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考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卷.doc
2页九年级化学考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卷姓名: 班级: 考试时间:45 min一.选择题(48分)1.下列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可燃性 B.腐蚀性 C.氧化性 D.溶解性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4.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5.用量筒量取20m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 ) A.20mL B.大于20mL C.小于20mL D.无法估计6.某学生使用游码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A 15.5g B 14.5g C 15.0g D 14.0g7.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某学生寻找出下列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加热完,没冷却即用冷水冲洗 D.加热时,用试管夹夹持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铁的传热性好,所以可用于制作铁锅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9.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10.下列哪种气体可以作为灯泡内的填充气(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矿泉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12.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A.可吸入颗粒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15.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通电点燃点燃16.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B.二氧化碳+水 → 碳酸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水 氢气+氧气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二.填空题(24分)17.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实验现象以及文字表达式(12分)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现象(6分)文字表达式(6分)木炭(1) (2) 放 热(3) ; 硫(1) (2) 放 热(3) ; 铁(1) ;(2) 放 热(3) ; 18.请你分析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2×6分)(1)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2)倒完液体药品后,没有立即盖紧瓶塞(3)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没有倾斜向下(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附近没放棉花(5)加热试管时,灯芯接触试管(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前集气瓶没有装满水三 实验探究题①②A B C D E19.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4分)(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择_____或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集气瓶内水完全排出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小心移出水槽后,瓶口应__________,(“正放”或“倒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先把 ,然后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0.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4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向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