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66091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7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英文标题】Mental HarmonyGuiding Ideolog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作者简介】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市 100875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内容提要】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硬件与软件、中国与外国这六大关系;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关注职业倦怠等;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重视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关注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等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在重构和谐的经济社会的人文指标体系中,特别要重视人类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信任(信仰)指数、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教育发展指数等,旨在推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关 键 词】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和谐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1983年,我率先提出了“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的概念,并希望在学校中倡导“心理健康”的设想。

      随着时间的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诸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成为学校工作的共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关文件仅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但具体又用哪些思想作指导呢?之前并没有人论述过  在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对之我们眼睛一亮,党中央用近百字论述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是对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莫大的鼓舞从中我们也找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指导思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心理和谐  在学校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

      所有这一切,正是体现党中央所提出的“心理和谐”的要求所谓和谐,主要是指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如“决定”所示,是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  从心理和谐角度说,围绕这三个空间,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以下六大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以此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的准则,如“信心”“谨慎”“勤奋”“朴素”等都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的要求信心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首要因素,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促进学生自我和谐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而且也进一步养成他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  (二)处理和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涉及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又称“人己关系”,包括友朋、同伴、同事、敌我、同志、亲子、上下级、长幼等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心理学注重人际关系的研究,当前,应该把孝道和团队建设问题放在人际关系的首位。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和谐心理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学沈亦珍校长提出的后来传到了我国台湾所强调的“德、智、群、体、美”中的“群”,就是指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处理和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群己关系”,包括个人与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团、集体等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爱国主义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培养健康心理时,注重社会化的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探讨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要坚持明国情、懂国格、树国威、知国耻、扬国魂的教育内容  (四)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涉及人类对自然进行认知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心理学不仅要注重“天人合一”的课题,而且还要处理好自然面和社会面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观,促使学生形成爱护生命、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品质  (五)处理和协调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原意是指要探索硬件与软件或机器与人的关系,主要研究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

      而在社会生活中,“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主要是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落实1998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文件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他们从小立志,树立成为人才的远大理想  (六)处理和协调好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中国与外国关系的课题太大,主要涉及中国与外国的外交关系问题当然,对中国对心理学工作者来说,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即要求我国心理学不仅要有进行跨文化研究的课题,更要求我们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越是民族化的,就越显示国际化  心理健康教育则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强烈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形成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及辨别是非、理智爱国的品质  如果按照这六个关系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在学生中把提高心理素质看作是心理和谐的表现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工作一部分的道理所在  二、心理和谐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什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样的要求,这在国际心理学界是有争议的决定”不仅对心理健康作了分析,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心理健康的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也表示它的相反方向——心理问题[2]  我国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进展与问题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中小学陆陆续续开展了颇有声色的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绩是十分显著的:  1.积极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    图1 对我国高校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  (沈德立、林崇德、王登峰,2004年)  2.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国性和地方的),例如,建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有工作网络、教育网络、服务支持网络等  4.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5.积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有些省市人事部门解决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和职称等问题  6.积极贯彻中央有关文件中关于心理健康指导精神,认真实施教育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当然,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够,队伍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资源整合尚需深入,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等。

      因此,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制建设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大事  (三)心理和谐提出更高要求的表现  1.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坚持正面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长期以来,病理学与缺陷观占据心理学的主要地位,而忽视了对人类积极特征的研究,如乐观、希望、知识、智力和创造力等这必然地会产生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它产生于世纪之交,创始人是Martin E. P. Seligman,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3]  心理和谐从内涵上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从外延上说,它几乎包含了积极心理学的所有内容把心理和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目的就是要坚持正面教育  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经验,一个如“决定”所要求的完善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网络应该包括:工作网络、教育网络、服务支持网络工作网络分为三级:第一级工作网络是心理指导委员会及其下设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针和政策第二级工作网络由心理人员在接受了专门培训后与咨询者的直接接触,了解其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预防和预警。

      第三级工作网络由专门的心理咨询组织以及其他各级各类组织构成教育网络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也分为三级:第一级教育对象是正常、健康的个体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第二级教育对象是轻度心理障碍的个体,如问题行为、职业倦怠、不良习惯,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适应问题、婚姻感情问题、抑郁、生活中的各种危机等第三级教育主要对象是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第三级对象主要由社会心理健康治疗组织或医院来承担服务支持网络包括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网站,建立心理健康论坛,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大联盟和心理健康总论坛总之,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结构,从整体上维护和预防人们的心理健康  3.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  我并不反对制定国家精神卫生法,但我希望涉及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归教育部来规范和管理精神卫生法的制定主要是针对我国一千多万精神病患者的法律学校里面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育模式,医院中进行的则是一种医疗模式当然,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4.关注职业倦怠  所谓“职业倦怠”主要是指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所产生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症状。

      例如,警察、医生和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界,我们特别要关心中小学教师,我国中小学教师中,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倦怠症状有些研究曾提出16%的比例数,对这个数据如何评价我们可以讨论,按这个比例推算,全国就有一百多万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痛苦之中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应从人文关怀角度关怀中小学教师[4-5]  三、心理和谐要求我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之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指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做好以下人群的人文关怀工作:  (一)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应当坚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主流的观点即使学生们要求来咨询,和接受教育,说明要求心理健康是学生另一个主流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当代学生是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