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超越幸福和不幸之处.doc
27页第九章 超越幸福和不幸之处——存在和平超越好和坏的至善快乐和内在的平和之间有区别吗?是的取决于被认知为正面的情况,而内在的平和则不是我们是不是不可能只将正面的情况带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果我们的态度和思维一直都是正面的,我们就只会显化正面、积极的事情,不是吗?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正和负吗?你对此有一个总的概念吗?对于许多人来说,障碍、失败、损失、疾病或任何形式的痛苦都转变成了他们最伟大的老师它教他们放弃错误的自我意象以及表面上的以小我为主导的目标和欲望它给予他们深度、人道和同情心,它使他们更为真实无论何时,当负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时,在它下面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尽管当时你可能看不到它即使是一个得病时间很短的疾病或一次突发事件都可能会向你展示生活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才真正重要,而什么一点也不重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情境都是正的更为准确地说:它们不正也不负它们就是它们的样子而当你完全接受本然的事实——这是唯一明智的生活方法,在你的生活中就不会再有“好” 和“坏”了,只有更高的善,包括 “坏”在内的恶然而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有好和坏,喜和恶,爱和恨之分因此, 《圣经·创世纪》说当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知识善恶树的禁果后,他们就被逐出天堂了。
对我来说,这听起来就像否认事实和自欺欺人当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和我亲密的人身上时——意外、疾病、某种痛苦或死亡,我可以假装它一点也不坏,但是事实是,这是坏事,所以为什么要去否认呢?你没有在假装任何事情你只是允许事实的存在,就是这样这种“允许事 实存在” 的做法会使你超越有抗拒模式的思维,这种思维会创造正和负这两极这是宽恕的关键部分对当下的宽恕甚至比对过去的宽恕更为重要如果你宽恕每一刻,允许它的存在——你就不会去积累需要在未来宽恕的怨恨了记住,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不是幸福比如,当你深爱的人刚刚去世,或者你感到死亡正在向你靠近,你绝不会感到幸福,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你可能会悲伤和流泪,但是如果你放弃了抗拒,在你的悲伤下面你就会感觉到深深的宁静与安详以及神圣的存在这就是存在的彰显,这就是内心的平静,这种善没有对立面如果是一个我能有所作为的情况呢?我怎么能在容许事情存在的同时,又去改变它呢?做你必须做的事情,同时,接受它的存在由于思维和抗拒是同义词,接受事实会使你立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并使你重新与存在联系这样,做事的小我动机——恐惧、贪婪、控制、防卫或发展错误的自我感——都将会停止活动。
比思维更强大的智力因素现在会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不同质量的意识将会注入你的行动之中许多人在放弃抗拒和接受事实之前,似乎都得体验大量的痛苦,才会宽恕只要他们接受事实,一个最伟大的奇迹就会出现:通过那些看似邪恶的东西,存在的意识被唤醒,痛苦转变成了内心的平静世界上所有邪恶和痛苦的最终结果,就是迫使人类认识到他们超越名字和身体形式的真正本质因此,那些通过我们有限的知识面而被认知成邪恶的东西,其实是没有对立面的善的一部分然而除非你进行宽恕,它是不会降临在你身上的如果你不进行宽恕,邪恶就不会被改变,它还是邪恶 通过宽恕,既承认过去和现在的事实存在,转变邪恶的奇迹不仅仅会发生在你内在,而且还会发生在你之外强烈临在的宁静空间就会在你之内和你周围产生任何人或任何事,只要进入这种意识状态的领域,就会受它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是有形的、立即的,有时则是无形的,在后来才会出现这样,你消除了不协调,治愈了痛苦,驱散了无意识——而没有做任何事情,仅仅进入当下时刻,并保持当下时刻的临在意识生命戏剧的终结在接受事实和内心平静的状态中,即使你不再称它为“坏 ”,但是从普通意识的角度来说,所 谓的不好的事情仍然会进入你的生命中,是吗?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不好的事情是由于无意识而引起的。
