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矿井安全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02189260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矿井安全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为促进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特制定矿井井下安全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一、永久(临时)避难硐室管理1、矿井各永久(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均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执行2、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协调避难硐室建设完善工作;避难硐室的设计由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硐室的井巷工程由矿负责;公司物资供应部负责设备、设施采购供应;矿机电队负责设备、设施安装;矿通风队监测监控组负责监测监控、压风自救和通讯系统的安装避难硐室的使用及管理维护由矿安监组负责3、避难硐室内外标示指示牌,悬挂简明、易懂的使用及操作说明4、公司安全监察部和矿监测监控人员定期对紧急避险设备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和督促,并按规定要求定期更换部件或设施5、定期对储存的食品、饮用水、应急药品等进行更换,确保其始终处在保质期内,并在上述物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保质期和下次更换时间6、每班指定专人看管,并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一次检查,设置巡检牌,做好巡检记录安全监察部门或矿井负责人对紧急避险设施的日常巡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每月对配备的高压氧气瓶进行一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低于额定值的95%时要及时更换每三年对高压氧气瓶及压力表进行一次强制性检测8、每十天对设备电源进行一次检查和测试;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装置,并记录台帐发现紧急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及时维护处理9、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记录紧急避险设施设计、安装、使用、维护及配件配品更换等相关信息10、矿井配备专职、专业人员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管理、维护二、自救器管理11、每一入井人员下井时必须随身携带30分钟隔离式自救器,否则不得入井12、自救器的配备由矿长负责,通风队负责管理,矿灯房负责维修保管和发放自救器数量应根据井下实际人员数量确定,并应有20%的备用量13、严格执行化学氧自救器的有效期的规定:库存为5年,使用为3年,过期的自救器必须及时更换,确保自救器100%完好14、通风技术员要组织有关人员经常检查自救器的外观完好情况,并保持自救器的整洁卫生维修工每季度进行一次称重和气密性检查并建立台帐,记录自救器的出厂日期、编号、检查日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对于报废的自救器要及时注销。

      对于开启过的自救器无论使用时间长短,都应报废,不准重复使用15、自救器只允许在矿井一旦发生灾变时使用,非灾变情况,严禁随便打开使用自救器是下井人员的应急安全仪器,佩带者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严禁敲打、碰撞、划伤和拉扯封条对丢失、随意打开自救器造成自救器报废,当事人必须照价赔偿16、自救器使用的培训工作,由矿通风技术员负责,新工人入井前,必须接受不少于8小时的培训和训练同时,每个季度要组织所有下井人员进行自救器使用演练,达到在30秒完成佩用自救器的熟练程度三、矿井避灾路线17、矿井应根据灾害类型在井下巷道显眼位置、巷道交岔口、轨道上山、各区段车场等地方设置路标和通往安全出口的避灾路线牌,并绘制避灾路线图18、在井下工作的人,都要熟悉本矿井安全出口的位置和各条巷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路线19、避灾路线设置应指明安全出口的方向,并写明到安全出口(或永久、临时避难硐室)的距离20、井下路标、避灾路线牌是指导入井人员在灾害情况时能快捷撤离灾区的向导,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随意更改和损坏,否则,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0元四、安全应急预案21、为有效实施对矿井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要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专项应急预案。

      22、应急救援预案是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方案,预案一经启动,各单位必须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征调物资、队伍、车辆和专业救助力量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 23、应急救援预案报公司审查批准后执行 24、 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应急救援的适用范围;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危险目标和事故类型;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改;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工具;事故恢复程序;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单位、医疗单位、专家组等通讯录或联系方式等十项内容25、各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熟悉掌握其内容五、安全培训26、矿井加强入井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所有入井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避灾路线、自救器的使用和应急救援预案,掌握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安全避险基本知识27、矿井每年开展一次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并将应急演练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