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罗晓黎.ppt

110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85837682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96.50KB
  • / 1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罗晓黎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                                                           2内容提要一、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二、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思考三、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血透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性难题Ø据报道,英国血液透析引发的丙肝感染率为6%,德国7%,美国8%.Ø我国台湾地区为24.7%~34.1%,大陆地区更高,抗-HCV阳性率为25%~80%不等,而且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多,感染丙肝的机率越高က3 4一、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 5血液透析HBV医院感染现状世界各国血液透析患者HBsAG阳性率:美国0.9%日本1.6%巴西10%香港10%沙特阿拉伯11.8%中国〔局部调查〕27.1—55.6% 6血液透析HCV医院感染现状Ø1990年美国报告血透患者HCV感染率0.73-3%〔监测期间无吸毒、输血史〕Ø1999年美国报告为8.9%Ø一些研究显示:成人为10-36%,儿童为18.5% 7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美国CDC数据显示:Ø血透患者年死亡率23%   15%死于感染,   10.9%死于败血症。

      Ø门诊血透病人:   0.63%-1.7%发生菌血症,  1.3—7.2%发生血管通路感染 8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Ø法国27所血透中心研究显示:Ø   230例患者中33%为血管通路感染或败血症Ø随着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多,血透中心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平安 9Ø09—10年连续报道山西、安徽、甘肃、内蒙、江苏、广东、云南、吉林、河南、贵州等省接连发生的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件,暴露出医院在管理层面、业务技术层面和执行力层面存在的问题 Ø均存在违反卫生部公布的相关法规、标准、标准Ø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院感染已成为医疗纠纷的难点和热点病人越来越聪明,互联网越来越兴旺,医院感染对我们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医院感染面临严峻挑战  10Ø   马部长指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医学技术的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面临愈来愈多的挑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针对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现况调查  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事件屡有发生,常有报道我国目前无大规模的相关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我国医院中血液患者HCV感染的实际情况,研究相关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组织针对所有持续进行血透治疗患者的HCV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开展调查11 12全国NI监控网血透相关感染现状调查Ø21470名名血透开始后:   HBV阳性483人,阳性率2.44%   HCV阳性1060人,阳性率5.04%   AIDS阳性0人,阳性率0.00%    梅毒阳性68人,阳性率0.33%   HBV、HCV皆阳性153人   HCV较HBV感染比重高,显示病人对HCV易感,与乙肝疫苗使用有关 13每台血透机透析人次数增加  HBV、HCV阳性率同步增加血透人数/月/台         乙肝              丙肝<30              阳性率1.72%          4.32%30—59          阳性率1.95%          4.05%60—89          阳性率2.21%          5.08%≥90              阳性率3.02%          5.81% 14每名护士负责的透析人次数越多,感染率越高HBV阳性率分布透析人次数/月/护士   乙肝            丙肝<30              阳性率1.71%         4.32%30—49          阳性率2.39%         3.71%50—69          阳性率2.21%         4.3%≥70               阳性率2.75%         5.90% 15透析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1年                乙肝0.87%     丙肝0.65%>1年               乙肝2.78%     丙肝2.58%>2年               乙肝2.73%     丙肝4.37%3年及以上        乙肝4.64%     丙肝15.59% 16多家医院透析治疗比在单一医院治疗感染率高   1所医院感染率   乙肝1.6%,   丙肝2.97%    2所                    乙肝3.38%, 丙肝6.93%    3所                    乙肝4.53%, 丙11.38%    4所以上             乙肝7.97%, 丙20.62% 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针对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现况调查Ø 调查结果:423所医院参加调查,审核合格395所〔93.38%〕医院进入统计。

      共调查21918名血透患者,未做HCV检查448人, HCV阳性患者1506人,阳性率7.01%〔透析前〕〔1506/21 470〕,首次透析后开始发现HCV阳性1060人,阳性率5.04%〔1060/2 1024〕Ø结论:工作量大的医院、透析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在多个医院透析过的患者HCV感染率较高17 血液透析患者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该次调查发现:透析工作量比较大,而人员相对少的情况下,HCV感染的概率增加,其原因可能与相对人手不够,导致消毒工作不严格和某些隔离措施不到位有关多家医院透析治疗比在单一医院治疗感染率高可能各医院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差异大,在多所医院透析更容易感染HCV风险18 血液透析患者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   以往认为,HCV感染与输血的关系密切,但随着对血制品的严格检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广泛应用,多年来输血量已明显减少,而HCV的感染率却无明显下降,因此,有人认为输血不是主要传播途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其他传播途径更为严重,医源性感染因素可能占有重要地位19 Ø许多研究发现,去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透析每增加100次,感染HCV的危险增加6.1%Ø透析持续时间大于等于3年者的HCV阳性率是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年者的近24倍,也支持医源性感染因素可能占有重要地位。

