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37360.pptx
81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2008年6月,图书馆建设实务,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主要指标分析及应用,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北京市图书馆协会理事长,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组成员,冯守仁,讲课内容,一、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里程碑,二、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三、公共图书馆设置和用地指标,四、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席数量指标,五、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和分区面积指标,一、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里程碑,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规范政府规划、决策、建设公共图书馆的行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公共图书馆建设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一)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范化历程五个阶段,无法可依的阶段(1949-1986年);,建设部、文化部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1987年制定,1999年修订),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1995-2003年),地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建设标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2008年),200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结果表,行政级别,总数,一级馆,二级馆,三级馆,省级馆,38,17,2,不评,副省级馆,22,12,3,不评,地市级馆,408,134,78,43,县级馆,2240,200,405,563,地区,法规类别,名称,建设标准(),省级,地级,县级,北京,地方法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20000以上,5000以上,3000以上,上海,规章,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5000以上,5000以上,贵州,规章,贵州省县级图书馆工作条例,1000-2000,内蒙古,地方法规,内蒙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20000以上,4000以上,1000以上,四川,规范性,文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方案(补助标准),600-1500,10万人口以下民族自治县600-800,(二)用地指标、建设标准(报批稿)主要指标 1,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制定公共图书馆建设指标基本依据的原则,建立了“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以“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席数量”为基本指标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指标体系。
二)用地指标建设标准主要指标 2,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团书馆的设置和用地指标(覆盖率、容积率、绿化率、停车面积、用地面积);,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席数量指标;,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和分区面积指标一、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分级 和分级指标,用地指标和条文说明的第16条,建设标准和条文说明,第十条,第十一条,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1,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按大、中、小型分级,大型 服务人口150万以上,,建筑面积20000以上;,中型 服务人口20-150万,,建筑面积4500-20000;,小型 服务人口20万以下,,建筑面积在4500以下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分级形式,按行政级别分级的形式,按大、中、小型分级的形式,评估定级的方式,总馆-分馆的分级形式,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2,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3,按照其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确定建设规模、面积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特点,建设主体明确;,显失公平,不符合普遍均等的原则;,建设资金负担与主体不符;,级别,行政单位名称,行政单位数量(个),公共图书馆数量(个),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31,39,副省级,单列市、省会市,15,22,地市级,地级市、地区、盟、州、直辖市和副省级市下的区,367,408,县级,县级市、县、自治县、旗、地级市下的区,2861,2240,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馆 平均面积和千人面积比较,平均面积,千人面积,部分省馆千人面积比较,东部:北京市 4.7 上海市 9.7,浙江省 120 山东省 205,中部:河南省 173 江西省241,湖南省 222 安徽省 259,西部:内蒙古自治区 196,广西自治区 286,青海省 260,西藏自治区 1142,人均指标的应用,文化部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达0.6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县标准:,人均藏书1.5册,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区(县)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总数与本区(县)内街道(乡镇)图书馆阅览座位总数之和,应达到本区(县)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二”。
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4,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作为确定其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人均指标确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面积,保障公民公平地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权益,符合公共服务“普遍均等”的原则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5,符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建筑标准规模分级与现行公共图书馆设置要求相呼应大型-省级,中型-地级,小型-县级,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6,与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求相适应图书馆规模类型 藏书量,小型图书馆 20万册以下,中型图书馆 20-80万册,大型图书馆 80-500万册,特大型图书馆 500万册以上,鲍家声主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 7,与国际标准接轨,国际图联:,通常每5万人口建设一个公共图书馆,特殊情况人口不足5万也需要建立公共图书馆,但最小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不得少于3000人公共图书馆面积指标是:1-2万人口,42平方米/千人;超过10万人口,28平方米/千人二)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1,服务人口是指可以直接到公共图书馆享受服务的人口,以及公共图书馆通过设置分馆和开展流动服务等形式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口。
