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木栽培技术剖析.pptx
45页辣木栽培技术培训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辣木的经济价值 1 1 辣木生存的环境条件 2 2 辣木建园及繁殖技术 3 3 辣木的田间管理 4 4 辣木病虫害及其防治 5 5 辣木的采收技术 6 6 辣木的加工及开发利用 7 7 辣木的开发前景 8 8 章节 第一章 辣木的经济价值 辣木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 实、种子等均可利用,并且含有丰寓的营养物质 ,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上 辣木为辣木科辣木属热带落叶乔木 ,高3-10m,树龄约20 年,根有辛辣味 ,故而得名辣木辣木的原产地是印度 北部,云南的辣木由东南亚沿湄公河谷 地传入 辣木的经济价值很高,可以跟玛 卡、三七相比较但由于环境的不同, 我们这里更适合种植辣木,所以政府大 力推动辣木产业的发展,增加人民的收 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辣木应用广泛,叶片、嫩梢和幼嫩果荚可作 为新鲜蔬菜食用;种子可食用也可提炼辣木油 ;辣木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其品质与橄榄油、 山茶油相当,同时辣木油可作为润滑油、日化 用品、美容用品等化工业的原料;辣木枝叶、 树皮和辣木油提取剩余物可作饲料和有机肥; 辣木根可以煲汤;辣木叶片提取物可做植物生 长调节剂;辣木产品具有降血糖、安神、增强 免疫力等功效,在医药方面开发前景广阔;同 时辣木籽等部位具有净化水质的效果,其净水 功能与聚合氯化铝相当。
辣木的医疗功效 1、调节血压 2、降低胆固醇 3、降血糖 4、增强免疫力 5、抵抗癌症 6、抗衰老 7、抗病菌 第二章 辣木生存的环境条件 辣木喜光照,耐干旱耐贫瘠适宜生 存在海拔:300~1000米,温度:20~30℃ ,降雨:300~3000mm的地方 辣木可以再各种土壤生存,对于土壤 酸碱度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 壤最佳,园地应挖沟,避免淹水 第三章 辣木建园及繁殖技术 1、苗木繁殖 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最好采 用当年采收的完全成熟种子,种 子萌发率可达90%以上,热带地 区常年可播种,但最佳播种期为 2月底至3月初 1.1苗床准备 选择靠近种植地、静风、水 源方便的土地,除去杂草、石块 等,平整好土地苗床上方假设 40%左右的遮光网,长宽根据苗 床规模的实际地形而定 1.2播种前处理 将选好的种子倒入药水中浸 泡15~17个小时,待播 1.3催芽 用平直的木棍将沙床平整好, 手工将种子按如沙中,间距2cm, 深度1.5~2cm,然后 用农膜覆盖 当年生的种子一般5~7天出芽 1.4营养土配置 营养土要求肥沃、疏松用净 土、有机肥、钙镁磷、复合肥按 100:25:3:2的配比配制。
1.5装袋移袋 营养袋规格12cm17cm装袋 要求紧、满,将装好培养土的营养 袋排置于苗床上,袋间相互靠紧 播入沙床一周左右,幼苗开始出土 ,当叶子刚展开时,移至到排置好 的营养袋里,栽好后尽快用800倍 的绿亨2号液或其他杀菌剂浇透 1.6幼苗管理 移栽成活后,每15天浇一次800 倍绿亨2号等杀菌剂,并随时注 意观察虫害,适时喷药要经 常淋水,保持袋内土壤湿润, 但水不宜太多,以防烂根幼 苗长至5~6片叶时,可去除遮光 网,四周左右株高可达40cm以 上,即可适时植入大田,定植 过晚则幼苗主根穿袋,影响成 活率 2、种植园规划与开垦 2.1选地 辣木园应选择交通方便,灌溉水源充足,地 形开阔,冬季无霜,静风,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微酸 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土层厚度大于70cm,地下水位 低于150cm,排水良好,坡度小于25的低山丘 陵、台地或平地 2.2种植园规划 根据园地大小、地形和地貌条件,开垦前先对 整个地块做一个整体规划,合理设置生产工棚、道 路系统,建立完善排灌系统 2.3种植园开垦 (1)清理 垦前先砍伐、清树、除草、整地等工作如是农 作物地,开垦工序可简化。