      20 为什么病毒性肝炎会在血透室传播?21 22血透患者丙肝感染危险因素感染措施失败可能发生丙肝爆发流行美国美国CDC调查两次爆发流行与以下因素有关调查两次爆发流行与以下因素有关透析设备、医疗物品使用后未常规消毒透析设备、医疗物品使用后未常规消毒同一治疗车在透析单元分发治疗物品同一治疗车在透析单元分发治疗物品同一配置药品〔安瓶〕反复抽取多人屡次取用或同同一配置药品〔安瓶〕反复抽取多人屡次取用或同一针管抽取药物后多人注射一针管抽取药物后多人注射病人之间使用污物桶未及时更换清洗消毒病人之间使用污物桶未及时更换清洗消毒两班之间机器外表或血迹未清洗、消毒两班之间机器外表或血迹未清洗、消毒同一治疗车在不同单元移动,车上清洁物品与污染同一治疗车在不同单元移动,车上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混置物品混置报告多种因素聚集在同一时间,导致报告多种因素聚集在同一时间,导致27%HCV爆发爆发感染 为什么血液透析容易造成丙肝感染爆发事件?Ø意大利的研究显示,在透析病房未采取任何措施之前,透析者中的丙型肝炎感染率为25%~39.4%;后来对透析设备进行严格消毒,2年后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降低至0.54%Ø比利时对丙型肝炎患者采取严格的分机透析和消毒措施后,54个月使丙型肝炎的感染降低为0。

      23 为什么血液透析容易造成丙肝感染爆发事件?   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显示,护理丙型肝炎患者后护士的洗手液中丙肝病毒的检出率为23.75%,如果护士不注意手卫生,为其他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后,就有可能造成丙型肝炎的传播   综上所述:透析室的消毒隔离措施不严是造成血透感染的最根本原因24 为什么病毒性肝炎会在血透室传播?Ø存在传染源:慢性乙肝、丙肝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Ø存在传播途径:直接/间接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物体外表及医护人员的手导致病人—病人—医护人员—病人之间间接传播Ø有传播载体:机器及相关设备可能是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或病原菌在病人之间传播的重要载体25 26为什么病毒性肝炎会在血透室传播?Ø同一安瓶的药品反复抽取多人屡次取用,或同一针管抽取药物后多人注射Ø仪器设备〔止血钳、夹子、透析机外表〕每次使用后未常规消毒〔乙肝病毒体外相对稳定,室温可生存7天〕Ø工作人员同时照顾乙肝丙肝阳、阴性病人Ø医护人员未重视手卫生 回忆历史 牢记教训27 28我国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Ø2021年,47名患者在山西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20名患者丙肝抗体阳性20名丙肝阳性患者中有14名患者曾在山西煤炭中心医院进行血液透析。

      Ø2021年安徽省霍山县19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 29一、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Ø安徽安庆39名血透患者确诊医院内感染丙肝,阳性病人与阴性用同台机器,情况很普遍Ø 安徽寿县16人因血透感染丙肝Ø内蒙古11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Ø江苏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医院进行血透的患者一共有110例,目前初查呈阳性的有20例  30一、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现状Ø甘肃白银14人因血液透析感染Ø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妇幼保健院11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 Ø2021年1月12日,大理州人民医院血透病人60余名患者在接受肾透析治疗感染丙肝 31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   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已经撤销医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和副院长的职务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山西煤炭中心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已经撤销医院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并给予警告处分两所医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责任人被免职 32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Ø日内蒙自治区卫生厅接到举报,立即派出调查组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妇幼保健院,确定该事件为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免去该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的职务,对2名副院长予以行政记过处分,并撤销该院血液透析室令其停止诊疗活动                                          2021.5.19—健康报                                                                      2021-05-18 17:42:26 来源: 新华网(广州) 33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处理Ø免去其云南大理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职务;给予党委书记李天平党内警告处分;对其他相关责任人9人分别给予了撤销职务、行政记大过、停止执业的处分 。

