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理学]科技透视千古.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1710828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9.1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今 日 科 苑科苑透视K EY U A NT O US H I今 日 科 苑今 日 科 苑古老的遗迹和文物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活动的生动记录, 蕴藏了大量从古至今社会发展的信息通过对遗址的探掘和出土文物的研究,考古学家结合出土地点, 周围环境来综合地说明过去, 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考古探掘一般分为主动和被动探掘两种形式 主动发掘的目的是希望澄清已拟定的重大学术问题科技人员根据研究需要, 通过实地探查, 选定某一地点, 有计划、分阶段进行非常细致的发掘 如我国2 0世纪5 0年代对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明代万历皇帝朱翊均陵墓的发掘,就属于主动发掘被动发掘是指人们事先不知晓的情况下的偶然发现或因自然原因冲刷暴露出来的古代遗存, 这时迫不得已要对这些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比如, 法国拉斯高洞穴的古代壁画是因一男孩的狗掉进地洞里而被人们发现的 再就是在国家工程建设中, 有时会遇到一些古代遗迹, 需要进行考古发掘如我国三峡工程上马后, 国家组织了考古队伍对整个库区进行了勘测和有计划的发掘 被动发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多数是对古代遗迹的原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获得了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古代遗存是如何发现的在传统的考古探测中, 遗址的发现出于几种原因:一是化石( 龙骨石) 线索。

      龙骨石是在动物死后,尸体被土地掩埋, 软组织很快腐烂, 骨骼中有机质被地下水溶解, 并随水流失的特殊环境下, 水中的钙等矿物质则沉淀下来,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 置换反应” , 骨的成份就发生根本改变,但仍然保存了骨的形态, 这就是龙骨石的形成的原因 因龙骨可入药, 许多古生物遗存和人类原始社会的遗址起源于 “ 龙骨石” 的发现 如过去北京周口店人挖掘龙骨之风, 使考古学家发现了著名的“ 北京猿人” 遗址; 龙骨上镌刻的甲骨文, 导致了河南安阳殷墟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等二是农田水利和国家基础建设导致的古代遗址的发现 除了一些古建筑、 皇帝陵墓在地表有标志之外,很多古代帝王将相和富豪的墓葬由于年代的久远而痕迹全无, 一般来说, 这些墓葬都有丰富随葬品同时, 一些古代的窖藏,往往也无人知晓它们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对了解那时的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1 9 7 4年,陕西秦始皇陵附近的农民在打水井时没有掘到水,却挖到了秦兵马俑, 从而发现了“ 世界第八大奇迹” 1 9 7 7年9月,武汉空军后勤某部的一个雷达修理厂为扩建厂房, 在湖北随州西北的擂鼓墩东团坡, 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曾侯乙墓。

      墓中出土了6 5件青铜编钟以及编磐、 建鼓、 瑟、 笙、 排箫等礼乐乐器1 9 8 7年, 陕西省扶风县对法门寺佛塔进行维修时, 却意外地发现了贮藏佛骨以及供奉佛骨、 宝器的法门寺地宫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如西汉满城汉墓、 长沙马王堆汉墓、 北京大葆台汉墓、 广州南越王墓、徐州小龟山西汉满城汉墓等, 都是在施工或开山取石的爆炸声中重见天日的, 成为我国考古史上奇迹三是根据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或从已知文物中留下的历史线索去找寻遗址 历史上盛传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中部, 有一玛雅人的古城“ 奇切恩伊特勒” , 城中有两个直径为6 0米的天然深泉,水流从4 0米处涌出, 泉水甘美清澈, 玛雅人便来到这里祭祀 “ 雨神” 祭祀时, 玛雅人把一名作为“ 雨神” 新娘的美丽少女和卫士抛入井中, 并将大量的金银财宝随之抛下,希冀“ 雨神” 能带来丰收1 0世纪初, 玛雅文明突然遭受毁灭,城市被遗弃随着玛雅人的消失, “ 圣井” 也默默地湮没在岁月的烟雨中 但关于“ 圣井” 宝藏的美好传说却激起了无数探险家寻宝的渴望美国的探险家汤普逊利用在尤卡坦半岛当领事的机会, 根据传科 技 透 视 千 古◎ 姚 昆 仑1 9K EY U A NT O US H I科苑透视今 日 科 苑今 日 科 苑今 日 科 苑说留下的线索, 搜遍了所有的神庙废墟, 终于找到了“ 圣井” 。

