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书和人类的相遇——浅谈我的职业版权观.pdf
1页■文魏童 为了书和人类的相遇 浅谈我的职业版权观 “为了书和人类的相遇”,这不是我 的原创,是国内某出版机构倡导的一句 话,我觉得很适合今天要谈的主题版 权经理人存在的价值就是促成“书和人 类的相遇”,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为了 “让更好的书和人类相遇” 前几天与一个资深的培训专家聊天 的时候,他说道,我们国家成年人最缺 失的就是职业化教育,我深以为然君 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的传统 观念里,但凡跟金钱挂上钩,当然就不 是什么好东西早期的编辑跟作者其实 就是朋友关系,信息相对闭塞,不完全 竞争的情势下,双方当然是春光明媚的 蜜月期星移斗转,市场经济大潮,浩 浩荡荡,彼时籍籍无名的作者变成了现 在的大作家,自然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彼时情谊随风而逝,只是苦了背后织嫁 衣的编辑,他们都成了祥林嫂,逢人便 诉说着对方的薄情寡义 其实,我们沉下心来想这个事情, 实在是谁也怨不得谁彼此郎情妾意,不 代表以后情比金坚从作者角度来说,他 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实现自己的文学理 想,或者说通过写作让自己过得更好,这 没有任何错从编辑角度来说,作者是合 作伙伴,双方有共鸣的时候一拍即合,没 有了共鸣的时候一拍两散,没啥可遗憾 的。
至于彼此的情谊是另外一码事,我们 不能总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 由这些分歧产生的“故事”和“事 故”,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很多了这已 经成了出版界重要的谈资之一,要说解 决也简单.其实只是一个契约问题—— 我们缺少一种契约精神 如果作者与编辑在合作之初就订立 一个双方认可的契约,合作时间和具体代 理内容都经过双方商定,权利义务规范完 整从法律的层面上,让合作正规化、规 范化契约的重要作用在于让双方都提高 了“违反规则”的成本,有这种真正的“纸 面道德律”的约束之下,相信绝大多数的 人会尊重契约(违反者自会被淘汰),这 样的合作会让彼此放心,不会出现无端的 猜忌和推测,减少了合作的其他成本,作 者会专心的创作作品,编辑会一心一意的 推广策划作者的作品就算出现其他问 题,相信有契约为前提,大家也会平心静 气的按照提前的约定解决,不会出现让双 方胸闷气短的事情发生 这种契约制度有赖于行业的进步发 展,有赖于出版人和作者群的成熟,同 时,明确的分工会促进行业向着更加规 范职业的方向迈进作家需要出世,耐 得住寂寞,远离芜杂的人际交往;编辑 需要入世,广泛拓展自己的人脉和思 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文本的价 值。
一个好的编辑会让作者增值,“金 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双 方的化学反应会让一加一远远大于二 另一方面的观点是,很多人认为版 权经理人谁都能做,很多人把版权经理人 当成了二道贩子,业外人士也就罢了,问 题是很多作者也这么想他们觉得版权经 理人是盘剥自己收入的吸血鬼,“明明我 自己可以谈妥的稿子,干嘛还要多经过一 SPECIAL VOLUMN专本 个人?”这是很多作者想法不排除 水平层次比较低的版权代理,千万百{ 提取佣金过活,这肯定让作者反感i 人并没有付出什么劳动,只是充当了一 二传手,或者利用了信息不对称而已 为一个成熟的版权经理人,不光要实{ 权价值的最大化,更是给了作者写作 展的思路,他既了解出版市场,又了 理作者的写作风格,可以让作者的价{ 到最大化,版权经理人付出了自己的《 和劳动,得到自己的报酬理所应当, 出版社还是作者来说,对这样的人欢自 来不及呢 从目前的现状来说,在国外版木 易方面,版权经理人也经常缺席 的版权经理人都是由出版社的一 权编辑临时充当这个角色但作为一 作者来说,最了解他的肯定是他的自 (版权代理/执行人),一个临时上 版权编辑,肯定很难把握作品的精磕 从专业化程度来说,作为版权垒 人来说肯定是一个出色的编辑,但一 出色的编辑未必胜任版权经理人。
拿 刚的小文有意忽略了版权经理人和鸯 的界限,就是觉得一名出色编辑很女 发展方向就是版权经理人从广义j 说.版权经理人更多的要走出国门. 向海外在走向世界之前,我想,习 应该先把国内的同胞服务好,先把孽 自己的市场做透 值得关注的是,出版业内的很; 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让专业的人传 业的事,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September.201 0.9} 舅舅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