时正需要想起她过去的成绩,并且还要想到后来她又恢复了工作能力的时候,她一定会干得更勤恳更用心我一心想忠诚地为老板做事,这你也是清晰何况,我还要供养我的父母和妹妹。
我目前景况十分困难,但是我会重新挣脱出来的请你千万不要火上加油在公司里请你一定帮我说几句好话”格里高尔的恐惊心理已经压倒了她的正常感觉和正常思维此时她只有一种念头,那就是要保住在公司的饭碗,要保住饭碗,就绝不能让秘书主任抱着这样的心情回去,一定要留住她,安慰她,劝告她,最后说服她,一家人的前程全系于此,她不能不死缠着秘书主任,直到爸爸把她赶进房间为止这些描写是主人公内心感情的真实写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2.1.2主人公的孤单感卡夫卡对格里高尔劫难感和孤单感的描写使用了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用写实的手法论述反映现实的事件,让非现实的人物生活在现代的环境之中现实的因素和非现实的因素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变形记》新颖怪诞的风格2.2细致的心理描写故事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她的心里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体是这样的:2.2.1开始的惊恐、忧郁她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事”,为还清父债而苦干她苏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爸爸发现她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她回卧室她恭谦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爸爸气愤。
她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爸爸2.2.2继尔为家庭经济状况焦急,自我责怪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的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她为家庭经济状况焦急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她想着,爸爸老了,妈妈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她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她“受到了自责和哀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她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她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2.2.3最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爸爸把一只苹果砸在她的背上,连始终关怀她的妹妹也多次说“我们必须设法挣脱她”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她的一家人她觉得自己必须离开这里,她的这个意见也许比她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里高尔异常冷静,她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绝食而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的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从惊恐、痛苦、绝望到最后安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她还是一种苏醒、坚强的人故事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她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此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惊焦急、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常常浮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性2.3对比手法的作用为了突出“异化”的主题,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大量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2.3.1爱与憎的对比 格里高尔变形后来,还为家庭着想、担忧,布满着对亲人的关怀、体贴之情,直至死前还“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并且乐意为自己的亲人而死这同她爸爸和妹妹对她的态度截然相反2.3.2变与不变的对比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大甲虫,但是心并没有变,仍然善良、热情、富有责任心而她的亲人们虽然未变形却变了心,变得自私、冷酷、只考虑自己的私利通过这些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也更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结识在《变形记》中这种象征手法重要体现为象征性的情节人变成甲虫就是一种典型性情节,它象征着资本主义世界中人异化为非人的普遍事实结 语《变形记》是一篇寓言式的故事,它以短小的篇幅向我们呈现了一幅西方现代人的“异化图”揭示了人类由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精神领域的空虚,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但《变形记》又不同于伊索寓言那样简朴明了地反映某种哲理,某种训诫它是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一种生活现象的结识这种结识,具有普遍性,不受民族、地区、时间的限制作者企图通过这种非理性的创作对理性世界进行挑战虫形人”体现了她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提示人们存在的意义、价值。
揭示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弊病,以便引起“疗救的注意”拯救我们的灵魂,找回在文明进程中遗落的人性,进而提出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