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52286080
  • 上传时间:2020-11-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6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小时侯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 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可见少年时代周恩来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一、教学效果 1、名人轶事,走进文本 课前搜集有关周恩来读书的故事和做了总理之后的小故事,一上课便让学生展示学生 在聆听中感受到周总理的家国情怀,为本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接着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后郑重地在课本上抄写两遍此环节意在让学生牢记先人的思想精髓,好指引自己的行动 然后激发阅读兴趣: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当时的旧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与他人 志向有何不同呀? 2、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首先创设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你为什么读书呢?学生畅所欲言文章中提到了哪些 人的读书志向呢?在浏览中发现有的为名,有的为钱,有的为利益,还有的为家族,只有周 恩来为救国难而读书那么周恩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呢?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最后交流归纳总结出三件事曾触动了周恩来的心灵,才立下此志向,并为之奋斗了终生第 一件:伯父嘱咐周恩来,不要到外国租界地。

      周恩来对此迷惑不解第二件:周恩来在租界 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从而体会了“中 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 最后练习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清文章脉络 3、走近内心,升华情感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课文中出现了“租界” “中华不振”等词语,借助资料了解当时的生 活状况,结合诗句“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此环节注重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小 组交流合作,在思维的碰撞中感受周恩来的伟大志向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次走进文 本,聚焦第二件事,想一想:当时周恩来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在朗读的训练 中既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也进一步培养语感,激发读书的兴趣 4、小练笔,迁移运用 聚焦课后最后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明白话题是什么,接着自由撰写,写出自己的心声和 理由学生即兴创作,教师来回巡视,发现优秀的当堂表扬并读给大家听,最后找几名同学 展示自己的作品,评出最佳小作家 二、成功之处 整堂课学生们都乐于参与,既动口又动脑,思维得到了发展,还丰富了语言,培养了语 感,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要求。

      三、不足之处 关注优生的预设较多,中等生有点跟不上节奏,学得不扎实 四、教改措施 我会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多关注后进生的表现,争取均衡发展 教学小提示: “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 ,这样才无愧为教师这个天职教师要以东风化细雨之情,春 泥护花之意, 培育人类的花朵, 绘制灿烂的春天 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的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