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视野下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doc
7页比较教育视野下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本文以国别为基础,以比较教育学为方法,分析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实践和效果等,研究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以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发和借鉴关键词:比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绩效评估国别研究是比较教育学对比分析的标准之一,对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程、内容、方法、环境、主客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是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手段研究、比较,总结不同类型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能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供启示和借鉴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本土来源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神道教教义;二是武士道精神这两个方面对日本千百年来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日本优越民族感、天皇崇拜、忠君思想和武士重恩义轻生死思想的直接来源同时,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成员,长久以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另外,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面对西方民主、自由、个性的教育方针,日本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独创性,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但又以服从和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
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交汇、现代 化的过程中,从本国实际出发,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重构本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适应本民族文化传统、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及其具体内容日本民族是运用传统而不为传统所桎梏的民族,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在东西文化融合中继承又创造性的民族日本道德教育以中国儒学为母体,但并非照相式翻版日本面对西方民主、自由、个性的教育方针,同样立足于国情,主张个人价值的实现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服从和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这正符合儒家教育的思想,这种个性教育是典型的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趋向国际社会时势,迎合政府的政治经济目的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设立了“修身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明治维新之后,提出了“和魂洋才”的口号,并把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方针受美国“个人本位”哲学、 “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是把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
“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 ”道德教育上的“儒家伦理”观和西方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可以说是日本教育乃至社会的一大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前,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个性教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际意识的教育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二战后,日本政府就明确提出:“在远东,的最大武器就是要启蒙日本国民 ”日本开展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防共的国民实现“国际国家的日本”是日本制定并推行自己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出发点,要教育国民懂得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 ,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能否培养出在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 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学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上,把战后提出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 三、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及特点1、国家高度重视,全面干预。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政府指挥,文部省操作执行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确立了全面主义道德教育体制,在经济恢复、高速发展时期,又确立了特设道德教育体制2、以立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依据,又是教育得以全面深入的保证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教育实施的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日本设立了一整套教育法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准绳政府亲自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并明确由政府主管教育的文部省执行,责权非常明晰3、以学校为主,有效利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实现道德教育功能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学校正规的道德课程、各科教学的渗透和特别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学校还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与各种社会团体的有益交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开展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设置专门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课程和活动时间,是公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日本文部省从 1990 年起施行一套法定的“学习指导纲要” ,要求加强公民道德科目和内容。
5、利用特别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正规课程教育的同时,还利用特别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日本学校很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日本学校的特别活动主要有课外学习、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行政活动等6、重视心理咨询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日本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小组咨询和个人咨询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心理上的问题8、重视学校氛围和教师人格的影响教师人格、学校校风、班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不亚于正式的课程因此,日本高校对教师的职业规范非常严格,如学历、仪表、行为举止都严格限定;对学生要求就更加严格日本高校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借鉴西方的“理论基础构造模式” 、 “价值澄清模式” 、 “社会行动模式”等教育理论,结合本国实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思想政治教育除体现出民主主义、团体主义和集团主义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国际意识。
日本地小人多,资源匮乏,如果离开了国际社会,它就难以发展,所以日本特别强调对青少年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2、重视感恩教育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是家庭教育的成功教育孩子感恩师长启迪智慧、传递知识教育孩子感恩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自己排忧解难,共渡难关3、提倡体验性教育提倡并推广“体验学习” ,培养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创造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充分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养成内在的道德性4、利用动画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动画产业发达,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传播了日本民族文化,阐述各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对伦理道德进行判断,在引导青少 年社会化的过程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种隐性渗透的方法,是非常隐蔽而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四、日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评估日本学校根据《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内容,制定出各自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明确日本《教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之充分发展,努力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民,使其成为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尊重劳动、具有浓厚的责任感和充满独立精神的和平社会和国家的建设者。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与中国情况较为相似,职业化程度较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相对单一,多元化程度不高日本特别强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校风对学生的影响,对高校教师学历、仪表、行为举止等要求非常严格,对学生各方面行为举止要求也十分严格,以此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隐性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战后初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略显粗糙,手段僵化随着时代变迁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切合实际需求,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化和民族性,强调爱国心,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了政治统合力,日趋成熟但是,日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中体现出了日本传统国家主义的取向,甚至表现出国粹主义和皇民思想,这不得不引起担忧 特别是在教科书审定中,有美化、篡改历史事实的行为,掩盖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暴行,理应受到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谴责和唾弃参考文献[1]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王超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第1 版[3]褚雷:中美日通识教育比较研究—哈佛大学、广岛大学、北京大学通识教育比较研究《现代教育论丛》2008 年第 2 期[4]金龙哲,徐冰﹒日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1994,(5)[5]石勰平,张倩苇﹒战后日本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5,(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