      Ø                                          Ø                                            (2021年01月13日) 发表于 国内要闻-新浪新 34有充分证据的医院感染河南血透感染丙肝Ø 患者吕先生介绍,2021年春节之后,去新安县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透析前检查结果显示乙肝、丙肝等传染病阴性Ø前段时间〔2021.7〕,吕先生和另外两个病友转院到洛阳进行治疗在洛阳的医院透析之前同样也要做各项检查,然而一查却发现吕先生和另外两个病友都感染了丙肝确认6位患者为血液透析相关的丙肝感染,另有8位抗体阳性患者正在作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 35有充分证据的医院感染有充分证据的医院感染河南血透感染丙肝河南血透感染丙肝    2021年8月19日晚,新安县委常委会做出决定,对所有血液透析相关的丙肝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并按相关规定予以补偿;责令县人民医院院长停职检查,免去业务副院长职务,根据调查情况再做进一步处理;对涉及的医护人员,依据?医师法?和?护士条例?等有关规定,立即停止执业活动,并按照相关程序撤消其执业证书;对卫生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责任人的党政纪处分,根据进一步调查情况再做相应处理。

      36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思考一、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标准 :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技术规程不完善,无血液透析操作流程,特别是在透析机的消毒、丙肝阳性患者的隔离及透析器复用的管理方面无具体要求 37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思考二、是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  阴性患者、阳性患者,未能做到对透析机的一用一消毒,甚至未能做到每天消毒;有的使用未经许可的消毒液;未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浓度监测,局部透析机使用的消毒液浓度仅为标准浓度的50%;未对直接用于患者的动静脉内漏穿刺针进行灭菌,易导致交叉感染 38血透医院感染事件的思考   三、是存在其他隐患Ø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不合理,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Ø缺乏对相关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欠缺,以及手卫生不能保证等隐患 解读解读?江西省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质量江西省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规定〔试行〕控制工作规定〔试行〕?   为加强我省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标准化管理,保证血液透析质量和医疗平安,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标准?等有关法规、规章,经省市专家40多人反复讨论,几经易稿而成。

      本规定标准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9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40 Ø把法规、标准、标准变为医务人员行为是最重要的Ø严格统一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对降低HCV感染至关重要41 一、依法执业、建章立制1、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我们应熟悉相关的法规、标准如: ?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隔离技术标准??医院感染监测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标准?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置管理标准?等        42 43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至少包括Ø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Ø透析液、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Ø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报告制度Ø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制度Ø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Ø医务人员职业平安管理制度Ø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制度Ø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三套马车齐驱并进〕,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平安、有效地开展 44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   〔一〕布局:   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那么:   设置在清洁、安静的区域,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根本要求。

