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9页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地理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30题,共60分)1.下列现象与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关系不大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C.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D.太阳辐射能量稳定图1图1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2~3题2.图中甲为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图2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势 C.天气 D.纬度5. 从光照条件来看,我国下列地区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 D.东南丘陵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读“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图3),回答6~8题6.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最主要原因是 A.对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B.旱涝灾害增多 图3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8.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9.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图4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城市居民发现住宅区大气污染现象白天比晚上严重B.中午常常可见浓雾笼罩河面C.该城市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布局完全合理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图4图5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0 ~11题。
10.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A.呼和浩特 B.上海 C.台北 D.广州11.此时北京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 A.烈日炎炎 B.雨雪降温 C.高温暴雨 D.晴空万里12.下列天气系统中,最有可能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是 A B C D读表1 “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13 ~15题13. 造成该周北京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冷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14. 该天气系统可能给北京造成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 B.寒潮 C.洪涝 D.台风15. 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①大风加重污染 ②低温造成冻害 ③降雪影响交通 ④浓雾阻碍出行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6.图7为四地气候统计图,其中与上海气候特点最相符的是 图7A B C D图8为四种地理景观图,读图回答17 ~18小题。
图817.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8.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19.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读图9“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20~21题20.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 B.②——外力作用 C.③——冷却凝固 D.④——变质作用图921. 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①作用形成的是 A.火山 B.断块山 C.沙丘 D.冲积扇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图10),完成22~23题22.形成图中洋流①的盛行风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23.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减湿作用B.洋流②对非洲西岸有增温作用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图10图11是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24~26题。
图1124.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布局从整体看是呈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环状分布 D.点状分布25.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气候26.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A.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垂直分异规律C.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7. 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相关性28.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小,江河径流量下降 ②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29.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工程措施是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开采地下水30. 图12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简图”, 该山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是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图1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图13⑴在图中①、②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此循环的类型是 ,可使 水得到补充和更新6分)⑵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中,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下列选项,与图中②环节相吻合的是 4分)A.黄河入海流 B.沙尘暴 C.台风登陆 D.伏旱⑶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乙处的地貌类型为 ,乙地貌的成因为 6分)⑷图中洋流性质是_____流2分)⑸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2分)32.读图14“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5“日晷计时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资料:日晷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图13)图14图15 ⑴图14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 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地区。
4分)⑵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 根据图15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为 时2分)⑶一年中正午晷针投影逐渐变长时,地球运行在图14中的 位置选择填空)(2分)A.由①向② B.由②向③ C.由③向④ D.由④向①⑷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有 、 等2分)33. 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a)、“世界部分地区海陆分布图”(图b)和 “①、②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c),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a 图b 图c⑴图a中气压带A的名称是 ,盛行 气流,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风带的风向是 风4分)⑵由于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当气压带、风带如图a中位置时,图b中M地受图a中的 (填字母)控制,此时该地气候特征是 该地气候类型与图c中 (填序号)城市相似4分)⑶与M地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岸形成 气候,成因是 。
2分)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DBACBAAABBBB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ADBACCCBCCBBD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共20分,每空2分⑴画图略 海陆间水循环 陆地 ⑵④ C ⑶断层 三角洲 流水沉积⑷暖 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