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达市吉星岗镇金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687791
  • 上传时间:2017-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达市吉星岗金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010—2015)组编单位:安达市建设局编制单位: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年 1 月安达市吉星岗镇金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2010—2015)组编单位:安达市建设局编制单位: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年 1 月目 录一、现状概况(一)概况(二)优势条件分析(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二、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和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二)规划依据(三)规划原则三、规划期限和范围(一)规划期限(二)规划范围四、村屯发展战略(一)发展目标(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五、建设规划(一)村屯发展规模(二)村屯建设用地布局(三)公用工程设施规划六、环境保护规划(一)规划原则(二)环境保护目标(三)规划指标(四)环境保护对策七、近期建设规划(一)规划原则(二)近期建设重点安达市吉星岗镇金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一、 现状概况(一)概况金星村位于吉岗镇政府东部,距离镇政府 8 公里,东邻青岗,西邻吉星村,北邻东星村,南邻兰西县该村位于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 年)为 3.2 摄氏度全村耕地面积 21771 亩、林地 1590 亩共 635 户,总人口 2140 人,规划范围内已建砖房 209 户,全村主干道 16.1 公里,已硬化 10 公里,屯中路全长 8.8 公里,已硬化 5 公里。

      1、产业现状:以农业为主多种产业相结合,农业以玉米、瓜菜、为主,人均收入 10050 元,此外还有奶牛、黄牛、猪、羊等养殖业2、居住现状:居住用地分布较均匀,少数住宅分布在用地边缘居住用地指标偏大,布局混乱,住宅以一层为主,砖瓦化率低,房屋质量差,砖混平房 209 栋和土房 426 栋,建筑缺少特色,庭院空间不完整,整体人居环境质量较低3、公共建筑现状:公建设施相对不完善,缺少规划的整体布局,也存在用际规模小,项目不全等弊端4、绿地现状:现状无公共绿地,绿地严重缺乏5、市政设施现状:(1)电力:规划区域内现有电力线 10 条,均为架空线现有 10 台杆上式变压器,容量均为 50KVA2)给排水:给水为地下水资源,村民用水均为自备水井,现有排水明渠约 3200 米3) 、通讯,现有一套市话系统,中继线引自安达市网通分公司,规划区域内均匀通讯架空线电视电缆与电缆同杆架设有线 户,入户率 30%二)经济发展优势条件分析1、交通优势:该村位于吉星岗镇与青岗县之间,对外交通便力,出行方便,对其过路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2、经济优势:农、牧业较发达种植业主要以玉米,瓜菜为主,养殖业以奶牛、牲猪为主。

      3、基础设施优势:规划区基础设施较完善,为下步的产业升级,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奠定了一定基础三)现状主要问题1、没有规划作指导的现状建设布局较混乱,砖瓦化率低2、乡镇企业,工业属低层次发展模式,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先进的经营发展理念3、绿地未成系统,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一般4、公建设施缺乏,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缺少,雨排设施简陋5、内部交通系统不完善,路面质量较低,多为土路二、规划指导思想、依据和规划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1、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发展思想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措施;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村企互动的操作模式;最终达到城乡发展共生、共荣的目的2、农民自主、自助的思想对农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措施,贯彻农民决策自主,农民发展自助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权利,同时克服其自身惰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形成真正的新农村建设3、乡村发展适当集中的思想利用一切有利的村落发展动力,适时诱导村落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适当集中,以利于服务设施配套、节约土地资源方便农民生活等4、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思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农村不仅是农民的栖身之地,也是区域城市发展的生态承载。

      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育生态是农村发展所肩负的一个重要职责;5、继承地区文化的思想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物质建设和经济建设,它还是一场精神文化建设,这种建设在塑造崭新的精神面貌的同时也必须将乡村的地域文化传承下去二)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 年)2、 《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10)3、 《安达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年)4、 《安达市镇域体系总体规划》 (1998—2020 年)5、 《城市规划法规》(三)规划原则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2、重视规划的实施过程由近及远,近远结合,提高村镇结构成适应性3、适应土地市场的发展,合理用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4、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三、规划期限和范围(一)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 2010 年-2015 年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吉星岗镇明星村行政区域四、村屯发展战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创造更大的业绩,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发展特色项目,挖掘引进有用人才,促进村经济在再上新台阶;围绕招商引资,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本村经济实力和地理环境等优势。

      住宅村对集中、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农业集约化、工业外向化、农村城市化、生活现代化、社会交明化的基本现代化目标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合理预测农村规模环境容量,确定村镇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用地,并为村镇在发展提供余地2、调整农村用地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健全农村内外交通体系,合理分布农村产业结构的人口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和村民生活质量,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新村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充实、完善公共设施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空间,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实现农村经济运行高效化,环境质量高水平,社会风气高尚化,居住水平高标准化的农民居住新村五、建设规划(一) 、村屯发展规划1、人口规模2010 年全村总人口为 2140 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 3%,按照此预测,随着新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引进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和外地青壮年劳动力2、用地规模2010 年现状建设用地 135 公顷,规划远期 2015 年建设用地 203 公顷。