它们是自我创造的有时我称它们为“戏剧性事件”当你完全处于意识状态,戏剧性事件就不会再进入你的生活现在,请让我提醒你一下,小我是如何运作的,它如何创造戏剧性事件当你没有临在并作为那个观察的意识时,小我是控制你生活的未被观察到的思维小我将它自己看成是敌意世界中的孤立碎片,它不会真正和其他寻在意识相联系,它被其他的自我包围着,而其他的自我对它可能不是具有威胁性,就是供它利用的自我的基本模式是用来反抗它内深层的恐惧和缺乏感的它们是抗拒、控制、权威、贪婪、防卫和攻击有些自我战略是非常精明的,但是它们从未真正地解决过它们的问题,这是因为自我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不管是在个人关系中还是在组织或团体中,当自我聚集在一起时,坏的事情迟早都会发生:以冲突、问题、权威、挣扎、情绪或身体暴力形式出现的一种或其他的戏剧事件这包括集体罪恶,如战争、种族屠杀和剥削——这些都由于疯狂的无意识而产生而且,许多种疾病都由小我多种疾病都由小我不断地抗拒而产生,这种抗拒限制了体内生命能量的流通当你重新与存在相接触,你就不会再被你的思维所控制,你就不会再创造这些事情你就不会再参与或创造这种戏剧事件无论何时,当两个或更多的自我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戏剧事件就会产生。
但是即使你完全过着隐居生活,你仍然会创造着你自己的戏剧事件当你对你自己感到难过时,这就是戏剧事件当你感到愧疚或焦虑时,这就是戏剧事件当你让过去或未来影响你的现在,你就在创造时间,创造心理时间——这些都是创造戏剧事件的要素无论何时,当你不尊重当下时刻时,你就在创造戏剧事件 大部分人都会有他们钟情的生命戏剧事件他们的故事就是他们的身份自我控制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全部的自我感都投诸于戏剧事件中甚至,他们对答案、解决和治疗方案的探索——通常是不成功的,也变成了戏剧事件的一部分他们抗拒和恐惧得最多的,就是他们的戏剧事件的终结只要他们被思维控制,他们抗拒的和恐惧的,就是他们从戏剧事件中清醒过来当你完全接受当下的事实,你生活中的所有戏剧事件就会终结没有人能与你争论,不管他或她是多多么地努力都没用你不会与一个有完全意识的人发生争论争论意味着你认同你的思维和观点,以及认同你对其他人观点的抗拒和反应然而,你仍然可以使你的论点清楚而坚定,但是它们背后不会有反应的力量存在,没有防卫和攻击的存在所以它不会变成戏剧事件当你变得完全有意识时,你就不会与别人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指的是与别人发生的冲突,和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冲突。
当你思维的要求与期望和当下事实之间不再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冲突就会停止生命的无常和循环所有的痛苦都是自我创造的,都是由于抗拒而产生的并且只要你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你就会仍然受限于循环的本质和无常的规则,但是你不再将它看成坏事,它就是它通过承认万物的本然,接受这些事实,你的内心就会感受一种深深的宁静,超越好与坏的喜悦这就是存在的欢乐,上帝的宁静在形式的层面,有看似分离形式的生与死,创造与毁灭,生长与衰弱这种情况到处可见:一个星球、一个身体、一棵树、一朵花的生命循环、国家的政治体制、文明的兴衰;在生活中个人不可避免的得与失当事情进展顺利时,就是成功的循环;当事情变得糟糕时,就是失败的循环,这时你必须放弃一些事情以便为新事物的产生创造空间,为事情的转机创造空间如果你抗拒这些事情,你就会拒绝与你生命之流一起向前进,你就会遭受痛苦如果认为向上的发展才是好的,向下的发展是坏的,这是不对的,只有思维才会这样做判断生长通常被看成是积极的,但是没有东西会永远生长如果任何形式的生长不断向前发展,它最终就会变成怪物或变得具有毁灭性有衰退才会有新的成长生长与衰老这两者相互依赖 对于灵性开悟来说,向下的周期的绝对关键的。