      45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   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                      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隔离透析治疗间、                   候诊室、污物处置室等开展血液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46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二〕设备设施管理:1、透析机配备:至少5台2、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应通风良好,隔离透析治疗区有隔离标识3、各区域配备手卫生设施:水池、非手触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  每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4、隔离患者使用的设备、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不与普通患者混用5、污物处置间有上、下水设施,抹布与拖把的清洗消毒水池应分别安置上下不同的水池加以区别47 48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6、血液透析机维护:1)血液透析机维护与保养每一台血液透析机应当建立独立的运行档案记录,每次透析后校准工作参数每半年应该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技术参数的校对2〕消毒剂监测   每月对设备使用消毒剂浓度与参与浓度进行检测 49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7、透析机消毒:1〕透析机器外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一次性布〔纸〕巾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视外)擦拭消毒机器外部带有底轮的机座注意:所用消毒剂性能应与血透机外表材质相适应,防止腐蚀发生 50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   2〕透析机内部消毒   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仔细检查每个压力传感器是否干净 51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3〕本卷须知:1〕消毒剂均应有卫生部的卫生许可批件或每批次的检测报告2〕操作人员应了解消毒产品使用浓度、应用范围及足以事项3〕禁止使用化学清洗剂或化学消毒剂来清洗或擦拭机器的显示屏幕4〕不需要对机器内部器件进行消毒操作 52二、布局、设备设施管理8、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消毒建立档案:  1〕工作档案: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应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出厂信息〔技术信息和操作信息〕,消毒 冲洗记录、问题、维修保养记录等  2〕运行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电压、电导度和水质监测等  3〕日常维护:     维护频率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断定 清洁器具管理   治疗室、办公室、透析治疗区〔间〕等抹布、拖把分开使用、分开放置;使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建议使用可脱卸的拖把头53 54三、环境卫生与清洁消毒管理环境受到污染时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那么1、通风:保持两班之常规开窗通风,无特殊污染可不进行空气消毒〔三类环境)2、地面:清洁、枯燥,两班之间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遇病人血液污染时,用一次性纸、布巾先将血液擦净,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拖把经500mg/L消毒剂浸泡 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55环境通风  空气流通非常重要,通风非常容易做到,不一定要高、精、尖,开窗开门就可以了 56                香港科研〔司徒永康〕               自然通风效果开窗、开门〔100%〕     ACH  45.4开窗〔50%〕关门           ACH  20.2关窗〔50%〕开门           ACH  15.5关窗                关门             ACH  0.4 57 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通风效果ØTournal of TB and lung Dise3363:oct2005   ARE soomlbe et at 65roome in 8 hospitals in Lims.peruØold Facltes :medlan            37ACHØModern Facltes  medlan     18ACH低层〔新〕医院—好高层〔旧〕医院最好 >中央空调通风自然通风比中央空调通风好、廉价空气传播隔离病房:每小时>12次 英国全国卫生效劳政策将机械通风系统限制在主要医疗区域应用:空气传播隔离病房手术室和相关房间病房:翻开窗户自然通风,是常规的解决方案。

      5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6、不同部门空气净化方法6.2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  烧伤病房、ICU、血液病病区等,可选用以下方法净化空气:a)通风;b)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凋通风系统;c)空气洁净技术;59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e)紫外线灯照射消毒;f)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60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6.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给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可选用以下方法净化空气:a)通风;b)集中空调通风系统;61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c)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d)紫外线灯照射消毒;e)化学消毒;f)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4CFU/(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62 范渊达教授二○一四年六月十二日美国妇产科学学院院士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外籍委员63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误区尊敬的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效劳司领导:     本人自2001年被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聘为客座教授至今,尤其是2021年受聘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家后,在张文康会长的领导下,与国内的专家和同行一直在中国致力于推广国际产科效劳模式,普及无创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无医疗指症剖宫产目前已经走遍20几个64    省市和50多家医院讲学、接生、查房、手术,宣教人数已超过万人次以上同时也协助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与美国太平洋医学中心成立了?美中产科〔旧金山〕培训中心?,每月定期培训来自中国各地的妇幼骨干,及每年举行国际妇幼保健学术论坛,从教学及交流的接触中,我体会到目前促进自然分娩的国家政策已得到各阶层妇幼人员的共识,所到之处,产科工作人员在65      知识及技术层面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医疗制度及规章方面仍远远落后先进国家有数十年之多,我愿意把我所见所闻,了解到全国妇幼工作及产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供给领导作为改革中国妇幼卫生政策的参考66 陈旧或错误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    陈旧或错误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造成非人性化的效劳及浪费各种医疗资源,例如:67 1、把产房和新生儿室当成无菌手术室的要求:〔1〕要求工作人员无选择性地佩戴口罩、帽子和鞋套来防止院感,这种做法毫无循征医学的根据,防止院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洗手及环境卫生的清洁,所以除了手术室及特殊的地区需要佩戴口罩、帽子和鞋套,其它地区应立即取消这项规定,把省下来的材料费用于24小时环境清洁工作。

      68 〔2〕为了防止医院感染,待产区、产房层层隔离,一道道不必要的门和通道,入内要更换拖鞋,这些都只是做样子,造成了工作人员的不便,更是影响了抢救病人的效率〔3〕为了防止院感不让家属进入产房陪产或探访,是错误的应该门窗翻开,建立温馨的家庭气氛,随时欢送家人陪产,给予产妇最大的精神支持69    现在把以上问题提出,希望能够得以改变一个小的政策的改革,可能会给医疗事业带来一个很大的进步加速中国医疗事业的改革,做到李总理所提倡的“医疗事业是民生事业〞的理想70 三、环境卫生与清洁消毒管理3、床单位的清洁: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更换,絮、褥、垫等按?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要求执行4、物体外表清洁:护士站桌面、   按键、鼠标等保持清洁,必要时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5、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要求分类收集6、环境监测:不建议常规监测,疑似医院感染爆发、医院感染爆发调查或工作中疑心微生物污染时遍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71 两班之间做好4件事Ø开窗开门通风Ø地面消毒Ø机器外表及机器的消毒Ø更换床单、被套72 四、人员管理〔一〕患者管理1、新入或转入的患者〔1〕传染病筛查:血液透析前要进行HBV、 HCV、HIV及梅毒螺旋体等相关检查。