服务人口是指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文献信息资料借阅、大众文化传播等日常公益性服务的人口数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总数(用地指标)二)服务人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地区、盟、州)公共图书馆,以其所在城市市辖区(或城镇)的常住人口数为服务人口数,(二)服务人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县(市)公共图书馆,,以其所在县城关镇、所在镇的常住人口为服务人口,数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4,1、直接服务人口与间接服务人口,所在城市(所在镇)人口与本辖区全部人口,2、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3、实际人口和规划人口,未来十年的规划总人口,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5,省、副省级市、地市公共图书馆,直接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所在城市的市辖区(或城镇)的人口;,为所辖区域其他人口提供服务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间接形式实现的;,省、地公共图书馆建立的分馆或服务点,属于示范性的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6,县公共图书馆是最基层的独立建制的馆,承担着“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为本辖区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全部人口提供服务的任务三种服务方式,附近村民直接到图书馆享受服务;,采取集体外借的方式提供服务;,采取送书下乡的方式提供服务。
服务人口的计算方法,7,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在以其所在城关镇(或镇)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为全县人口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藏书量、阅览座席数量和建筑面积,,本标准采取提高以城关镇人口为基数的人均藏书量指标(30%10%)和千人阅览座席数指标(20%10%)的方法加以调整三)影响建设规模的其他因素 1,主管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服务人口,;,藏书量(藏书量依据,服务人口,确定);,服务人口,、藏书量、阅览座席数量、流通量综合考虑;,功能定位与,服务人口,;,全面评估;,影响建设规模的其他因素 2,以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兼顾,服务功能,文献资源的数量与品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三、公共团书馆的设置和用地指标,(一)公共图书馆建设内容 1,房屋建筑只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理念,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环境建设,公共图书馆建设内容 2,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图书馆技术设备公共图书馆的房屋建筑包括基本用房和辅助用房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公共图书馆的专用设备包括十四类,二)公共图书馆的设置 1,设置原则:,按照服务人口设置公共图书馆的原则,以大型公共图书馆为骨干,以中小型图书馆为基础的原则,布局合理原则(服务半径内不重复设置),公共图书馆的设置,2,人口150万以上的城市,:,大型馆1-2处(最多2处);,中型馆每50万人口设置1处;,小型馆每20万人口设置1处;,人口20-150万的城市:,中型馆设置1处;,小型馆每20万人口设置1处;,人口在20万以内的,:,小型馆:设置1处。
公共图书馆的设置,3,大型公共图书馆设置的控制:,服务人口150万以上的城市内可设置1-2个大型公共图书馆,大型馆设置不得超过2处;服务人口达到400万时,宜分2处设置(第18条),大型馆用地控制指标表中用地面积是指大型馆建设用地(包括分2处建设)的总面积,(第22条),公共图书馆的设置,4,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大型馆:9公里;,中型馆:6.5公里;,小型馆:2.5公里大型馆覆盖的6.5km服务半径内不再设置中型馆;大、中型馆覆盖的2.5km服务半径内不再设置小型馆第18条),四、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藏书量、阅览座席数量指标,建设标准和条文说明,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一)建设标准总建筑面积控制指标,调研了我国有代表性的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舍现状,统计、分析了大量数据,,参考了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2003)和地方标准,,分析研究了国际图联和国外主要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指标,,进行具体计算,表2 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以及相应的总藏书量、总阅览座席数量控制指标,规模,服务,人口,(万),建筑面积,藏书量,阅览座席,千人面,积指标,(/千人),建筑面积控制指标,(),人均藏书,(册、件,/人),总藏量,(万册、件),千人阅览座席,(座/千人),总阅览,座席,(座),大型,400以上1000,9.56,38000,60000,0806,320600,060.3,24003000,150以上400,13.39.5,20000,38000,0.90.8,135320,0806,1200,2400,中型,100以上150,13.5,13.3,13500,20000,0.9,90135,0.90.8,9001200,50以上,100,15,13.5,7500,13500,0.9,4590,09,450900,20以上50,22.515,4500,7500,1.20.9,2445,1.209,240450,小型,10以上20,2322.5,2300,4500,1.2,1224,1.2,120240,310,2723,800,2300,1.41.2,412,1.51.2,45120,表2说明,1服务人口1000万以上的,参照1000万服务人口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席数指标执行;服务人口3万以下的,不建设独立的公共图书馆,应与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合并建设,其用于图书馆的面积,参照5万人口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席数指标执行。
2表中服务人口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其建筑面积、藏书量和阅览座席指标3建筑面积指标所包含的项目见附录一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指标,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千人)指标,是指每一千服务人口需要的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用于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计算和确定其建筑规模和面积设定的指标为,:5-5,0/千人,人均藏书量指标,人均藏书量(册/人)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各级公共图书馆藏书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