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72207957
  • 上传时间:2023-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降低了对《光的反射》的教学要求,由原来的“光的反射定律”改为“光的反射规律”,只要求学生知道“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都没有做要求,但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器材演示实验器材:玩具激光笔(绿光和红光各一支),平面镜,亮锡箔纸,泡沫板,三只不同颜色的笔学生实验器材:玩具激光笔,小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笔课件:(主要提示三线共面的操作方法)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操作,继续理解“转换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引入法线的含义,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光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直接发光的物体→光源)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间接发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由于自然常识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板书:§2.2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1.学生用小激光笔做实验,体会光的反射现象改变角度体会光的反射学生画图说明(随意的,不规范的,但尽量全面的反应反射情况)老师对学生画的图进行积极评价逐步形成对光的反射作图的统一认识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a.入射光线AO (板书) b.入射点O (板书) c.反射光线OB (板书)   3.探究光在反射时的规律  ㈠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讨论:  ①怎样显示“一束光”的路径?并能方便画出这束光的径迹?  喷水雾、撒灰尘、烟雾、贴着纸板……共识:光线贴着纸板显示光的路径。

        ②怎样画出光的径迹?  问题提出后,立即有学生想到,把光对着O点入射,分别沿着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点,用直尺连接OA与OB即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了③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时,引导学生说出多次(三次以上)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一个纸板放在桌上,再把一个平面镜竖直地立在纸板上  (2)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学生分析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观察并用量角器量一下角度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与反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相等向学生介绍科学家们为了方便的描述这个规律,引入了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接光的反射图基本概念介绍)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板书)(引入法线的作用:方便地表示光线的角度和反射情况) 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板书)f.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板书)提问:入射角∠i及反射角∠r的关系是?回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或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注意强调两角关系的顺序)㈡提出问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怎样表示?趣味游戏:在泡沫上插笔(三种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结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老师故意把学生插在泡沫上的笔弄偏,正面看依旧是“两角相等、法线居中”侧过来,让学生看侧面这样对吗?学生会同声质疑不对㈢提出问题:三线的位置关系除了“法线居中”外,还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三线共面启发:用刚才做实验的装置是否可以验证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将纸板向上折或向下折,如看不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三线共面老师问:此时是不是没有反射光线了?学生答:不是老师进一步问:怎样验证反射光线仍然存在?学生答:喷水物老师再问:喷水雾为什么能看见光线,因为光的反射的结果圆满地解释了上节课显示光路的方法总结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光路的可逆性小实验: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不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呢?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作图说明光路的可逆性,学生很容易接受演示实验:光路可逆板书:光路的可逆性  7.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小实验:直接观察大屏幕图像,问学生各个角落的人都能看见吗?把大平面镜放在屏幕上再让学生看,只有几个学生能看见大屏幕上图像,难道平面镜反射效果不好?学生会说:不是那为什么大家多数看不见呢?请一个学生用手摸一下屏幕和平面镜(再次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学生探究:将绿激光照到平滑的锡箔纸上发生了反射,观察反射到天花板上的光点。

      把锡箔纸弄褶皱些,再观察天花板上的光点(分散了)质疑:褶皱些的锡箔纸上发生的反射是不是不遵守反射定律?(遵守)  分析讨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大屏幕显示光路图)    三、板书设计  四、练习及作业  一张卷子,完成课本第4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各题五、小结与延展  小结:在物理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应以养成良好的本学科的学习习惯为主,使学生在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吸取别人的成功改善自己,学会合作交流等等这些能力的养成,比学会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所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实验,开始可能缓慢些,但必须夯实这一过程,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尤其是思维基础较差的班级,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因为这里是他们学习的转折点,低的起点,小的台阶,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乐学中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延展:“光线”理想模型的建立,“法线”的引入,以及三次实验以上才能得到普遍结论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培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同样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