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3 粤教沪版.doc
4页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三)(2.1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填空题1.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而产生的.2.敲打铜锣,因锣面 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3.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4.小明将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觉到手有点“麻”,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发声的声带 (是/不是)声源.5.如图1所示的“土”由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人就可以通话了,“土”是利用____________ _原理制成的.图26.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图3图17.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如图2,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8.如图3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的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强/弱). 9.如图4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入广口瓶中,用抽气设备抽瓶中的空气。
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的响度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任何的抽气装置都无法将瓶中的空气全部抽出,但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理,若瓶中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你还能不能听见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答: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及相应的推理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4图510.如图5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共振上述共振现象一方面表明空气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传播声音,另一方面也表明声波_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能量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小球被弹开表明左边的音叉正在____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小球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弹开11.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相同或不同).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 (快或慢).二、选择题1.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我们的宇航员已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图62.最近印尼又发生了一场地震,致使许多人丧生,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城市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C.见缝隙就钻,从废墟里爬出来 D.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3.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6所示,当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时,声音会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声源发声太强 B.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C.声源离广口瓶太近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5.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图76. 如图7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9. 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 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三、问答题甲乙图81.看图说理:(1)观察图甲得出的结论是: ;(2)观察图乙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左图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中图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3) ;(4) .图99.某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假如在月球上做此实验,我们能看到这种现象吗?为什么?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三)一、填空题1、空气,振动2、振动,真空3、振动4、振动,是5、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6、振动,介质,固体7、振动,声带,鼓面,空气(气体),水(液体)8、气体,强9、变小,不能,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0、可以,具有,发声,不能,不会11、不同,慢,快二、选择题BDDDB BCD三、问答题1、(1)液体可以传播声音,(2)固体可以传播声音(3)在桌子上放一部,用另一部拨打桌子上的,当响时,看鱼是否会被吓跑(4)我们进行右图实验时,用手将另一只耳朵堵上。
2、敲右边的音叉时,右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声音具有能量,在空气中向四周传播,当左边的音叉接收到声音后,随之发生振动,使塑料球弹起,但是月球上这个实验就无法看到小球被弹起,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