      〔2〕复查:于第3、6月再次复查相关指标〔即0、3、6原那么〕〔3〕急诊血透患者在相关检查结果未报告前,安排在急诊透析机透析,使用一次性血透器73 〔一〕患者管理2、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每半年复查乙肝、丙肝指标3、有输血及血液制品史者:     输入后3、6个月复查感染指标74 75常规血液检测的窗口期病毒病毒平均平均天数天数范范围(天)(天)HIV226-38HCV6638-94HBsAg5624-128 76美医学界罕见事故一人捐器官多人染艾滋及肝炎Ø中国新闻2007-11-15报道:一名器官捐赠者“好心做坏事〞,携带HIV病毒却懵然不知,使4名接受移植的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丙型肝炎病毒ØCDC指,事件是美国20多年来,第一次于同一宗器官移植手术中,同时传播两种病毒捐赠者很可能于死前3周才感染病毒,因为手术前做的HIV病毒、肝炎等测试的初步结果皆呈阴性 4、分区、分机治疗:    HBV、HCV、HI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     者应分区分机透析,治疗区〔间〕、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美国CDC研究:隔离HBsAg阳性患者独立病区专门人员专机透析禁止复用透析器   发病率可以降低70%--80%                                                            USA  CDC MUWR :SO(HO.RRS) 2001                                                                           Prte R.P CDC  Date 2006                                                                                 77 〔一〕患者管理5、严格实施实名制:   首诊病人身份证复印件贴于病历首页反面,核对照片及出身年月。

      6、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检测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78 1、高度关注手卫生文献报道:加强手卫生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79 手卫生是用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换来的Ø 据美国田纳西州报道: 因洗手不彻底曾导致280名住院病人发生感染,死亡8人Ø 我国西部某医院肥皂污染沙门氏菌死亡10名婴儿Ø某医院脓庖疮爆发流行,某医院脓庖疮爆发流行,243243例婴儿发生感染,例婴儿发生感染,4 4位位护士手清洗不干净,使自己的小孩感染脓庖疮护士手清洗不干净,使自己的小孩感染脓庖疮Ø某产院连续某产院连续1313例腹泻,停诊消毒例腹泻,停诊消毒7 7天后第二次流行,天后第二次流行,7070名婴儿发生鼠伤寒,结果,在名婴儿发生鼠伤寒,结果,在护理人员手护理人员手上找到上找到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 〔二〕工作人员管理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工作人员着装:进入透析治疗区穿工作服、工作鞋、洗手,必要时穿戴防护用品3、合理安排护士班次与分管的床位:   1〕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数不超过5名;   2〕护理乙肝、丙肝病人人员相对固定   3〕同时护理隔离患者与阴性患者时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4、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并落实标准预防81 〔二〕工作人员管理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和标准操作规程6、不共用注射器:不共用注射器: 对不同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时不得共用注射器不得共用注射器,肝素不能共用7、报告感染病例: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医院感科 83〔二〕工作人员管理8、职业平安管理:有足够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立即报告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暴露危害进行评价及追踪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行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五、医疗器械、器具管理〔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到达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到达消毒水平〔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四〕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五〕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84 85治疗物品转运〔一〕 药品准备:   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上面为清洁区,下面为污染区〕,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二〕 治疗车分区使用:〔三〕 物品管理:   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不能带入非传染病区 六、医疗废物管理〔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二〕准确分类,配备并正确使用锐器盒〔三〕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符合要求86 七、信息登记管理      建立并落实信息登记:1、 新入院患者首次血液透析信息登记表2、?血透患者每日透析治疗记录表?3、?血透析机工作档案?4、?血液透析液监测结果报告单粘贴本?、5、?血液透析用水监测结果报告单粘贴本?、6、 水处理间管理?血液透析用水电导率、      软水硬度及游离氯监测结果登记本?87 表表1 新入院患者首次血液透析信息登记表新入院患者首次血液透析信息登记表序号姓名性别是否急诊身份证号本次就诊首次透析日期本次透析前检查结果本院    透析终止时间接诊人员签名乙肝丙肝梅毒艾滋1A女 X3月5日阳性— ——88 表表2 血透患者每日透析治疗记录表日   期姓    名透析时间(参照格式:×时×分)透析模式透析机编号 传染病筛查结果阴性乙肝丙肝梅毒艾滋89注:透析模式:①血液透析;②血液透析虑过;③血液灌流;④单纯超滤;⑤其他〔请注明〕 1 表3    血液透析机工作档案〔首页〕机器型号机  位  号机 器 序 列 号软件版本安装日期维 修 工 程 师90机器消毒说明 〔1〕每班用5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机器外表;〔2〕每次透析结束后进行热消毒或化学消毒;〔3〕每天透析结束按厂家说明进行消毒。

