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规发行政策解读专家课件.pptx
45页新股发行体制新规解读目录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回顾新股发行体制新规新股发行体制新规解读解读新规影响分析新规影响分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时间事件描述1992年5月国家体改委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首次明确定向募集公司可以向职工以配售(即私募)方式发行股权证,社会募集公司可以发行股票,但对发行方式未作明确规定1993年4月股票条例颁布,提出在超额认购情况下,采用按比例配售、按比例累退配售或抽签方式进行发售1993年8月中国证监会首次提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定了无限量发售申请表和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两种主要发行方式1995年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中推荐了上网定价方式,并进行上网竞价试点1996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股票发行与认购方式的暂行规定规定了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和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三种发行方式1998年又停止了全额预缴款和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两种发行方式,实际上A股只能以上网定价方式发行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指出,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公司,仍按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或与储蓄存款挂钩的方式发行股票;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上的公司,可采用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行股票。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2000年初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二级市场新股配售的发行方式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基本采取上网定价发行的方式2001年3月17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废止额度条件下的审批制,执行股票发行核准制2001年9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超额配售选择权试点意见,以规范证券公司在拟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向全体社会公众发售股票中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行为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全面推行按市值配售新股,替代按资金申购配售新股2004年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新股IPO询价制正式出台2006年5月2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资金申购上网定价公开发行股票的实施办法,即日起正式实施,原关于股票发行与认购方式的暂行规定不再执行2009年6月11日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并从即日起执行完善询价和申购报价约束机制;网上网下不能同时申购;网上单个账户设上限2010年8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启动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根据文件,证监会将从四方面发力新股发行制度体制改革。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2009年年6月:月: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一一、完善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询价对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询价对象应真实报价,询价报价与申购报价应当具有逻辑一致性,主承销商应当采取象应真实报价,询价报价与申购报价应当具有逻辑一致性,主承销商应当采取措施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措施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申购的最低申购量对最终定价超过预期价格导致募集资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申购的最低申购量对最终定价超过预期价格导致募集资金量超过项目资金需要量的,发行人应当提前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用途金量超过项目资金需要量的,发行人应当提前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用途二二、优化优化网上发行机制,将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对每一只股票发行,任一网上发行机制,将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对每一只股票发行,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所有参与该只股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所有参与该只股票网下报价、申购、配售的股票配售对象均不再参与网上申购。
票网下报价、申购、配售的股票配售对象均不再参与网上申购三三、对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单一网上申购账户的申购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情况,合理设定单一网上申购账户的申购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单个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合格账户申购新股数的千分之一单个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合格账户申购新股四四、加强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提示所有参与人明晰市场风险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新股认购风险提示,提示所有参与人明晰市场风险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刊登新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充分揭示一级市场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判应当刊登新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充分揭示一级市场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判断投资该公司的可行性证券经营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向投资者提示新股认购断投资该公司的可行性证券经营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向投资者提示新股认购风险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2009年年6月:月: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预期目标有四点预期目标有四点:一:一是使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买方、卖方的内在制衡机制是使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买方、卖方的内在制衡机制得以强化;二是提升股份配售机制的有效性,缓解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状况,提得以强化;二是提升股份配售机制的有效性,缓解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状况,提高发行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在风险明晰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高发行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在风险明晰的前提下,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得到重视,向有意向申购新股的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四是增强揭示风险的力度,重视,向有意向申购新股的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四是增强揭示风险的力度,强化一级市场风险意识。
