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8页2023–2024学年高一元月期末考试政 治 试 卷 2024. 1本试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该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由此可见A.该诗科学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的历史规律B.诗中体现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相契合C.诗中农民遭遇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地主阶级的贪婪D.辛勤劳动是农民改变自身遭遇的重要手段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据此回答第2-3 小题2.从北大红楼旧址、党的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从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到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淮海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要求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运用好、管理好,因为这些革命文物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革命传统②是记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程的生动教材③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保护革命文物的根本途径④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春节,各地游客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要想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光荣而艰苦卓绝的历史,下列路线最适合的是A.北京五四大街——重庆解放碑——深圳渔民村——北京鸟巢水立方B.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庆油田C.浙江嘉兴南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天安门D.北京故宫——辛亥革命纪念馆——井冈山——安徽凤阳小岗村4.从1951 年 12 月开始,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
1956 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整个中国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有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5.2023 年是改革开放45 周年某同学经过学习,不仅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对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作出了简短概括,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有①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农村改革率先起②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③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④治理整顿,南方谈话再出发——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 年 12 月5日,共青团中央召开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引导团员和青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
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②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③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④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要①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伟大梦想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③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④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葆旺盛生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 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十年来,我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了3000 多个项目,带动了近1万亿美元的投资。
“一带一路”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新动能 以上事实表明①“一带一路”是伟大中国梦的合理延伸②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零和博弈③“一带一路”让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连④我国秉持睦邻友好理念处理与沿线各国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据此回答第9-11题9.在追求现代化的艰苦卓绝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由此可见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不断逐梦现代化强国建设③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世界文明朝着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④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西方国家掌握理论话语权后,“现代化 = 西方化”的思潮随之滥觞于世。
但从结果上看,绝大多数迷信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国家基本上都水土不服,要么是在短暂增长后陷入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要么是始终难于逃脱“资源的诅咒”,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这启示我们①比较别人的路,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强国道路②回看走过的路,坚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同性和多样性③远眺前行的路,始终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主动④坚定自己的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科学社会主义探求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材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③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中国特色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2023 年6 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 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乡村全面建立,乡村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运动促进健康作用凸显,乡村体育产业发展更有活力,乡村体育文化更加繁荣。
这一目标的确立①体现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②为推动农民体育健身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③意味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农村率先实现④适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3 年 11 月8日,襄阳市首款城市定制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襄阳惠民保”正式上线襄阳惠民保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外的医疗自费部分,以及政策范围内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关于“惠民保”说法正确的有①能够减轻病患医疗负担,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②较好满足人民个性化需求,提升医疗综合保障水平③能发挥社会保险的互助功能,回应民生需求④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一天 10 个景点、晚上只睡3 小时、星夜奔赴火车站,下车就拼命赶路……“特种兵式旅游”是最近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以时间短、花费少、游览景点多、效率高为出行特点。
关于“特种兵式旅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得益于社会发展与交通路网保障②与追求高享受和个性化的消费观念有关③意味着旅游需求日渐多样和市场的细分④做好网络传播是抓住新型旅游业态新机遇的根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3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下对新质生产力理解正确的是①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依托科技依托创新②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培育新产业以取代传统产业③新质生产力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④新质生产力是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一直以来面临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业转型难、新动能成长不足等问题东北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据此,东北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①推动乡村振兴,把粮食安全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元稳定的对外经贸关系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地区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