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快速有效阅读.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23959621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快速有效阅读 快速有效阅读 经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书读了不少,可一做阅读题还是错题不断,一提写作文仍就头疼不已,真不知道他怎么在读书,都读了些什么!如果你问他,你的孩子读书时思考了吗?他会说不知道再问他你的孩子动笔记什么了吗?他会说好像没有这些孩子在阅读课外书时过分随意,狼吞虎咽,不求甚解,犯了只看不记的毛病,他们只是把看书作为一种消遣,一种消磨时间的手段家长、老师不是让他读书吗?他读了,但并没有用心去阅读、去思考,以致印象不深,甚至看后就忘像这样的读而不思,读而不标,读而不注,读而不写,读而不摘,即使读再多,也只是走马观花,食而不化,收获不会很大,到了真正要写作的时候依然是“无米下锅” 怎样才能做到既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又在做阅读题时如行云流水、手到擒来,作文时,所思所想,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呢?那就要把浏览、泛读和精读三种阅读形式相结合 现今,各种各样的图书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书,谁也没有办法全部读完因此,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首先要浏览它的目录和内容提要,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本书目的是什么?读者对象主要是谁?然后再决定读不读。

      泛读就是抓住主要内容,把文章迅速、粗略地看一看因为课外书毕竟不是教材中的课文,不一定都要精读,有很多的书,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都去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在泛读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或文章确实写得不错,有必要逐词逐句细读深钻,批批注解,写写体会,深入理解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就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了 1、读 朗读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领会和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读得流畅、自然、有节奏、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就说明你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而且领会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果读起来结结巴巴,停顿不当,语气不对,那就说明你对文章根本就不理解所以理解不理解文章,听听你的朗读就能见分晓 背诵是识记文章内容和形式技巧的一种阅读方法《我爱漓江》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背下来后,对于你以后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作文是会大有好处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背诵 2、猜 读书时,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边读边推测、揣摩作者的构思、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等如读优秀作文或小说就推测情节将怎样发展,矛盾冲突将如何激化并获得解决,人物的命运将会是怎样的,开头为什么这样写,后边可能怎样写。

      如果后边的安排正如自己所料,则说明自己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形成过程;如果后边的安排出乎自己的意料就要好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而自己却没想到,他的安排好在什么地方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布丰也说:“读书不作记号等于不读所以说写是增强思想积累,丰富情感积累,增长知识积累,储备语言积累,加强技巧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 圈,阅读时,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圈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符号可以根据学校要求和自己的喜好选用,一定做到醒目、突出,便于鉴别 注,在阅读时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或异议,不能让灵感的火花稍纵即逝,应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可以是自己的心得,可以是对这句话的分析,也可联系以往阅读过的此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写出自己的判断等 摘,在阅读课外书时,总会遇到许多佳词、佳句、警句、精彩片断等如描写人物外貌的、刻画人物喜怒哀乐的、描写精彩场面的,把这些词句抄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词汇,还可为你以后写作文提供很好的素材 默,阅读时选自己喜爱的几句或一段优美的内容,用心读上几遍,大致记住了,就开始默写。

      默写时碰到记不住的地方,可用自己的话写,写完后与原文对照,看看哪些地方不如原文,再分析分析原因,然后再读、再想,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上次默写不如原文的地方这样在比较中阅读,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记忆,直接帮助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之后,要将自己的感想写下,既可以让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又可以训练笔头表达能力长此以往,既能提高自己敏锐的思考能力,又能积累写作素材,对提高写作技巧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当然,要想将阅读过的内容真正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除了做到圈、注、摘、默、写之外,还要经常翻阅所积累的材料,反复体味理解,融会贯通,对其中的佳句名言还要经常熟读背诵,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从而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厚实,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自然左右逢源,“如有神”助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