强化一级市场风险意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2010年年10月:月: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一、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在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一、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在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以促进询价对象认真定价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以促进询价对象认真定价根据每笔配售量确定可获配机构的数量,再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入围报价进行配售,如果入根据每笔配售量确定可获配机构的数量,再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入围报价进行配售,如果入围机构较多应进行随机摇号,根据摇号结果进行配售围机构较多应进行随机摇号,根据摇号结果进行配售二、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定二、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定价能力和长期投资取向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价能力和长期投资取向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主承销商应当制订推荐机构投资者的原则和标准,包括最低注册资本、管理资产规模要求,专主承销商应当制订推荐机构投资者的原则和标准,包括最低注册资本、管理资产规模要求,专业技能、投资经验要求,市场影响力、信用记录要求,业务战略关系要求,鼓励长期持股业技能、投资经验要求,市场影响力、信用记录要求,业务战略关系要求,鼓励长期持股等。
主承销商应当建立透明的推荐决策机制推荐标准、决策程序以及最终确定的机构投等主承销商应当建立透明的推荐决策机制推荐标准、决策程序以及最终确定的机构投资者名单应当报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中国证券业协会可制订指引指导登记备案工作资者名单应当报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中国证券业协会可制订指引指导登记备案工作三、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须披露参与询价的机构的具体报价情况主承三、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须披露参与询价的机构的具体报价情况主承销商须披露在推介路演阶段向询价对象提供的对发行人股票的估值结论、发行人同行业可销商须披露在推介路演阶段向询价对象提供的对发行人股票的估值结论、发行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其他等效指标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或其他等效指标四、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四、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计承销流程,有效管理承销风险设计承销流程,有效管理承销风险网上申购不足时,可以向网下回拨由参与网下的机构网上申购不足时,可以向网下回拨由参与网下的机构投资者申购,仍然申购不足的,可以由承销团推荐其他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
网下机构投投资者申购,仍然申购不足的,可以由承销团推荐其他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网下机构投资者在既定的网下发售比例内有效申购不足,不得向网上回拨,可以中止发行资者在既定的网下发售比例内有效申购不足,不得向网上回拨,可以中止发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从上市企业发行从上市企业发行P/E方面来看,方面来看,2011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发行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发行P/E理性回归,理性回归,较较2010年同期回落了年同期回落了19.8%,主要因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主要因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2010年年11月月新股发行制度深化改革措施逐步奏效,另外新股发行制度深化改革措施逐步奏效,另外2011年证监会出台多项政策以加强年证监会出台多项政策以加强对对IPO的监管、加大防控和打击内幕交易的力度、深入开展内幕交易问题综合的监管、加大防控和打击内幕交易的力度、深入开展内幕交易问题综合治理,使得境内市场估值出现理性回归治理,使得境内市场估值出现理性回归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回顾新股发行的核心问题是定价问题新股发行的核心问题是定价问题,中国新股发行定价中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机制可以归结为可以归结为三三个个阶段阶段:审批制审批制1990年年-1998年,按照相对固定的市盈率确定发行价格。
年,按照相对固定的市盈率确定发行价格1998年末至年末至2000年年3月,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开始放开,不再规定市盈率的上限月,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开始放开,不再规定市盈率的上限核准制核准制2000年年3月到月到2001年上半年,逐渐采用年上半年,逐渐采用“区间范围内累积投标竞价区间范围内累积投标竞价”、“总额总额一定不确定发行量价格只设底价、不设上限一定不确定发行量价格只设底价、不设上限”等发行方式等发行方式2001年下半年至年下半年至2004年年8月月28日,基本上采取区间累计投标询价方式而且询价日,基本上采取区间累计投标询价方式而且询价上限按照严格的市盈率预定范围发行新股,首发新股发行市盈率限制在上限按照严格的市盈率预定范围发行新股,首发新股发行市盈率限制在20倍以内询价制询价制 2004年年8月月28日至今,累计投标询价定价方式的提出和实行日至今,累计投标询价定价方式的提出和实行国际IPO发售机制模式比较分析全球范围内全球范围内IPOs发售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包括发售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包括累计投标询累计投标询价机制、价机制、固定价格机制固定价格机制、拍卖、拍卖机制以及混合发售机制等。
机制以及混合发售机制等1)累计投标询累计投标询价机制以美国的包销方式最为典型主要特点包括定价机制以美国的包销方式最为典型主要特点包括定价过程中的路演和征求订单机制;承销商自由分配股票的权力;发售价过程中的路演和征求订单机制;承销商自由分配股票的权力;发售对象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正式发售前最终确定发行价格其通常包括对象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正式发售前最终确定发行价格其通常包括确定价格区间、确定价格区间、累计投标询累计投标询价和稳定价格三个环节价和稳定价格三个环节2)固定价格机制固定价格机制(公开发售机制公开发售机制),其可以根据承销商有无分配权分为,其可以根据承销商有无分配权分为三种,即承销商有完全的分配权、部分的分配权或完全没有分配权,三种,即承销商有完全的分配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