你必须遭受一定深度的痛苦或损失才会被灵性世界吸引或许你的成功对你来说变得空洞无意义,所以变成失败但是失败隐藏在每一次成功之中,而成功又隐藏在每一次失败之中这个世界的在形式的层面,每一个人迟早都会“失败” 每一个成就最终都会化为乌有所有的形式都是非永恒的你仍然可以积极地、开心地表现和创造新的形式和环境,但是你可以不认同于它们你不需要它们给你一种自我感它们不是你的生命,只是你的生活情境你的身体能量同样受限于这些周期它不可能永远处于高峰期,你的身体能量有时会高,有时会低你有非常积极和具有创造力的时候,但是你同样也会有万事不顺的时候一个周期从几小时到几年之久在这些大周期内包含有大周期和小周期许多疾病由于反抗低能量周期而产生的,然而低能量周期对于重建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只要你认同你的思维,强迫性地想要有所作为,从外在成就中汲取你的自我价值、身份认同,这些都是一些不可避免的幻象这些使你很难或不可能接受低能量周期,或允许它们的存在因此,为了消除这些幻象,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身体器官就会做出反应并产生疾病,以便让必要的重生发生宇宙的循环本质与万事万物的无常性紧密相连佛陀将此作为其教诲的主要部分所有的情况都是高度不稳定的,都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或者如佛陀所指出的,无常性是所有情况的本质,也是你生活中将会遇到的所有情况的一个特点。
它将会改变、消失或不再满足你只要你的思维将某种情况判定成“好的” ,不管它是一种关系、一份财产、一个社会角色、一个地方,或者你的身体,你的思维就会执著并认同它它会使你开心,使你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它也会变成你的自我认同它要么改变,要么终结,或者它将会向事情的对立面发展:昨天或去年被认为是好的东西,今天就突然或逐渐地变坏过去让你开心的相同情况今天可能让你不开心今天的繁华,明天却变成了消费至上幸福的婚礼和蜜月变成了不幸的离婚或不幸的共存或者一种情况消失了,它的消失让你不开心当思维依赖的和认同的某个条件或情况改变或消失时,思维就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它将会执著于消失的情况并抗拒它个改变这种感觉就像是从你身上撕裂某个肢体一样的痛苦有时,我们会听说有人由于丢失了所有的钱或丧失了名誉而自杀这是一些极端的情况还有些人在发生重大损失后便变得非常不开心或生病这些人不能将他们的生命和他们的生活情境区分开来我最近读了一篇有关一个著名女演员的文章,她八十多岁逝世由于年龄的增长,她的青春不在,所以她每天处于绝望和不快乐之中并隐居了起来她同样认同了外在的形式条件:她的外貌首先,条件给了她一个让她开心的自我感觉,然后条件消失了,她又变得不开心起来。
如果她能与无形式和无时间的内在生命有所联结,她就可以站在宁静的地方,观察并接受她的外貌的变化而且,由于通过她真本质的光亮,她的外在就会越来越透明,所以她的美貌不会消逝,而是转化成了一种心灵之美然而,没有人告诉她这是可能的这种重要的知识还没有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佛陀教导说,即使你的幸福都是一种痛苦或不满足幸福与它的对立面是不可分的这是说你的幸福和不幸是一个整体只有时间的幻象会将它们分开这不是消极的,这只是简单地承认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你的余生中,你不会去追求这种幻象但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再去欣赏、享受开心或美好的事情或情况,而是说不要通过它们去寻找一些它们不能给予的东西——身份认同、永恒和满足的感觉,这是挫折和痛苦的成因如果人们都开悟了,并不再通过事物来寻求他们的身份,整个广告业和消费社会就会瓦解你越是用这种方式去寻找幸福,它就会越多地逃避你外界的事物不会永远地满足你的需求,它们只会暂时地和表面地满足你,但是你也许要多次地体验这些失望后,才能认识到这些事实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许多人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在他们所做的、所拥有的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中没有“拯救” 。
那些 认识到这一点的人通常会感到厌世和抑郁:如果没有东西可以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去拼搏的呢?当你领会了这一点,你离绝望只有一步,离开悟也只有一步一位佛教徒告诉我:“过去 20 年来,我所学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