      表3    血液透析机运行记录〔第二页〕 91日期透析者姓名上机时间下机时间水路消毒签 名每 班每 天时间方法时间方法 表3    血液透析机维修保养记录〔末页〕  故障现象  维修记录  保养记录92 4、  江西省××医院血液透析液监测结果报告单粘贴本                            说明:1、细菌学监测每月一测次2、内毒素监测每季一次3、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93 5、、 江西省××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监测结果报告单粘贴本说明:1、细菌学监测每月一次2、内毒素监测每季一次3、化学污染物每年一次4、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94 6、江西省××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电导率、软水硬度及游离氯监测结果     说明:     1、电导率每日监测一次     2、软水硬度、游离氯每周监测一次95 96七、质量管理 〔一〕有专门管理部门: 负责质量监控工作并履职 1、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3、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平安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响,提出控制措施; 97七、质量管理七、质量管理4、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平安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5、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6、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98开展感染病例监测       A、V脉漏的感染                                 A、V移植内漏 的感染                        中心V插管的感染      全身感染      血透感染病死率      插管相关感染监测      存在哪些平安隐患? 99流程决定生死、细节决定成败   海恩法那么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该法那么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二〕透析用水质量管理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982-2021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in hospitals    2021-06—29发布2021—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二〕透析用水质量管理   血液透析相关治疗用水应符合YY 057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要求;   101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标准号:YY 0572-2005Water for Haemodialysis and related therapies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3959:200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102 103血液透析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要求       细菌计数cfu/ml内毒素EU/ml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0572--2005)<100输出端<1输送点<5卫生部SOP.2010<200参照2006年已作废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美国AAMI 标准<200(50)<2(1)欧洲药典<100(50)<0.25 1、透析用水的卫生要求YY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ISO 13959:2002〕中:4.1微生物学要求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应不得超过100cfu/mL。

      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1EU/mL;在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5EU/mL104 微生物试验Ø应在按比例配制透析液装置的入口处或在混合罐的入口处,收集处理水的试样Ø试样应在收集后30min内进行检测,或立即放在1℃~5℃下储存,24h内检测Ø应用鲎试剂法检查内毒素,测定是否有致热原Ø应采用倾注平板法细菌总数计数培养基应为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等价物,35℃~37℃培养48h,48h后假设呈阴性可72h后再检查105 YY0598—2006血液透析及相关浓缩物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3958-2002?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浓缩物?,并根据我国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产品的特点,结合临床使用要求编制106 透析液的卫生要求   YY 0598?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国际标准ISO 13958:2002 )5.7 微生物限度血液透析用浓缩液〔或干粉按使用比例配成浓缩液后〕的细菌≤100cfu/mL, 真菌≤10cfu/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5.9 无致热原浓缩物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配成透析液后,透析液细菌内毒素≤ 0.5EU/mL   未提及监测时间及范围要求 Ø 无致热原  Non-pyrogenic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测,细菌内毒素不大于0.5EU/ml可以认为无热原。

      108 109我们应做好教育、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血液透析的感染 110要有坚决的信念   医疗质量对医院的生存和长远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要清楚医院如果不改善其效劳质量便会失去市场,这其中包括有效地感染控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