      他从井底淤泥中找到了十几筐祭祀用的金银器皿和宝石玉器,并发现了“ 新娘” 和“ 卫士” 的骨骼, 从而揭开了玛雅文明之谜 我国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发现也具有戏剧性据历史线索探寻古代遗存,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或人为的伪作, 使后人陷入泥潭, 往往费时费力, 甚至毫无结果如多年来人们根据历史线索寻找三国时期的曹操墓、 元代成吉思汗墓, 但一直没有答案科技方法深掘古代遗存除了传统考古探掘方法外, 一些现代科技方法也不断地应用于考古探掘中, 大大提高了探测地下或水下考古遗址的准确性,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和对文物的损害科技方法探测地下遗存, 其原理是检测遗址所在区域土壤的物理化性质的反常情况 地面探测有多种方法, 如电阻率探测器、 探地雷达、 磁场法、 地震面波等这类探测仪器有电阻率探测器、 磁力探测器、 脉冲感应仪、探地雷达、 感应极化仪等其 他 探 测 方 法 还有: 器械地震法、 声波波谱法、水下声纳法、高空热红外线照相法、 化探法、宇宙线探测法等如电阻率勘探法是通 过 测 量 地 表 土壤、岩石以及金属和木质器物的电阻率, 比如, 地下埋藏有金属器物或有空洞, 由于其与周围的土壤或岩石的电阻率相差很大, 这样, 测量不同区域的不同位置的电流, 就可以判断地下遗址的存在与否。

      在探测三峡库区存疑的古代遗迹中,我国科技人员利用电探(C T) ,发现了数十处古墓异常点,并确定了这些古墓埋葬前的古地貌和古地形, 了解到了这些古董的封土性质为探测古墓里有无文物, 近年国外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钻探机,钻透墓室的顶盖后, 然后把潜望镜伸进墓室拍摄照片, 就可避免费尽力气挖开以后一无所获的情况科技透视千古2 0世纪以来,航拍在考古中得到了应用 空中摄影不仅能提示出地面可观察到的特别是复杂地形的所有文化景观, 而且可探寻出一些被隐藏起来了的人工形成的文化景观特征, 成为发现新遗址的一种手段1 9 7 8年, 湖北曾侯乙墓发掘时, 我国利用直升机进行全景拍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 0世纪7 0年代, 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考古中 遥感考古是利用地面植被的生长和规律、土壤类型、 微地貌特征、 热异常等物理及其电磁波波谱特征, 运用摄影( 像)机、 扫描仪、 雷达等设备, 从航天飞机、 卫星、 雷达、 升空气球等不同的遥感平台上获取有关考古遗址的电磁波数据或图像等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光学或计算机图像处理,使影像的反差适合,特征明显、 色彩丰富, 再对影像的色调、 图案、 纹理及其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识别和解释。

      近1 0余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不少遥感考古中心, 并在考古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对河南安阳殷墟遥感考古中, 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将分辨率较低而光谱特征丰富的美国陆地卫星的T M( 专题制图仪) 影像与几何关系稳定的航空影像结合进行处理, 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的质量, 并发现了一些新的殷代建筑基址和墓葬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 我国科技人员在长江中下游发现了1 2 0 0 0年多个古代人类的遗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找到了消失了近两千年的古代“ 精绝国”遗址,找到了淤积了1 0 0 0多年的隋炀帝开掘的大运河、 长近1 0 0 0公里的成吉思汗的边墙等考古正步入一个新的时代考古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所获得的 信 息 大 大 地 突 破 了 以 往 的 局限,使我们能够走进丰富多彩的时空隧道,去聆听自然演化的千古足音,触摸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古代文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