(2)确定种植形式和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因栽植目的、植地的坡度而异,采梢和 采鲜果的种植密度比采叶及采种的大,坡地的种 植密度比平地大一般以采梢为目的的株行距为 0.5m1m,以采果、叶及种子为目的的株行距为 1.5m2m (3)种植面开垦 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地和地形,选 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平地、缓坡地 或梯地开垦时留足表土 (4)开挖种植沟(穴)及回穴 种植穴规格长宽深为0.5m0.5m0.6m ,种植沟宽深为0.5m0.6m,长则根据地形而 定开挖时,将穴面的表土挖起堆放在沟上 方, 再把沟内底土挖出堆放在沟下方开挖时间以冬 前10月至春季2月最好,最迟应在5月结 束回土 前先将穴内的石块、树根及杂草清除,然后将农 家肥及钙镁磷肥均匀撒在穴四周的土壤,一般每 穴农家肥5~20kg,钙镁磷肥0.5~ 1kg在定植 前10~30d回穴,将穴上方表土打碎回入穴底,再 将其他碎土和肥料拌匀填入,直到填满并超出穴 面10cm 3、定植 3.1定植时间 当苗长至苗高40cm,地径大于0.8cm时进行移栽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和回穴有灌溉条件的一般在2~4月 定植较好,无灌溉条件的最好在雨季初期或者后期定 植。
辣木根属肉质,雨季降水集中,此时不宜栽植,容 易发生根系和茎基腐烂 3.2定植方法 袋装苗栽植前应先把营养袋小心剥除,避免土 团松散和伤及根系在会穴后的定植穴中挖宽、深 20cm小坑,将土苗放入定植穴中,回穴土填实其空 隙,栽植后浇足根水 3.3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一周后,要及时查看苗木成活率,发现 死苗缺塘应尽早补苗,以使全园植株生长一致 风大的地方,定植初期用竹片等进行固定, 避免植株倒伏 平坦或低洼种植地应起垄,开挖排水沟 第四章 辣木的田间管理 1、土壤管理 (1)中耕除草 辣木是深根系作物,主根可生长到地面70cm以 下,吸收根大部分集中在30~40cm的土层中栽种辣 木后要适时进行深耕,以疏松土层,加深有效土层 ,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有利于根系的伸展 热带地区雨、旱两季分明,雨季雨水多且流失 严重,而旱季较为缺水通过深耕,既可以减缓辣 木园地表径流,且耕锄后的土体疏松,空隙大,使 得雨水容易渗入土体,减少雨水流失 通常在3~4月雨季来临前和10~11月植株过冬前 ,对辣木园种植带进行中耕并除草 (2)土壤覆盖 辣木园土覆盖一般结 合中耕除草同时进行,把 中耕铲除的杂草覆盖在距 离辣木树干15~20cm的范 围,既防止树盘周围的杂 草生长,同时树盘间覆草 还可增加雨水向土壤中的 渗透量,减少水分流失, 提高抗旱能力。
(3)种植面 针对缓坡地辣木园在生产操作,如行走、除 草、追施肥料或采收作业等引起种植带垮塌变窄 ,应注意扩带,与维修梯田同时进行保持带面 宽1~2m台地外坡不宜除草,宜割草留根护坡 2、水肥管理 (1)施肥 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如 猪牛羊肥、绿肥等;化肥如尿素、复合肥等 定植后一年的辣木经过快速生长和多次采收,要 消耗树体内大量营养物质,定期追肥尤为重要 施肥方法、用量及时间:以采梢和叶为目的的, 追施氮肥和有机肥;以采花、果子和种子为目的的, 追施钾肥和有机肥每年1~2月份,结合园地管理和 维修梯田挖施肥沟,施有机肥1~2kg/株和复合肥 200g/株以采梢、叶为目的的,应及时喷施0.5%的 磷酸二氢钾、菜用叶面肥和微肥,每月两次;在4~5 月份,施保果肥,以钾钙肥为主,每株200g;采果后 10~11月份,施养树肥、复合肥300~400g/株 (2)水分管理 降水不均匀,可采用适当形式的灌溉可以取 得良好的效果 灌溉:一般旱季需要灌溉,以滴灌方式最 好在旱季使用滴灌,对幼树可以起到抗旱保苗 的作用;对成龄树可增加辣木鲜叶及果实的产量 ,品质也有提高。