      二) 、村屯建设用地布局根据安达市总体规划和明星村的地形、地貌等特点确定用地布局,保留村原有的居住结构布局形式,一条主干路从西至东穿过,村委会、幼儿园、综合商店饮食店沿主要街道布置并且在文化站附近规划一块小广场,面积 1000 平方米,并相应设有提高居民体质的多种健身娱乐器械1、居住建筑用地布局规划根据村内现有建筑实际情况,住宅均沿方格网道路系统规则布置住宅用地整治因地制宜,拆除危房和简易厕所及一些影响村容村貌的农村附属用房对于环境较差、质量一般的建筑予以整治,对质量较好的砖瓦建筑予以保留,质量较差的建筑予以改建,远期遵循住户意愿在规划指导下进行更新村庄建筑风格应整体协调统一,考虑到北方农村住宅冬季取暖问题,平面布局应当简洁,立面造型多样化,以坡屋顶为主,采用地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塑造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建筑结合村现状情况,以“投资少,见效快?的整治手段,从点到面,抓好重点地块的改造,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立足现状,降低实施启动的难度,调动村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2、公共建筑用地布局村屯内现有公共设施较少,规划结合现状沿村中心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村民购买物品的主要场所,对建筑立面、建筑形式、建筑细部做重点处理。

      在村西侧居民区里布置两处小型广场,以供周围村民休息息娱乐之用,占地面积 0.2 公顷村委会北侧文化站东侧也设有一小型广场这几处作为重点区域进行亮化、美化对建筑立面、建筑形式、建筑细部做重点处理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增设健康向上、多样有趣的文娱项目,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在村中心处规划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 0.1 公顷3、道路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建设高效的对外的交通体系,同时建设与对外交通体系相匹配的综合内部交通系统,形成主干路——支路有序连接的网状道路系统实现交通方式、交通结构现代化,提高各种出行的可达性、便捷性、舒适性村内道路网以方格网与环状路网相结合形成综合交通体系道路等级划分为主干路和支路两个等级,主干路断面形式为一块板,红线宽10 米,车行 6 米,支路道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车行道 3.5 米主干路两侧布置庭院灯,排水沟盖板处理垃圾处理桶沿支路放置村内道路设置路标路牌4、绿化规划绿化规划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构想,点——庭院绿地;线——道路绿化;面——广场绿地,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住宅之间用绿篱分割,以低矮灌木与花适当结合为宜2) 、道路绿化以高大乔、灌木为主3) 、在保留原有树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居住区空地进行绿化,及居住庭院内进行合理绿化,并尽量采取栏杆取代现有砖围墙,使内外空间相渗透,绿化相互映衬。

      5、在规划地段西北角规划一处打谷场,用于村民堆放和晾晒农作物,用地面积 0.24 公顷三)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1、给排水规划(1) 、规划依据《城市场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282——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 B 50318-200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2) 、规划区域水量预测;选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 150L/人·d,规划区总人口 2140 人,则规划总用水量为 32 万 L/ d;污水量按规划总用水量的 80%计算,则规划污水量为 25 万 L/ d3) 、管网规划1) 、给水:沿村规划道路敷设给水管线,形成供水环路,提高供水安全性2)、排水:村内道路两侧敷设排水明渠,由于村内地势西高东低,将污水汇集到主要道路旁的明渠内,最终向东排出村外2、电力规划(1) 、规划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10)规划区域负荷预测(2) 、按负荷密度法计算:居住建筑面积用电:20W/m 2公共建筑面积用电:30W/m 2工业建筑面积用电:20W/m 2总功率为 1217.07KW,取需要系数 0.7,同时系数 0.5,计算负荷为 425.97KW。

      3) 、管网规划将原有 7 台杆上式变压器,增容为 50KVA,电源引自原有架空线低压采用放射状电系统设置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敷设方式 10KW及低压线路近期采用架空线,远期采用电缆线路3、通讯(1)规划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10)(2) 、总体构想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通讯网规划区域负荷预测:本规划区域共需 635 门3) 、线路规划新设通讯架空线通讯电缆及有线电视电缆同杆架设远期改为通讯管道敷设4、燃气规划(1) 、规划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规划》(2) 、规划供气方式1) 、近期规划2010 年-2013 年,要达到家家都设有小型的沼气池,全村统一供气沼气输配管网采用环状管网2) 、远期规划2014 年——2015 年,集中建立一个大型沼气池,全村统一供气,沼气输配管网采用环状管网3) 、气源沼气有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