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翻译喜见外弟又言别赏析(可修改).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7447149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翻译,喜见外弟又言别赏析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 :李益 〔唐代〕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喜见外弟又言别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结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体告一段落,历时三十年此诗就是在这种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喜见外弟又言别译文及解释 译文 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畅谈停止时已听到黄昏寺院的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解释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问姓”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语罢:谈话停止暮天钟:黄昏寺院的鸣钟 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喜见外弟又言别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全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

      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 “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伤别的情怀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全诗以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与亲人久别后不期而遇又匆匆离散的场面,抒写了亲人间真挚的情谊,也表现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诗人借时事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表达出无尽的诗情 4 /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