排水:辣木根系肉质,雨水浸园后如排水不 畅,根系容易感病烂根建园时应挖好排水沟, 在雨季来临时,要疏通排水沟周围的杂草、杂物 ,保证及时排水,避免暴雨浸园造成涝害 3、树体管理 (1)定型修剪 辣木在幼龄期有明显主干,主干 细长,侧枝生长较弱,树形纵向 生长一年生辣木不经过修剪, 会长至3米,若再不修剪,会比值 长高至8~10米因此必须及时修 剪,以抑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 侧枝,培养好骨干枝,形成合理 骨架 为了增加分枝,作为采梢的辣木 应将植株控制在1.5米以内一般 在主茎直径>2cm时,从离地高 50cm处截干,选3~4个健壮的新梢 作为一级分枝,抹除多余新梢 当新梢长至60cm,进行再次截干 ,再培养3~4条二级分枝 用于采叶的辣木,应在主茎直径达到2~3cm 时,在离地1m处截干截干后,从萌发的嫩梢中 选择不用的方位的健壮嫩梢3~4枝,留下培养一 级分枝当主干枝条长到1m,直径>2cm时,再 进行第二次短截,促进二次分枝;待二级分枝长 至50cm再进行断顶,促发侧枝每个一级分枝上 留3~4条二级分枝,植株高度控制在1.5~2m,即 可形成一个分布均匀、结构合理的树冠。
用于采种的辣木,应在主茎直径达到4~5cm 时,在离地1.2m处截干截干后,选4~6个健壮 的新梢做挂果枝,伺候一般不做过多修剪控制 株高在2~2.5m,既保证枝条多挂果,又确保枝条 不被折断 (2)日常树体管理 辣木生长快,树冠内的枝条生长细而密整形后 还需及时疏剪,对树冠内部枝条进行适当调整,剪去 徒长枝、老弱枝、病虫枝,以利树体更好生长 对不同生产目的的树体,采后还需注意追施肥料 ,促进树体恢复 (3)衰老植株的复壮 多年生长后,必须进行截干复壮截干后抽出新 梢粗壮,生长快,4~6个月就能培育出全新的树冠 具体做法:在离地0.6~1m的高度,用锯子将所有“鸡 爪枝”去除,修口力求光滑,略倾斜,并用油漆或凡 士林进行涂封保护剪后及时追施肥料 第五章 辣木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害 ①根腐病 症状:植株萎蔫,初期不宜发现,当植株出现 叶片无光泽、变为浅灰绿时,已进入感病后期可 在一两日内萎蔫、死亡病株根部,可见茎基及根 部腐烂,带有恶臭味 病原菌:半裸镰刀菌 发生:一年四季皆会发生,定植1~2年内的植 株受害较多,5~9月为高发期 防治:多施有机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田间 修排水沟,避免雨季积水种植面覆盖,避免高温 旱季水分过度蒸发和地温过高 ②果腐病 症状:嫩果感病后失去光泽,停止生长,整条 果萎蔫,变褐缩小,干枯;膨胀期和刚进入成熟期 的果荚,感病初期病部成水渍状,病斑呈褐色,在 连续降雨天气中,病斑迅速扩展,最后整条果腐 烂 病原菌:半裸镰刀菌 发生:主要发生在4~7月果实快速生长期和接 近成熟期,连续高温阴雨天就可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嫩果期及时防治蚜虫、夜蛾、红蜘蛛等 危害,最大限度减少病原菌入侵伤口及时剪去病 虫枝、过密枝、弱枝喷洒50%多菌灵600~800倍液 或80%绿亨2号800~1000倍液用药间隔7~10天,连 续2~3次 ③落叶病 症状:植株出现大量落叶,落叶多为黄绿色或 黄色,少数为绿色落叶上游病斑,病斑多为点状 或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感病初期,病斑呈水渍 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扩大,叶片逐渐变成黄绿 色或黄色病情严重时,植株老叶全部脱落,只剩 新抽的嫩梢 病原菌:黑星菌 发生:一般发生在连续高温降雨后 防治:进入雨季后,喷雾50%的多菌灵 800~1500倍液、80%绿亨2号1000~3000倍液或70%甲 基托布津800~2000液等低毒杀菌剂进行预防。
④嫩梢萎蔫病 症状:新抽生的嫩梢感病后,嫩叶、芽萎蔫 脱落(黑星属真菌)或不脱落(半裸镰刀菌), 而后嫩枝干枯死亡 病原菌:黑星菌、半裸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